-
1 # 三味聊教育
-
2 # 霜打臘梅
清華、北大生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之驕子”,是當今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好多青年學子夢斷清華、夢斷北大,但也有好多高中生實現了清華夢、北大夢,而總結“天之驕子”的成才之路,他們在小學、中學裡就有共同的“清華北大潛素質”,即:
一、有相當紮實的文化功底
所有清華生、北大生,無一例外不是文化基礎知識紮實的。他們在上小學、初中時,就把所學知識內容全盤掌握,並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程度。從過去的清華北大生到如今北大清華生,他們要麼博學,要麼學有專長,要麼既博又專,很少聽說其在小學或初中階段沒有學好語文或數學,基礎知識沒有打紮實,而突然升入清華和北大的。所以,要想考上清華北大,就應該在小學、初中、高中把文化知識學紮實、學到位,就像要蓋高樓大廈,必須把地基打紮實一樣。
二、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清華北大生文化成績優異,但並不是全靠家長老師逼的,而是其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使然。這種良好的習慣就包括自己主動學習的習慣,獨立思考鑽研的習慣,深入挖掘問題的習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習慣等等。這些習慣的養成要靠小學、初中等階段家長老師地長期培養而成。所以,作為有遠大理想的孩子,要從小學、初中、高中就要養成自主學習、刻苦鑽研、獨立思考、善始善終等等良好的習慣,為最終進入理想的學府,肩挑重擔做鋪墊。
三、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
清華北大生個個才華橫溢,在他們所學的專業內都會有獨到精深的見解,究其原因就是其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就會對某個問題,某道習題,某個方面等有“窮追猛打”地鑽研精神,他們不會隔靴搔癢,不會只膚淺地認識事物,而是深入地鑽研某道題,某個問題的。所以,我想,是清華北大的胚子,一定是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鑽研探索精神的;如果在學習上怕吃苦,怕動腦,怕用功,那他一定實現不了清華北大夢的。
四、有標新立異的創新思維
清華北大生的腦子特別活,他們提出的觀點新穎,做出的事業奇特,不拘泥於現成的條條框框,他們就有一種天馬行空、捨我其誰的霸氣和奇思妙想的創新思維。所以,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具有清華北大生的潛質,那你就在小學、中學裡著手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吧。這種創新思維看似高不可攀,深秘莫測,而實際是有提前培養的可能性的。如在家裡、學校中要創造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自由地發表對事和物的看法,在小學中學裡,允許學生說出與現成答案不同的見解,像數學中的一題多解,語文中的一問多答等等。當然那種一言堂,那種壓抑的,那種灌輸的教法,全然不利於孩子生動活潑地發展其個性;不生動活潑地發展其個性,哪會有異想天開的奇異的思維火花飛濺?那培養出的學生必然是“驢拉磨式”的思維定勢,根本沒有清華北大學生應有的瑰麗的創新思維。
五、要有責任擔當、實幹精神、憂患意識
從清華北大的發展歷史看,其就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活教材。從五四運動到現如今,清華北大的學子絕大部分都有責任擔當,憂國憂民;既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又緊密聯絡中國實際;不喧譁,不浮誇,不盲從,治學嚴謹,“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等等,都是清華北大學生的內在素質所在。所以,要想成為清華北大學子,那在小學、中學裡就著手培養孩子要有實事求是,講究擔當責任,聯絡生活實際,愛國愛家的最基本的國民素質。
所以,紮實的文化功底,良好的學習習慣,刻苦的鑽研精神,創新的思維能力,責任擔當意識等等,都應是在小學、中學裡就著手培養的清華北大潛質了。
-
3 # 牛小歪
家庭穩定溫馨,家長知書識理,教師規範合格,同學正向激勵,自己好學上進,方法科學適當。有了家庭學校自己這三方面的合力,十二年下來,考個北清復交沒啥困難!難在堅持不懈,難在別遇到搗蛋的。
-
4 # 老穆說語文
老穆有話說
蘇聯作家高爾基曾說過:“一個人努力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於社會就更有效果。”
作為學生,從小就確立遠大的目標,這是一件好事,我們要鼓勵,而不是打壓!
作為學生,將學習的最高學府清華、北大作為目標,難道不可以嗎?難道我們非得立個普通學校才不為過嗎?
法華人文主義作家蒙田曾說過:“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哪兒就都沒有目標。”
當然,我們在確立目標的時候,不可盲目,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現狀以及學習態度等因素來確立目標。目標可以高一點,但不要過高,否則就會喪失動力,就會讓自己很壓抑,不利於目標的實現。
“常立志,不如立長志。”目標可以有,但不能隨意更改,更不能同時確立很多目標,倘若哪兒都有目標,也就相當於沒有目標了。我們不如立一個目標,並堅定不移地為之奮鬥,這樣更容易取得成功。
案例例舉——孩子初中時,確立清華為目標,高中三年後,考上了985高校。失敗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穆老師在五年前,遇到一位初三同學,孩子成績非常棒,在1200多人的年級中,經常排名第一,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考取清華大學。
孩子到了高中,選擇理科,於去年參加了2018年的江蘇高考,孩子成績出來那一刻,孩子媽媽給我發了資訊,說孩子考了373分,當年理科一本分數線336分,他超過分數線37分,還算不錯。
孩子雖然沒有考上清華,但也算成功了。老穆認為,只要孩子長期堅定目標不動搖,即便沒有實現目標,也算成功。努力的青春,就無悔!但話又說回來,這樣的孩子,即便沒有實現既定目標,也差不到哪裡去。
孩子現在上小學或初中,就是要考清華或北大,家長該怎麼辦呢?老穆建議如下:【1】與孩子正式交談一次,最好以家庭會議的形式開展,讓孩子覺得家長在重視這件事,而不是隨口說說。
【2】分析孩子目前的學習現狀,並告知孩子,要想考上清華或北大,你需要在你目前的學校排名多少,你需要在你們的城市排名多少。
【3】讓孩子說說接下來的奮鬥計劃,並以紙質的形式確立下來。
【4】家長要隨時監督孩子的行為,看看孩子的執行力如何,當孩子做得不好時,隨時督促。
【5】家長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與孩子再次開個會議,看看孩子的想法是否改變。
【6】倘若孩子堅持不下去了,家長也不要過分指責。而要正確引導,不以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去拼命學習。
【結束語】孩子考上好大學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作為家長,要理性看待這件事,既不打壓孩子的積極性,也不能對孩子的這種目標置之不理,我們要科學引導、正確對待!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目標一定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
5 # 小姐姐自遠方來
目標感強,孩子學習會很努力。目標大,問題小。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目標具體化,上什麼樣的高中,讀什麼樣的中學。孩子好樣的
-
6 # 裳裳而華
做好當下吧,盡心就好,首先要在學校拔尖,不然,還是踏實一點,奔著小目標先。夢想是好的,甚至再遠大一點都可以,但是,沒什麼人會有答案給你,除非孩子爹有本事。如果有人有這種本事,辦個寄宿學校,就發財發大了。
-
7 # 高校人才真經
如果是孩子自己認真定下的目標,我一定是鼓勵和支援的,如果是說著玩,那就只有摸摸他的頭說,孩子,咱們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吧。
我家孩子現在上小學,也曾經問過我們中國最好的大學是什麼,我們說是清華北大,他說他要上清華北大,我們問為什麼,他說那樣顯得很厲害,老師一定會表揚他。我們說,上清華北大需要學習成績非常好,需要平時非常刻苦努力,然後他就慫了,說,還是算了吧。我們知道他也就是隨便說說。但如果等到初中或者高中,他很認真地對我們說要考清華北大,我們一定會很鼓勵,也會很重視。
首先,想考清華北大,說明他有顆上進的心,他自己會用學霸的行為來要求自己,就算天賦不夠實力不夠,至少也能有一定的進步。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護這種積極性,讓他把這個夢做得久一點。
其次,說明他底子還是有的,如果運氣好超常發揮是可以夠到的,那這樣的成績只要認真保持,211高校肯定沒問題。我個人高二的時候也曾把目標定為清華北大,當時摸底考試能考到600多分(印象中高考那年630走清華),也算是做個夢吧,後來高三成績有所下滑,高考又沒發揮好,最後的成績也夠上985。
最後,孩子可以有他的夢想或者目標,但家長的期望值不能因此水漲船高,還是要現實一點,畢竟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像我和老婆兩人都畢業於211,我們也從沒期望過他能上清華北大,將來能上一個中流211高校我們就滿足了,實在不行,一個雙非一本學校也能接受。如果真連一本也上不了,就只能傾家蕩產賣房賣車供他出國上學了。
-
8 # 點燃綠色
孩子從小就有目標,是值的讓人高興的事,因為有目標的孩子,他的生活才會變得有計劃、高效率。目標就如同指示燈,指引著他前行。但是,我們如何才能讓孩子實現自己的預定目標呢?我們不防試試這樣做:
1.分解目標。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大目標分解成孩子們近期能望到的小目標。因為目標就如同爬山,我們只有一步步的去走攀爬,才能順利抵達山頂,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到達巔峰。同時,很高遠的目標容易讓人望而卻步,產生恐懼心理,最後致使放棄。而我們所劃分的小目標,是孩子們能看得到的,稍加努力就能實現的,孩子們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信心十足,動力滿滿,最終一覽眾山小。
2.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實現目標的路上難免有荊棘。這就需要我們對孩子進行抗壓訓練,我們可以從實際出發,有意識地去找一些難題,這些難題必須是稍加努力才能做到的。讓孩子們學會“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實。同時,讓孩子們瞭解一些名人勵志的事例名言,並把這些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人。讓孩子們認識到挫折本身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如何面對,學會從容應對,是培養孩子們的抗壓能力的關鍵。
3.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人們常說:求人不如求己。因為內因是主導,外因只是輔助。一生中,沒有人會一直在你身邊鼓勵你,而你自己必須要學會自我勉勵。每天醒來,要對自己說一聲:我可以戰勝困難,我可以成功,我沒問題的!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抵消那些消極的情緒,最終凌絕頂。
4.貼近自身實際,外因長期激勵。目標的確立是簡單的,而實現的過程確是艱難的。首先,我們的目標不能想象化,要與自身條件結合,不能好高騖遠。另外,家長和老師的陪伴也是不可缺少的,外界因素的激勵,可以讓失落中的孩子重新振作起來,輔助他們靠近目標,實現目標。
5.把握技巧,正確施行。雖然說過程是艱辛的,但是有時候技巧把握好的話,那我們也會事半功倍的,如果我們在奮鬥過程中,方法不對的話,那我們就是南轅北轍,付出越多,失去越多,使我們本來就艱辛的歷程更加讓人難以承受,最後也只能是放棄夢想,失望而終。
目標是讓人神往的,過程是需要汗水的。沒有人的夢想會隨隨便便成真。在正確的軌道上加油前行,定能到達理想站。
-
9 # 陪讀大叔
這個目標雖好,但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鞏固基礎,二是要有可行性計劃。
基礎很關鍵,小學初中的基礎要達到什麼程度?這麼說吧!如果是在城市裡的中小學就讀,一般師資力量不錯的學校,小學畢業時如果能夠達到被當地最好中學直接錄取,那麼這個小學的基礎是牢固的,如果是初中畢業了,成績是年段前三名之內,穩穩地被當地最好的高中錄取,那麼初中的基礎也是牢固的。
計劃重點在於高中,從高一開始實施計劃,瞭解一下你所在的高中,前三年每年去北大清華有幾個人,如果每年去十個人,你得確保成績進入年段前五名,因為別人還有各種競賽獲得保送和降分的。提前做好應對高考的準備,如果自學能力強,儘可能比學校的進度提前一些,因為高三複習太需要時間了。我的孩子就是計劃不妥而失敗,高一時但他總認為自己自學能力強,根本不用急,高三來努力一年足夠。到高二開學時我還提醒孩子要少玩遊戲多看書了,他還是自信十足地說沒關係,來得及。到了高三下學期才知道真的來不及,很多練習都沒時間去做。然後只好把目標降級了,華東五校任何一所能去都行,這就是計劃與目標脫離的教訓。還有一點要有心理準備,高中的難度遠比初中大得多哦!
-
10 # 李想老師
1、帶孩子去北大清華看看;
2、找幾個認識的北大清華的正在讀書的學生聊聊;
3、找幾個畢業多年的北大清華的學生聊聊;
4、如果成績足夠,最好上公立名校的最好的班;
5、找好的老師教導,有時候老師比是否名校重要;
6、自己勤奮努力,給孩子做出榜樣。培養孩子艱苦奮鬥的精神,學習是艱苦的,從來不可能有純粹快樂的學習,畏難精神最可怕;
7、自己熱愛學習、熱愛知識,給孩子做出榜樣;
8、培養孩子靜心、坐得住,自己最好坐得住,給孩子做出榜樣;
9、知道哪些事是重要的,哪些事是次要的,次要的事少做,避免給孩子干擾。
10、對孩子取得的成績多鼓勵,批評是必須的,但是要剋制;
11、知道哪些書是好書,鼓勵孩子多讀書;
12、看一些正規的媒體,知道哪些東西是沒營養的,讓孩子少看。
13、最重要的:自己以及孩子保持對這個世界的興趣!面對孩子正常的好奇,不要說我不知道,而應該是我們一起來搞懂吧。
-
11 # 成人教育渝森老師
最近有個詞挺流行,叫“後浪”,大致就是代表當今為了生活而奮鬥的人們,為什麼我要在這裡提到這個詞,因為,真正的生活,是在上完學的那一刻。
我們很多家長都會經常和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努力考一個好大學,考上好大學就不用發愁找不上好工作了!”我想,家長心裡的好大學,無非就是211、985,希望孩子把考大學的目標定在這些優質大學,這聽起來沒有錯,其實,把考大學定位孩子的最終目標,是不是有些目光短淺,大學畢業只不過是孩子人生中經歷的第一個階段,如果目標實現了,他自己還有新的目標嗎?如果目標實現不了?那孩子又該何去何從?
真正的生活,不是大學學的那些知識,更不是考試的那些成績,沒有哪個單位和企業會問你考了多少分,按分數錄取,孩子進入社會,需要各種能力、思想、為人處世,是孩子對做事的態度,對事業的追求,進入了社會,任性將是過去式,你的孩子任性麼?
所以,不要給孩子誤導上了大學就一切OK的感覺,上大學,只不過是給自己增加一塊墊腳石,孩子的人生目標應該更長遠一些,教會孩子規劃自己的人生,把目標分階段規劃,考大學只是完成第一階段目標任務,過後還有更高的目標追求,或成為國家棟梁,或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或是救死扶傷的良醫,或是傳道受業的恩師。你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人物?
回覆列表
去年我和朋友相邀利用暑假自駕青藏遊。先在網上查了一下路線及路程:自桂林出發至成都後,再沿青藏南線G318線、青藏北線G317線環青海湖自駕遊,總里程約1萬5千公里。說實話,心裡真沒底!
一是,擔心身體是否承受得住;
二是,擔心座駕是否會出毛病。
出發前,我將車開到修理廠去保養。我對修理師傅說:“你務必檢查到位,保養細仔,確保我旅途不拋錨,順利從起點回到終點。”
可師傅卻為難地說:“對不起,你還是找別家去吧!”
其實,我自知要求太過份。若想全程車況不出岔子,除了是新車外,最好是品牌車。即使這樣,也難保不出啥狀況。
題主問,如何做才能將正上小學或初中的孩子順利送進清華、北大?
我感覺這個問題怎麼與我自駕青藏遊如此相似呢?甚至比自駕遊更為艱難險阻!
機器都難保在短時短程內不出故障,何況孩子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
人的成長和成才,所遭受的不確定因素,遠比旅途中的路況、車況、人況、天況更為複雜。
曾經的清華北大才子,他們雖然自小學到初中到高中,一步一步“順利”前行,但各種"變數"從來就沒遠離過他們。
有時候,定下的這個目標越清晰,可能過程離目標反而會更遙遠。
當然,最難的一點還是:他們的前行過程,永遠都不可能被別人所複製!
我曾想:如果車駕只要隨時加油,就可以順利到達終點,那麼,結果是不是還如此具有誘惑力?
2017年,我的一位本家兄弟的孩子,順利被清華錄取。我們在詢問他的“經驗"時,他給我們這樣講的:
“自小在他的學習上,我們很少管他,他也不希望我們多管他。我們也從沒刻意給他定過考清華北大的目標。事到如今,有個問題我依然沒想明白:我和他媽讀書很一般,可他確實天生比我們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