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夜luck
-
2 # 笑看古今趣味歷史
歷史上,哪些地方出的將軍比較多?如果縱觀整個歷史而不是某段歷史,陝西肯定是出將軍最多的地方,古語曾雲“關西出將,關東出相”。
戰國時期,陝西名將白起,戰功之勝,可謂震鑠古今。王翦父子,更是直接滅戰國七雄中的趙、魏、楚、燕、齊五國。那支如狼似虎、一掃六國的秦軍將領基本都是陝西人。東漢開國第一名將耿弇更是“弇凡所破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
班超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之勇平定西域五十多國,重新打通絲綢之路。竇憲率漢軍兩次出擊蒙古消滅北匈奴。馬援平西羌,定南蠻,被尊為伏波將軍。
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名將韋孝寬,南朝第一名將韋睿。隋朝兩平江南,兩破突厥的一代戰神楊素,大唐第一名將李靖,滅突厥,破吐谷渾,為大唐立下第一戰功。歷代皇帝中,軍事水平、戰術水平最高的李世民同樣是陝西人。平定安史之亂,破回鶻,敗吐蕃,保住大唐的郭子儀也是陝西人。
南宋四大名將韓世忠,抗清名將“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李定國。到了近代抗戰時期關麟徵,杜聿明,胡璉,張靈甫等等同樣陝西名將。建國時,陝西更是出了63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3人、中將5人、少將55人。對越戰爭兩山輪戰我方主要司令官史玉孝上將也是陝西人。
唐朝杜甫曾說: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就是說因為陝西兵習慣艱苦戰鬥,因而15歲就會被徵兵一道老,才能回家,陝西出名將多的原因便是從軍多。
-
3 # 博仔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成名的將軍不勝其數,中國地大物博,那個地方都出名將,所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作為山西人,就說下我大山西出的有代表的名將。
關羽,山西運城人,子云長,三國時期蜀國名將,人稱“武聖”。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投降曹操厚待而不在,後經赤壁之戰後,劉備佔領荊州益州,其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不久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降龐德,水淹七軍,俘虜于禁名揚華夏,奈何被呂蒙偷襲荊州,敗走麥城,被殺之,一代武聖,死後屍首分離,可嘆!
霍去病,山西臨汾人,西漢時期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是名將衛青的外甥。成名有話“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十七歲首次出征只率領800鐵騎就深入敵鏡數百里,匈奴四處逃竄,後在兩次河西之戰中,更是大敗匈奴,直取祁連山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在漠北之戰中,封狼居胥,大捷而歸。年僅23歲因病去世,追溢景桓侯。一代名將,英年早逝,可悲!
尉遲恭,字敬德,山西朔州人。唐朝名將,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面色炭黑,一生戎馬勇武善戰,屢立戰功。相傳與秦瓊保護唐太宗免於龍王鬼魂索命之苦,後被尊稱為門神,為民間驅鬼避邪,祈福求安。
薛仁貴,山西河津人,唐朝初年名將!貞觀末年參軍,征戰數十年,戰功赫赫,勇冠三軍。主要戰績有大破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雲州大捷等,封平陽郡公。
張遼,字文遠,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曹操麾下名將,率7000兵卒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張遼歷代推崇為名將之列。
山西名將還有好多,像廉頗,衛青,楊家將,獨孤信,徐晃,狄青等等;山西自古人才輩出。英雄的沃土總是培育英雄的人物。人都說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西安,五千年曆史看山西。言之有理哈。
-
4 # 雲遊隴上
題主你好,常言道“南方的才子北方將,關中的土地埋皇上”,中國歷史上(古代)出名將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和陝西,其中河南出過的名將有:張良、范蠡、鄧禹、馮異、岑彭、賈復、吳漢、王霸、臧宮、祭遵、虞詡、鄧艾、司馬懿、王濬、周訪、謝玄、於謹、長孫晟、韓擒虎、賀若弼、馬燧等共21人;而陝西的土地不光埋皇上,也出了17名歷史名將,分別為:白起、王翦、耿弇、耿恭、馬援、班超、杜預、韋叡、韋孝寬、楊素、史萬歲、李靖、唐休璟、張仁亶,李嗣業、郭子儀、王忠嗣等。
當然了,山東、山西和甘肅也都出過10人以上歷史名將,不做贅述。這裡我們從豫陝兩省的名將中擇其著名的9位予以介紹。
王翦,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統兵六十萬大敗項燕,消滅楚國 。聯同兒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憑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楚國白公勝後裔。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白起善於用兵,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人。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張良向劉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與霸王一戰”的計策,成功幫助劉邦擊敗了楚漢戰爭中最強勁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足智多謀的張良為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
韓擒虎,原名韓擒豹,字子通,隋朝名將,北周驃騎大將軍韓雄之子。作為先鋒將軍攻打陳國,率兵夜渡長江,襲佔採石,攻克姑孰,進軍新林,攻破朱雀門,佔領建康城,俘虜陳後主陳叔寶。功勳卓著,進位上柱國、大將軍,封壽光縣公。後以行軍總管屯兵金城,防禦突厥,拜涼州總管。
賀若弼,複姓賀若,字輔伯,河南洛陽人,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為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賀若弼以伐陳有功,封上柱國,進爵宋國公,官至右武候大將軍。
馬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興平 )人。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官至伏波將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
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郭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唐代政治家、軍事家。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公元763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郭子儀被再度啟用,任關內副元帥,再次收復長安,史稱“中興名將”。
-
5 # 工科文化人
首先,新恆非常榮幸回答題主的問題!
歷史總言:一將功成萬骨枯,中國歷史上有數多名將,他們戰功赫赫,名垂千古,為後人敬仰。但若要按照籍貫選出出過最多將軍的省份,我覺得這需要從不同的歷史時段來判斷。
比如在古代,南方久為荒蠻之地,北方中原地區將軍頻出。河南省有張良、岳飛等十幾位將軍。陝西有西安這十二朝都城坐鎮,出過的將軍也是不少,李靖、王翦威震一方,山東也有孫臏、彭越等有名的將軍。此外,山西省的廉頗、藺相如相交美談揚名天下,江蘇省韓信赫赫有名,河北張飛,甘肅李廣……這些人曾在戰場上為國獻力,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若要做出一番比較的話,河南、陝西、山東、山西等省份出過的名將算是最多的。
而到了近代,平內亂,都日寇,南方出的名將也不少。有著紅色搖籃之稱的湖南省,曾國藩、左宗棠、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等等,這些近代有名的名將,皆出自於此。曾國藩、左宗棠雖有一定的爭議,但他們在清末挑起國家大梁,為國家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無湘不成軍,湖南人勇敢尚武,在面對挑戰時,勇敢的擔起社會責任,把國家興亡肩負起來。湖南無特產,唯有出將軍,在上個世紀,我黨中高階將領中有大半都是湖南人。
不管這些將軍距今已過多久,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他們出自哪個省份,他們的豐功偉績至今被世人銘記。
-
6 # 好奇觀古今
湖南吧
開國十大元帥有三名湘籍元帥:1·彭德懷,原名彭得華,湖南湘潭人。2·賀龍,原名賀文常,字雲卿,湖南桑植人。3·羅榮桓羅榮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東)縣人。
開國十大大將中有六位湘籍大將。1·粟裕,湖南省會同縣人。2·黃克誠,湖南省永興縣人。3·譚政,原名譚世銘。湖南省湘鄉縣人。4·蕭勁光,湖南省長沙人。5·陳賡,原名陳庶康。湖南省湘鄉縣人。6·許光達, 許光達原名許德華。湖南省長沙市人。開國五十五上將中有十九名湘籍上將。
另外補充一些:1.毛主席2.曾國藩 :曾文正公的地位無法質疑,與李鴻章是為晚晴兩大民族脊樑。3.劉少奇4.左宗棠 :平定三番之亂,平定甘陝 的回回之亂,平定太平天國。5.黃蓋7.黃興:參與廣州起義、辛亥革命8.宋教仁9.蔣琬:三國時蜀國名臣10.楊再興:被岳飛收編,成為一代抗金名將。11.李芾:抗金名將,為讓家人免遭凌辱,先殺全家再以身殉國。12.胡林翼:清朝中興名將,與曾國藩的用兵之術合為“曾胡兵法”。13.曾國荃:曾國藩之弟,湘軍名將。率曾家軍攻下南京,屠殺太平天國將士的劊子手。購置土地五千畝。14.江忠源:楚軍創始人,在廣西全州蓑衣渡打死洪雲山,後戰敗自殺。邵陽崀山人。15.劉坤一:湘軍名將,曾任兩江總督。邵陽崀山人。16.彭玉麟:湘軍水力主帥,中興名臣,用情專一的奇男子,最喜畫梅花。17.劉明燈:湘軍名將,坐鎮臺灣,一家六兄弟全是將軍。
-
7 # 勇戰王聊歷史
在冷兵器時代,北方出名將多。火器時代,南方出名將多。
在近代史上,南方出名將最多。因為,南方經濟發達,思想更開闊。所以,湧現出很多革命將領。而南方諸省中,湖南是當時最出名將的地方。
例如,中國十大元帥中,有3人是湖南籍:彭德懷、賀龍、羅榮桓。
十大將軍中,湖南籍更是佔了6人: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陳賡,許光達。
55位上將中,湖南籍也佔了19人。
這個佔比,真是很高了。而且,毛主席也是湖南籍的。
再往前,到清末時,湘軍也曾是清朝第一大軍閥派系。
而在古代,中國的北方出名將最多。其中,河北名將就不少。古語“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說的就是河北多豪俠之士。這主要是因為河北出於遊牧民族和中原的緩衝區,失去河北,就失去了農耕政權的北方防線。所以,河北多戰,也多能正好戰之士。
例如:廉頗、趙奢、趙雲、劉備、張飛、祖逖、趙匡胤、李牧、柴榮、石勒、李世民、郭威、郭守敬、劉秉忠,等等。
回覆列表
在中國歷史上,出過很多著名的將領,唐朝的李靖,西漢的韓信,南宋的岳飛,魏國的曹操,近代的朱德、孫立人等,都是中國的名將。他們在戰爭中有著優越的指揮才能,極大的鼓舞了士兵計程車氣,取得了非凡的成績,而被譽為中國的名將。可能大家會感到好奇,我們中國歷史上,哪個省出的名將最多?大家可能會覺得沒有一個準確答案,因為我們華人口眾多,同時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影響,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吧!
據統計,出名將最多的省份是湖南人,說起湖南人,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湖南人們火辣辣的性格,性格特徵十分鮮明。自清朝以來,來自湖南的名將就有一大批。
一、晚清時期
左宗棠:晚清重臣,軍事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雖然在洋務運動上失敗了,一直被人詬病,但是他不失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戰略家、湘軍的統帥,為中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
胡林翼:晚清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湘軍的重要首領
二、辛亥革命時期
黃興: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是辛亥革命時期的領袖之一
蔡鍔:近代著名軍事家,民主革命家
三、民國時期譚延闓:曾任湘軍總司令,陸軍大元帥程潛:民國時期陸軍一級上將蔣先雲:黃埔(軍校)三傑"之首,追贈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陳賡:華人民解放軍主要領導人、軍事家;賀衷寒:被稱為復興社的四大臺柱之一,也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一廳廳長、政治部秘書長;這三人被稱為“黃埔三傑”。除此之外,還有宋希濂、鄭洞國、廖耀湘、陳明仁、劉戡、闕漢騫、李默庵、黃傑、楊伯濤等著名將領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