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姐有話

    怎麼說呢?

    我現在五十多歲了,娶了兒媳婦,添了小孫女,前兩年因為看孫女,跟他們生活了三年。

    我不贊同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儘管我們婆媳關係處的很好。

    現在應上婆婆的人,大多都是六零,七零後。我們小時候捱過餓,年輕時下過崗,結婚後經歷了最嚴的計劃生育政策,生活中更是任勞任怨的媳婦、低眉順眼的妻子、疼兒如命的媽。

    我感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是最苦的。我們的父輩要麼就是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農村戶口,要麼就是在單位上班的朝九晚五的商品糧。

    農村人,不管你窮,富,都有一個窩,甭管它是金窩、銀窩、亦或是草窩。

    城市戶口的商品糧人,都有國家分配的集體房,甭管是樓房還是平房。

    可是到我們這一代,改革了,開放了。當然這是好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昊我們這一代人卻下崗的下崗,失業的失業。而農村人也不再以土地為生存的生存手段,大批年青人湧上城市成了打工人。

    現在的人,城市已不在是城市人的城市,農村也只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農村。

    我似乎是跑題了,但跑題的原因我想說的是:時代的經歷造就了我們跟下一代深深的代溝。

    因為計劃生育在我們那個時代最嚴,所以,城市我們大都一個孩子,農村的我們大都一、二個。所以,都非常溺愛自己的孩子。只要孩子需要,抽血賣肉我們沒有不敢不給的,乃至自己的生命。

    如今不管城市,農村都要買房,可是,買房成了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壓力。房,是娶婦的必備條件。

    所以,累死累活,砸鍋賣鐵,背上房貸給孩子買。結婚,彩禮,排面又是不小的花銷。

    我們識為,我們為孩子們傾力付出了,孩子們就得感恩。可是,他們卻不這樣識為,他們認為,這都是父母應該做的,這是你娶兒媳延續後代的必備條件而已。兒媳婦更不會感恩,因為她認為,她嫁誰都得有房有車,這是她結婚的必備條件。你兒子找誰沒這個條件也娶不到家,你的努力,你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她不可能感恩。

    因為這一代的孩子少,我們的溺愛,所以這一代孩子很自私。很懶。所以坐息時間跟我們有很大區別。早點買著吃;星期天睡到日上三竿等等等等……

    教育孩子的問題,以前我們沿襲的是我們老一輩的教育方式,自由成長。而,現在的年輕人更著看教課書式教育。比如書上怎麼說,電視怎麼說,手機上怎麼說……完全跟我們不一樣。

    很多觀念也不同,比如社交,走親訪友,吃飯,點外賣,下飯館等等等等

    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理念的人,所以,我感覺為了家庭安定團結,為了更好的彼此的生存環境,彼此給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還是分開住。給我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親他們一個充分成長環境。

    放手,才是我們必需做好的!

  • 2 # Sunny明媚178679562

    我今年57歲了,女兒在杭州安家,兩年前有了孩子,因為孩子爺爺奶奶身體不好無法幫著照看孩子,只好我過去幫著帶。剛過去時因為和女兒分開的太久常常因為一些生活細節,比如說話的方式啊,語氣啊等等小事她挑我的毛病,因為我是北方人說話語氣比較衝。所以心裡特別委屈,我還不好太多和她計較,而女兒卻自己根本不知道我心裡的委屈。後來我也逐漸在改變慢慢就相處的融洽了。即便是這樣我也建議和我同齡的人最好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畢竟我們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作息時間有很大差別,在一起難免不產生矛盾。如果雙方都能自我調節或者做一些改變還好,如果不能住在一起真是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林悟道《韓非子-和氏》和氏前傳,講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