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韋日記
-
2 # 農村幸福生活958
國家的各項扶貧攻堅政策的實施,目的就是讓老百姓儘快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
從個人感情上來講,農村懶惰的人就是不應該扶持,但從國家扶貧政策上來講,扶貧路上是不允許漏掉一人。這也是一個兩難的話題!從我們縣舉例來說:我們縣城是國家級貧困縣,經過有關部門的踏實工作,扶貧攻堅,效果是明顯的、成績是顯著的!金融扶貧、以企帶貧、到戶增收等專案實施,讓貧困戶切切實實得到了實惠,大部分貧困戶借扶貧東風,或創業、或就業,有了穩定收入,徹底擺脫了貧困。
一系列優惠扶貧政策,也讓一部分懶人彷彿看到“商機”:以貧困為榮,只是安於享受優惠政策,而喪失脫貧致富的動力!而且心理上也愈加強勢:我窮我有理,國家就得管我!更有甚者還提出一些無理要求,讓扶貧工作人員哭笑不得。
國家扶貧政策出發點是正確的,是真正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的富民政策。但上述現象也在扶貧攻堅路上變得困難叢叢:這部分人安於貧困,只知道索取、享受實惠,並不想著如何真正脫貧。恐怕大部分地區都會有這種現象:用扶貧政策幫他,如投無底洞,長期沒有效果;不幫他,又不符合扶貧政策,屬於工作失誤,要負責任的!這使扶貧工作陷入兩難境地!
-
3 # 一方鄉土
懶惰的人,國家該不該扶?不扶,任其自由發展,最後不知道他會亂套到什麼地步去?要扶,就會讓很多勤勤懇懇的百姓心裡不舒坦。這個問題其實處理起來是非常矛盾的。問題的癥結不是在於國家該不該扶,而是在於他本人有沒有意願去改變自身的懶惰。
這種懶惰的人,每個村裡都會有那麼一兩戶,人數不多,但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村裡一戶人家,屋外下大雨,屋內也跟著下雨,地上擺滿鍋碗瓢盆接漏。全家人一起擠在一張床上看電視,大家頭頂著一張塑膠布,家裡唯一一把雨傘給電視機打著。
還有一個是個光棍,常年戴著一頂安全帽。家裡房子只剩下幾根柱頭撐著一個房頂,政府工作人員幾次三番找到他,讓他找塊地皮,由他們出資給他建房。這光棍指著自己頭上戴的安全帽說:“沒事,我戴安全帽的。”簡直讓人大跌眼鏡。
若是第一次見這種場景,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可憐。但是經常與之相處,只會覺得可笑。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種人整天遊手好閒,不學無術,無所事事,似乎時間特別充裕,找不到任何事情可幹。對任何事情也沒有激情,提不起興趣。
這種人,天性就懶惰,沒有絲毫想要改變現狀的動力。整天渾渾噩噩過日子。然而,懶散讓大家本就看不慣,卻還有些人在道德上存在缺失,習慣順手牽羊,或者做一些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又因為一無所有,正所謂赤腳的不怕穿鞋的,讓村民拿著他毫無辦法。
國家對這些人扶一把,其實也是希望他們能夠度過難關,自立自強。可是,在扶的過程中,這種人還拿著雞毛當令箭,我窮我有理,刁難扶貧工作人員,討價還價,讓人更加無語。
這種人的思想是很難轉變的,他們認識不到自己存在的問題,要想一下子改變這種問題也是很難。單一個扶與不扶是難解決問題的。就算是國家一直扶下去,也是扶不起的阿斗。一個不懂感恩,不思進取的人,只會越來越享受依賴這種救濟。
-
4 # 財旺687
謝謝:在農村懶惰的人,國家該個該扶持?我看不要扶持,因為四肢健全,好吃懶做;平時吃上頓沒下頓,這種人沒辦法扶持;如果扶持他,他也只有亨受,不懂去行動;越扶持他越懶惰,反正不做,國家有救濟款;現在農村就有一部份人,身體健壯吃底保戶,一年到頭聽說一個人有5千,全家從父母兒女一起有2萬左右;亨受國家補貼和扶持,他本身就懶,有這樣優越的條件;那他更不想動,反正有國家扶持和補助;
-
5 # 暗是倒過來的光993
導讀:在農村懶惰的人國家該不該扶持他?
在回答問題前,先講個真事。我的一個堂哥,六年前死亡的,死的時候不到五十歲,是那種最早的70後。這個人,年輕的時候,是村子中的文化活躍分子,什麼耍龍,踩高蹺都參加。但是家庭實在貧困,姐姐和妹子出嫁後,兄弟倆和老人的住房面積不到三十平方。結婚育有兩個兒子後,媳婦耐不住清苦,跟人跑了,那時候大兒子只有四歲,小的差不多兩歲多一點。生活的重擔把這個年輕時生龍活虎的漢子折磨的好累。為了生活,他走出農村,到附近跟小包工頭幹活。
辛苦嗎?肯定辛苦,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僅靠身體,在九十年代就業門路不多的情況下,有時出力還不一定拿得到工錢,想維持家庭,扶持兩個小孩讀書,那是何其艱難?幾年後,兩個小孩在讀到小學二三年級就先後輟學。
2000年以後,我們地方的農村開始發生變化,有錢人開始蓋房子。但他仍沒有可用之錢,有一次我回到村內,把他叫到一起吃飯,問這些年的錢時,他的回答,部分沒有拿到,找不到包工頭,其他的僅夠吃飯看病(那時候工價低,沒有現在這麼高)。問到孩子時,支吾半天,才說好幾年沒有回來過,偶爾打個電話過來,但沒說幾句話就結束通話。後來才得知,由於年齡小,沒有文化,被黑心磚廠帶走困住了。
再後來,我每次回到村裡,都看見他拿著漁竿去釣魚,聽父母說,這個人性情發生了變化,現在一天就是這樣,活計不幹了。2014年死在了家中,屍檢沒問題,我想是抑鬱而死的吧!
舉這個例子,其實是想說明,他後來一系列的作為,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好吃懶做的。該不該扶持呢?如果是在這幾年,遇到脫貧攻堅的好政策,他一定能夠進入到貧困戶名單,如果有了政策幫助,或許能夠改變他的人生軌跡。
現實中,人們為什麼抱怨國家不該扶持這部分好吃懶做的人。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真正好吃懶做的人,享受到了國家的好處,產生了極強依賴性那部分為數不多的人,被人們瞧不起,從而影響了這個群體。而像表哥這樣,被現實批判的體無完膚,最後導致頹廢的人,被人們輕易打上了“好吃懶做”的烙印。
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我們總認為是國家的錢,誰都可以拿,拿不到的嫉妒拿到的,甚至怪基層幹部“亂作為”。尤其是在物質利益的刺激下,看到這部分“不勞而獲”,心裡產生這種想法也屬正常。
三是這部分人,“影響”周邊環境,讓少數人誤以為不要付出汗水,國家會出手幫助,何必要去辛苦呢?
所以,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認真分析這部分人的成因,該不該扶,不能一刀切。在判斷吃穿等基本保障外,要更加科學合理評判思想和勞動力,簡單地說,就是要從吃、穿、思想、勞動力這幾個方面來識別,不能僅從“吃和穿”上識別。同時,要改變發錢發物這一簡單粗暴的扶貧方式,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根源是什麼?除了思想,恐怕最重要的就是醫療和教育,只有徹底解決大部分人的問題,才能真正做到脫貧。簡單說,現在的脫貧戶和非貧困戶,都會存在因為醫療和教育返貧的可能性。同時,要做好因災家庭和農村中哪些失去收入來源,比如殘疾和智障這部分人的社會保障工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扶貧。最後,我們有個好制度,為了“全部脫貧”的目標,不可能把這部分人落下,得硬著頭皮都要給他們扶持,完成脫貧工作。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
6 # 客家三叔
一名雲南女扶貧幹部“發飆”的影片曾引得無數喝彩,扶貧扶懶漢刺痛了公眾的神經。
下面舉幾個扶貧幹部頭痛的“懶漢”的例子:
1.四個兒子“懶養”老父親。在一個有965人的省定貧困村,今年70歲的唐某某有5個兒子,4個大點兒的兒子成家後自立門戶。唐某某與未成家幼子在同一個戶口本上,而幼子多年前外出打工,下落不明。老邁體衰的唐某某現在已經基本喪失勞動能力。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後,4個兒子認為國家有政策,其父脫貧是國家的事,是各級幹部的事,開始以已分家為由,對唐某某在經濟上、生活上徹底不管不問。迫於無奈,當地只能在2014年將唐某某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們都說,唐某某的兒子們如果能盡到起碼的贍養義務,每人每月拿100元生活費,唐某某月收入就有400元,就能脫貧。結果先例一開,附近村子家裡有老人的都忙著分家,把老人單獨分出去,幹部苦於和這種“分家比著來、爭當貧困戶”的歪風作鬥爭。
2.把扶貧雞當下酒菜。有政府為每一個的貧困戶都發了100只小雞,讓他們進行養殖,並且還給他們購買了飼料,幫助修建了雞舍,可以說如果不發生瘟疫是一個穩賺不賠的事情,但是有這麼一個貧困戶,他每隔幾天就殺一隻小雞做下酒菜,每天都是醉醺醺的,靠著幫付款“逍遙”度日。
3.把建房當作幹部的事。還有這樣一個貧困戶,國家為了讓貧困戶住上安全的住房,出錢出材料找人幫貧困戶進行修建房子。對於自己無法修建房子的貧困戶來說,這真的是“祖上積德”了才有那麼好的事,可一些貧困戶卻當起了甩手掌櫃,什麼事情也不幹,還找各種理由進行偷懶,能大搖大擺、理所當然的入住新房子。
4.將幫扶資金用作賭資。有一個五保戶,身強體壯,嗜賭如命,將政府每個月發給他的五保金全部拿去賭博,往往輸多贏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冬天的時候也沒有錢買煤炭,只能上山砍一些木柴用來取暖,政府專門負責扶貧的同志給他送的木頭做的飯桌也被他當作柴給劈了,用來燒火了。
脫貧攻堅工作中確實這樣的懶漢貧困戶,他們安於現狀什麼都不想幹,認為扶貧是幹部的事,“等、靠、要”思想嚴重,存在“幹部幹、群眾看”的現象。這些懶漢貧困戶行為助長了不勞而獲的不良風氣,也極大地挫傷了基層幹部扶貧工作的積極性。
避免“養懶漢”現象,要找準病灶,開出精準藥方。正如一些幫扶幹部所說的:“沒有扶不起的群眾,只有不對路的法子”。避免“養懶漢”現象,根本是要開啟貧困戶的心結,培養志與智等內生動力。破解“懶漢”問題,屬於扶貧中的“扶志”層面上的,不是簡單地給錢給物就能解決的問題;破解“懶漢”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成效的,要摒棄“速效”思想,要有極強的耐心,要立下愚公志,堅定滴水穿石的信念,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精神,才能為解決“懶漢”問題培育深厚土壤。
總之,不“養懶漢”,但不是不管“懶漢”。
-
7 # 川蜀蘭子
簡單純粹的回答:不該!懶惰的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他懶。扶持他,讓他不勞而獲,只會讓他變得更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週而復始,他會覺得國家對他的扶持是應該的!總之,不能讓懶惰的人不勞而獲!
-
8 # 梁山寶樹堂xys
對於農村懶惰的人,我認為不要去扶持他。不管國家或企業家、慈善機構或個人,對懶人幫扶就是讓他更懶,今天有錢今天花天酒地、賭博,明天沒錢又伸手向你要。無底深淵可以填,懶人的嘴裡永遠填不滿!我舅舅的一個兒子就是這樣,等政府救濟,吃完救濟款,然後到所有親戚家,吃了這家到那家。親戚總會給他留點面子,不好意思趕他,他就頻繁“光顧”,直到去年底才死去,所有親戚沒人去送他。
很多農村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出了問題,孩子小的時候嬌生慣養,不是疼孩子而是會害孩子。愚以為扶志不扶貧,救急不救窮。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戶,扶志比扶貧更重要,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
9 # 海林塬主177
對於農村那些確實有勞動能力而不去做事的人致使自己家庭生活貧困的,首先要批評教育,使其端正態度對自身的缺點有深刻的認識並且有積極改正的姿態和行動,政府應適當適時的給予扶持與鼓勵,助力其逐漸走上自力更生的致富之路。改變他們的思想,擊發創造力,這個潛力是巨大的持久的,是農村整體脫貧致富工作中不可缺少不可輕視的一環。
-
10 # 地球修理者老趙
在農村懶惰的人國家該不該扶持他?
說實話,象農村好吃懶做,遊手好閒嗜賭成性什麼都不做的二流子,國家是不該扶持他,國家也不扶持他,這些人只所以貧困吃不上飯,並不是因為身體有病不能幹,或者其他意外事故致貧,純粹是因為懶惰導致的貧窮,國家一定是不扶持的。
依國家目前的對農村有困難的群體政策,給予扶持的包括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戶,殘疾人。對這些低收入群體,困難群體,國家設立不同的標準,凡是經過有關部門核實,達到這個標準,即可享受各個方面的國家扶持政策和福利。比如,正常生活費,養老,教育,危房改造,免息提供貸款等等。
為了防備一些不該得到國家扶持的人鑽政策的空子,弄虛作假,騙取國家的扶持幫助和福利,國家出臺了動態監管制度,對於已經獲得扶持的五保戶,低保戶,貪困戶,殘疾人實行動態監視,一旦發現有弄虛作假者,立即取消其扶持資格,並作以相應的處罰,同時追究有關審查部門的責任。
關於有關農村困難人群,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戶,殘疾人它們具體執行的政策是靈活多變的,也就是說,並不是你這一次獲得了國家的扶持政策,(那是因為你現階段的處境符合國家扶持幫助政策,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一輩子都會享受這樣的待遇。在這些困難群體中,象五保老人,殘疾人,因為這類人比較特殊,基本上沒有敢冒充的,但低保戶和貧困戶的狀況是會改變的,也就是說,你現在是低保戶和貧困戶,不代表你永遠是,只要你有能力,在國家的扶持幫助下,你必須改變自己的貧窮面貌,如果你本來有這方面的能力,在短時間遇到了困難,需要國家扶持幫助,但你不努力,妄想以此依靠一輩子,那麼國家也會取消對你的扶持幫助。這就是為什麼國家要建立動態監管體系的意義。
國家對農村困難人群的扶持,目的是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讓那些因暫時困難的人們,重新過上正常生活,走上富裕道路,共同奔小康,不是為農村那些懶惰之人建立永久的安樂窩。對他們國家是絕對不扶持的。
-
11 # 可樂和優優
可以扶持,他懶惰可能有原因,可能他找不到活幹,給他找的活幹他不就不懶了嗎?一個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叫富嗎?
回覆列表
近幾年國家對那些偏遠的農村貧困地區的扶貧力度也是越來越大了,很多次的國家會議上面都會提到。我們平時在身邊或者是電視上都能看到。扶貧其實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在扶貧的這個過程中,都會有一些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有寫人為了面子死活都不想戴貧困的這個帽子,有的人卻搶著都要戴貧困的帽子,在農村這樣的人有很多,有的地方扶貧扶出了很多的懶漢,有的扶出了負翁。現在國家對這樣的問題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對於那些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減少在物質和資金上面的幫助,還要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脫貧。
其實精準扶貧才是國家最注重的,但是有些的貧困戶要盡全力去幫扶,有的貧困戶是不能扶持的,而且還要進行教育和懲戒,那麼哪些人是需要進行教育和懲戒的呢?看看下面的幾種
第一就是那些因為懶惰導致貧困的人,其實無論在哪裡總會有一些比較懶惰的人,這些人在領取補貼的時候跑得最快,如果國家在繼續幫助的話,那隻會讓他們越來越懶,這樣永遠都不會脫貧的,其實這樣的人是最可悲的
第二因為賭博而貧困的人,不管在哪裡賭博都是犯罪的,那些有點錢就拿去賭博的人,如果國家還給他們補貼,那讓真正的貧困者就涼了心。
第三因為結婚而貧困的人,這種是因為高價的彩禮或者是大辦酒席而負債累累累的貧困者。
第四因為子女不養活而貧困的人,我們小時候就知道百善孝為先吧,現在很多的地區都存在有不養活老人的情況,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樣的國家應該給與扶持的,但是養活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如果對這些老人扶持的話,那麼不就是縱容那些子女不養活老人嗎
國家在扶貧的這個路上是一定會走好的,扶貧就是想讓那些真正的貧困者實現脫貧,但是扶貧這個工作還是要慢慢的進行完善的,其實扶貧最主要的是要扶人心。如果對於上面的那幾類人進行教育和懲罰不管用的話,那麼這些人國家最後也不會再進行幫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