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樓醉觀雲
-
2 # 涼山之鷹y
中秋佳節,團圓之夜。象徵著美好與團圓,代表著幸福美滿的美好宿願,從古至今都是人們十分看重的日子。“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這話其實是要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他人的意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是潑出去的水,已經是別人家的人了。既然是別人家的人,那就首先要在別人家裡團圓過中秋節啊!那就千里共嬋娟吧!你把女兒叫回來過中秋節,你們重逢了團圓了,可是別人家裡就會因為少了一個重要人物而不團圓了,再說了,嫁出去的女兒她有她自己的家,她有她自己的公婆丈夫還有兒女,像中秋節春節這些十分重要的節日,女兒自然是首先要在她自己的家裡過。至於說孃家父母兄弟姐妹,女兒可以選擇其他時間回家探親。“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這話其實就是說平時你天天留女兒在孃家都可以,但是像過中秋節這樣重要的日子,你不能留女兒在家裡過,因為這樣親家那裡就不團圓了,同時你的女兒也會因為不能跟她自己的丈夫兒女和公婆團圓而感到遺憾。這話就是告訴我們要懂得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他人,也就是要有成人之美的意思。
-
3 # 有緣人153832681
“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折射出傳統封建禮教,女子“在家從父,出門從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由不得自己性子來。也反映了岳父岳母一家人是懂禮數之人,中國傳統節日嫁出門的閨女,是不能留在孃家過節的,幾家歡喜幾家愁。否則,婆家人要說媳婦是一個不懂家教的女人,哪孃家人會在男方家地位受到歧視。常言道:“養兒不教父之過,養女不教娘之錯”。“養兒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閨女不懂禮數,難道娘也一樣,讓人無語。
老話說:“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這裡有什麼講究?老話“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意思大家都懂。嫁出門的閨女不可能剝奪回孃家的權利,在父母身邊養大的女兒,多少有點割捨不得的感情,回孃家待上一陣子,哪也人之常情!但你待多少天不要緊,逢年過節總要回來吧。中國幾大節日大家要知道: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等,嫁出門的姑娘無論如何都要回婆家過節,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不要說:“生是老公人,死是老公鬼”,那麼危言聳聽的話了。就是有特殊情況,也可以過了節,第二天再回孃家也行,人家不會說三道四。吐沫星子淹死人,流言蜚語害死人。你大哥大,你有能耐,你知道丈夫心裡啥感受?節日夫妻出雙入對才是正道。
中秋節,月圓餅圓人團圓,你回孃家沒有人阻止你。但過節不回來算啥事!陪父母,不在乎這一天,是牛郎織女,天各一方。要說,你在外面工作,或出差,這就另當別論。人總不能不講理吧!凡事不要一概而論。為什麼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就是說婆家是家,哪孃家也不能忘了。第二天孃家人盼星星盼月亮。等著女兒姑爺回來大團圓。熟輕熟重應該知吧!
說到這裡,很多年青人不以為然,那都是封建禮教。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將心比心,你考慮自己的感受,你想過別人的感受嗎?禮行天下。“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你懂禮節,證明你就講理;你不懂禮節,證明你蠻橫無理。嫁出去的女兒,回婆家過節不過節,那是你自己說了算。別人強求不來,天各一方算啥意思?是夫妻兩個人鬧彆扭,還是有意而為之。父母就是再留你,你也要有自知之明。
-
4 # 淺夏未央吖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等到明清的時候已經和春節一起,成為中國的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佳節闔家團圓,吃月餅,賞月,其樂融融,這樣的美好的場景一直是我們華人追求的目標。
然而,民間卻有一句老話: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這裡面有什麼說法、什麼講究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寧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這裡面的“女”指的是出嫁的女兒。就是說,父母願意留出嫁的女兒在孃家住上整個秋天,也不願意讓女兒在孃家過中秋節。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為什麼不讓女兒回家團聚呢?
我們知道這句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中國古代認為夫家才是女子的家,是女子的最終歸宿。古代女子出嫁曰“歸”,人們恭喜女子結婚會說“恭祝于歸之喜”,“于歸”就是指女子出嫁。《詩經·國風·周南·桃夭》中有詩句“之子于歸,宜室宜家”。
既然古代認為丈夫家才是女子的家,女子在孃家是客人,所以古人才會有“寧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說法,怎麼可以留客人在家裡過團圓節呢?
還有啊,古代女子地位低,特別是還沒有當家的小媳婦,上頭幾層公婆,什麼事情也沒有辦法自己做主。平時要回孃家都得婆婆許可,孃家來接,自己是不能私自回孃家的。如果一個出嫁的女兒自己回了孃家,或者經常回孃家,會招惹很多閒話。為了女兒家庭幸福,明事理的父母也不會經常接女兒回家,更不會讓女兒在孃家過中秋。
像那句老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樣,“寧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都是封建社會流傳下來的,是不符合現代社會的東西,我們根本不必在意,想回孃家就回孃家,想留女兒、女婿在家團圓就留女兒在家團圓,想在中秋假期出門旅遊就出門旅遊,高興就好
。
-
5 # 青檸香美食生活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寧願留住女兒,一個秋天在家,也不讓女兒在家過中秋節。因為出嫁的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只能讓女兒上丈夫家過中秋節。
-
6 # 我願做一隻書蟲
風俗雖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社會節奏越來越快,許多風俗也就慢慢消失了。風俗也僅僅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
-
7 # 遇見他是幸還是幸
我覺得那是以前的風俗,我是獨生女,父親在8年前去世,剩下我母親一個人,我不管什麼節,都得去母親家。今年的中秋節中午,我的公婆加我們三口人都在我媽媽家吃的團圓飯。本來人口就不多,加一起也沒幾個人。我和婆婆、媽媽一起做了8個菜,吃的很開心。吃完我負責收拾廚房,他們聊會天,然後公婆就回家午休了。小地方,離的都不是很遠。春節的時候,公婆去海南,不在家過年,我們3口人也是在我媽媽家過年。我覺得挺好的。
-
8 # 夏日的寂靜
古人留下的習俗還是要守的,以前的風俗多,規矩多,好多老規矩不傳承真的就丟了。以前八月十五中秋節給嫁出的女兒蒸棗花饃,蒸得很大大的,叫追節!現在這些習俗都失傳了!再就是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對嫁出去的女兒,寧願留住女兒,一個秋天在家,也不讓女兒在家過中秋節。因為出嫁的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只能讓女兒上丈夫家過中秋節,也是希望嫁出去的女兒在夫家幸福美滿!
-
9 # 葡萄陶淘匋
因為以前女人在孃家過中秋節就意味著離婚,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女兒嫁出去了應當在夫家團圓,否則就會被旁人誤會,我還看見過中秋節把女兒趕回婆家的事情。
我們村有一個女孩去年嫁了出去,今年中秋節到了,回到孃家來送中秋禮,兩位老人很是開心,準備了滿滿的一桌菜迎接女兒女婿到來。
不過因為女孩比較貪玩,因為和她一起長大的朋友們也都回家過中秋了,好友很久不見有說不完的話於是就在孃家住了一晚上,她的父母也很是開心,張羅這我們這些好友在她家吃飯。
但是到了第二天正是中秋節,她還沒有玩盡興,在孃家吃完早飯遲遲沒有要走的意思,到了上午11點還在朋友家聊天,這時候他的爸爸過來催她回家。
她說了一句,今天不回去我在住一晚上明天直接回城裡上班了,他爸爸聽完臉色都變了,說道:不行,快點回你婆家過中秋節,在孃家過中秋不像話。
但是她還是撒嬌的說就在家裡陪你們過,不回婆家。聽到這句話朋友的爸媽也說這怎麼行,中秋節一定得回婆家過,因為你現在已經結婚了。
話剛說完,她的爸爸開著車過來,這是要強行帶走的節奏啊,她沒辦法因為看她爸爸的臉色已經有點生氣了,只好怪怪回家。
等她走後朋友的媽媽對我們說:像她們這種結了婚的女孩,中秋節是不能在孃家過的,因為在以前結過婚的女人還在孃家過中秋節,那就意味著她已經離婚了。
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出去就已經是別人的家的人了,中秋節這種團圓的日子,只能在自己家裡團圓,是絕對不能回孃家的。
她爸爸當然希望自己女兒陪他過中秋節啦,但是習俗是要遵守的,為了不讓別人說閒話也只能這樣做。
不過平時不管什麼節日嫁出去的女兒都是可以在家過得,這也就是“寧留女一秋”的原因,然後“不許過中秋”就是為了突出中秋節的特點。
回覆列表
古代的俗語:“寧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意思就是:寧願留已經嫁出去的女兒在家裡過一個秋天,也不願意讓她回家過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