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鞏會計
-
2 # 娛Foible
分兩部分:質量,喜好。
辨別新片質量有幾個途徑
簡單一點的是直接看電影評分網站的評分,推薦豆瓣(豆瓣電影一般還自帶IMDB的連結,兩相參照,非常好用)
評分個人認為6分以下絕對不要看,6分到7分看個人喜好,比如我喜歡的《鋼鐵之軀》只有6.7分,但我也會看。7分到8分是值得至少去電影院看一遍的,8分到9分是值得重複看的電影,9分以上那就是神作了,適合每年都拿出來回味下。
這裡說下,有人覺得豆瓣評分有不準的情況,是沒有參照一個條件:評分人數。
然而,質量雖然很重要,也只能說明電影拍的怎麼樣,不能說咱們就一定喜歡。比如很多豆瓣高分電影我就看得昏昏欲睡,咱不能說它拍的不好,但咱就不好這口也沒法子是吧。
所以下面就要說到如何基於質量按喜好選片
最好的方法是看預告片。一部電影如果連預告片都不能吸引你,那麼基本上這電影你肯定是不愛看的,以此選片,成功率99%。
除開預告片,如何判斷電影是否符合自己喜好的途徑也有很多,比如看電影內容簡介、口味相同的朋友推薦、認導演、編劇、演員甚至認電影配樂都是可以的。
比如很多人像我一樣是諾蘭、周星馳、新海誠的粉絲,出新必看。
但有一樣千萬不要:那就是認顏!
千萬不要僅僅為了某個美男/女的顏而買票,因為以此選電影遇上爛片的機率也是99%。
最後說下我碰到電影院上映新電影時是如何選片的:
開啟豆瓣電影,新上映的都在頁首。
先看6分以上有沒有自己不用選就想看的電影(比如自己是這部電影題材、導演、編劇、演員等之類的粉絲),有的話直接就選了,沒有的話下一步。
按照分數從高到低逐次開啟電影介紹頁面,閱讀電影內容簡介,觀看預告片。非常感興趣,直接去買票就好了;有點感興趣,先放著,繼續看下一部,然後可以對比其他同樣是有點感興趣的片子,看哪部最想看;如果瀏覽完所有電影都不感興趣,那麼我就省下了買爛片的錢,並且原本用來看電影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打遊戲^_^)。
以上所說選電影的方法也同樣可以用來選電視劇、遊戲等。當然只是一家之言,大家可以按自身情況靈活參考。
回覆列表
這位同學,你知道電影即將上映前會有專業人士看片、媒體場、提前點映麼?
當然,專業人士看片一般都是電粗剪階段,導演或製片人的朋友,以及電影界專業人士才有可能。
媒體場就是解決你的“還沒看怎麼確定它是好電影還是爛電影”這個問題的,以前媒體相對沒那麼功利,看片之後的意見還是比較中肯的。只是如今,隨著新媒體自媒體等興起,魚龍混雜,很多拿了紅包閉眼吹的多了,混淆了大家的判斷。
很多電影使勁兒拿錢砸電影口碑,一般最後都會砸到自己腳,觀眾又不傻。。。
至於提前電影,雖然只是比普通的上映早那麼一兩天兩三天,但一兩天發酵口碑,其實也夠了。再說還有不少電影是提前一週甚至一個月點映的。比如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在電影大規模上映之前幾個月,就已經開始從相對比較專業的北京電影學院等大學開始點映了,憑藉大學生的口碑,這部中等成本的文藝商業片最終票房近5億,是個很不錯的成績。
如今的電影提前點映越來越重視大學生這個群體,一是目前的電影票主流消費人群平均年齡已經到了23.4歲,是件相對比較時髦的消費行為。所以,19到23的年輕人,是購票進電影院的主力軍。所以近些年一部電影的最終票房,電影票房基本上能看出走向。
另外,大學生相對整體素質要稍微好一點,對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理解能力也相對好一點,無論是商業片、文藝片還是型別片,都比較容易找到對應的觀眾群。所以,現在大學生形成了良好的週末看電影習慣,哪怕點映的電影票價很低,甚至好多免費的。
可是透過這個喜歡傳播,也擅長透過社交媒體發表自己看法的群體,電影的口碑更好形成良性迴圈。
電影《親愛的》在上映前也進行過一輪大學提前點映,口碑發酵,票房不錯
當然,一部電影在大部分人看之前判斷好不好,還有別的途徑。
比如商業片,如今從拍攝開始就會不斷放物料,宣傳,刷存在感。定導演、定演員、開機儀式、特效成本、海報、先導預告、正式預告、主題曲釋出……你都能從中大概判斷。雖然也經常會看走眼,被預告片等騙了,但是時間久了,看得多了,基本都能判斷八九不離十。起碼爛片規避率可以做到百分之八九十吧。
像《盜墓筆記》這種主打青春偶像的電影,大學生更是最重要的市場。所以電影口碑砸了,票房卻過10億,去年的暑期檔冠軍
而文藝片因為拉投資不容易,想有好票房更不容易,拍攝方在電影完成之後會不停地到世界各地參加電影節,萬一拿個大獎,票房就有著落了。比如文藝片,懸疑愛情電影《白日焰火》,就是因為在柏林電影節爆冷擒得金熊,主演廖凡憑藉此片奪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影帝,本來一個新導演悄無聲息的作品,最終票房過億。
即使沒有能得獎,那電影節會有放映,新聞和採訪裡你能透過國外那些專業媒體的評價,判斷這部電影是不是你的菜,值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