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唯我獨尊487
-
2 # 見過是圓
黃帝內經不是中醫真正的起源。黃帝內經只是歧伯回答黃帝的問題。中醫醫術傳承於上古。人也不是由猿猴變來的。世界上組成萬物的最小單位也不是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而是由不同的振動頻率組一成了我們這個物質世界。
-
3 # 工控老男人
感覺不像,沒有考證,因為中醫是傳統醫學的統稱,追根溯源應該會追溯到先祖對生命與自然的關係有了一個系統認識那時候,再不能往前了,再往前就是在原始不同認識下的經驗巫醫,指導思想變了。
皇帝內經確實是最早論述這個思想的,但從有思想到系統的整理出來,那中間還有很長的過程,尤其是古代資訊不發達,但是至於更早的沒有記載,不好考證。
具體中醫什麼時候起源,最起碼是有了五行宇宙觀之後,在之前的醫學不是以天人合一,五行宇宙觀為基礎,不算現在我們認為的中醫,所以中醫真正的起源應該是在皇帝內經之前,五行理論之後。
這其實無所謂了,只要明白中醫是在一個宇宙觀內發展出的生命理論,不是純粹經驗的積累,與西方科學相比,是基礎認識思想的差別,未來一定會感謝這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視角看待生命,生命不是一直展現方式。
-
4 # 資料完善度低
當然不是,在《黃帝內經》之前,人類就一直在同“疾病”作鬥爭。
人類同疾病的鬥爭,是人類生存活動,同大自然鬥爭的重要內容之一。東方人丶西方人,非洲人丶歐洲人丶亞洲人都一樣,而不是天上的“神仙”或“西方極樂”世界的“眾佛”。
所以,是廣大古代人民發現了“醫和藥”,人和動物都會生病,生病就要舔食傷口,看看貓貓丶狗狗動物們是怎麼做的?人更是如此,無論東方人丶西方人,至今的原始部落都一樣,無一列外。最基本的方法都是“植物”丶“礦物”丶“動物”等藥物,基本治療方式各民族不一樣(如“漢丶苗丶藏丶蒙其方法都有所不同)又大同小異。
古代先民一點點認識丶交流丶結累丶歸納,最終集大眾智慧之整合,有人總結丶歸納成為“理論”。如《黃帝內經》丶《祝觸術》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早具有醫學性質的書籍,其中《祝觸術》不完全只是“醫術”。再後來才有醫學專著,這就是漢代張仲景《傷寒論》。
所以,是數十萬年人類在生存實踐和發展中,一點點探索丶發現和經驗積累的總結。《黃帝內經》僅僅是“漢民族”的具有醫學性質的“經驗總結”。而“中醫”,則包含了除“漢醫”外所有在中國境內的如“藏醫丶苗醫丶蒙醫”等在內的“醫藥學”理論和方法的總結或集大成者。當然也包括中國現代醫學理論和技術實踐的最新成果,它最終是人類發展的共同認同和共同成果。就像“科學技術”一樣,它不屬於誰,沒有民族性丶階級性和國別,併為全人類健康事業服務。
今天的醫學並非終結,而是會隨著人類的科學探索和科學實踐進一步向前發展。因為人類可不是“神仙”,會因自然界的各種因素和變化而生病,人類還會面臨不可預知的困難,這就意味著科學探索和醫學都不會停留於某一時代,它會一直向前走,不回頭。
-
5 # 翡翠京都
內經中,“師曰”的內容是可信的;歧伯自我發揮的部分,大都是胡說,最多是假說。歧伯害中醫不淺。《內經》傳載中醫,有益也有害。真正的中醫學正宗,陰陽五行、經絡,都沒見嚴明的闡述。中醫研究院,年費浩大,無任何成果!
-
6 # 博學一事無成
黃帝內經是經驗之作,是把成功的經驗,藥理配方理論加以合成的醫學大典,說明了中醫中藥早於黃帝內經,至少上千年,沒有經驗怎麼寫的書,經驗不是一朝一夕能總結出來的
-
7 # 做事如初
任何事物都有產生 成長 延續 衰落 滅亡的過程,中醫也不例外,但中醫的時間要比想象長的多,中醫只能算是復興和繼續發展的過程,所以《黃帝內經》並不能算中醫的起源,只能算是再度興起的一部重要著作。
-
8 # 北京往昔
古代無中醫,稱呼為岐黃之術,杏林,懸壺濟世的古醫道是中國古代先民自遠古以來對自然的長期探索和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並最終於先秦西漢時期形成系統的文字體系——《黃帝內經》。
回覆列表
中國沒有幾千年的積累,能寫出《黃帝內經》這麼偉大的醫學理論著作嗎?在《黃帝內經》成書之前。就有許多中醫中藥的專著,比如《湯液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