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鬱松寒
-
2 # 郭老兄
“會說話”的人不一定受歡迎,自以為聰明,油嘴滑舌的人,一看就知道德性,反而引起對方反感。語言是一門藝術,表達是一種能力,社交是一門學問。透過一番說詞能夠感動對方內心,軟化對方情感,引起對方共鳴,其關鍵要有真心誠意,真可謂古代人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理,更重要的還要聽其言觀其行。
-
3 # 0老三兩0
社交中,大致可以分為四種人:
第二種人會說話不會做事,話說的漂亮得體動聽幽默,做事的水平一般般,這種人討人喜歡,但不被看好。
第三種人不會說話會做事,屬於那種能力大脾氣更大的主,出力不討好,手上做的功勞,全被嘴裡的話嘮抵消了。
第四種人不會說話也不會做事,社交中屬於學渣類豬隊友,這種屁本事沒有還誇誇其談的人,在社交中往往被人從心底裡瞧不起。
要回答這一問題,你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說話。說話,是口頭語言,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邏輯清晰,是否有情商,都是透過他(她)外在的說話來斷定的。
一個人表面上看很會說話,其實,反映的不僅僅只是很有“嘴皮子”,而是其思維清晰,對人情世故和自我定位有著準確的把握,很善於換位思考,很有情商。
其次,你要注意這個問題的前提限定在“社交中”。社交中的說話,不是自言自語,而是人際之間的交流。這就像,如果在你自家的院子裡,你想怎麼走都可以隨心所欲,但到了大街上,就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人與人的交往,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在交往之初,靠的往往是交談。在你來我往的語言交流溝通中,加強了解,增進友誼。如果很不會說話,即便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從一開始就令人反感,對方有了心理隔閡,還如何進一步加深交往呢?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魯迅先生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說鄰家喜添貴子滿月,眾人前去祝賀,有的說這孩子天庭飽滿,一臉官相,將來肯定平步青雲,有的說這孩子一看都是福命,將來肯定要發大財,腰纏萬貫,總之,都是大吉大利的祝福。卻有一個不識時務者,語驚四座: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
無獨有偶。有一則笑話,說某旅客甲坐火車,對面的旅客乙是個話癆子,自來熟。火車啟動了,乙主動搭訕問:您貴姓?甲回答:姓wang。乙接著問:wang?是王八的王?還是汪精衛的汪?問得甲很不舒服,心裡話,你這人腦殘嗎?有這樣問的嗎?於是,一路上不再搭理他。
上述兩則小故事,他們說的都沒有錯。去祝賀孩子滿月的那位,說孩子要死的也是實話,畢竟誰都免不了一死;旅客乙,完全可以問“是大王小王的王”“還是汪辜會談的汪”。這兩個“烏鴉嘴”,還如何與人往下交往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誰都不想聽不堪入耳的話,誰都喜歡好聽話,這是人的本性。既然明知此理,交往中的說話為什麼不讓對方心情舒暢,樂於接受呢?
當然啦,很會說話,不是一味地阿諛奉承,也不是不講原則的取悅諂媚,更不是不要底線的指鹿為馬,而是:恰如其分的欣賞,正當其時的讚美,如沐春風的暢談,貼心貼肺的提醒!
(圖來自網,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