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鶴舞春天
-
2 # 李子正傳
一部《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至今影響中國乃至世界,其思想的深邃真是玄之又玄啦!有學者認為,老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哲學家,《道德經》是唯一一部偉大的哲學鉅著。並且,漢朝就是用老子哲學思想立國建國的朝代,開創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由此不難看出,《道德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
3 # 天淵雜記
其實這裡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道德經》中的哲學體系核心思想就是順其自然,遵道而行,用現代的白話來說就是做人做事都要順應事物本身的規律來。道就是世間所有規律的總稱。順應道的規律就能昌盛,違背道的規律就會衰亡!
道德經中提出的思想是一種實用主義的哲學思想,這種思想奠定了中國近兩千年來實用主義的社會發展脈絡。我們華人做事強調實用的效果,能夠用一定的邏輯解釋通,並能正確的指導以後的行動即可,並不強調一定對這個問題研究的知根知底兒,好用,實用就是最大的追求。例如我們古人選擇建立城市的位置,拿成都舉例,風水大師看了山川河谷走形,就可以定下成都建城的地址(小編胡亂編排的這個例子,並無史實,僅用來說明東西方思想的差異)。我們知道四川屬於地震帶,然而08年汶川地震時成都卻幾乎沒受影響。學者們用西方的科學思維研究到最後說這是因為成都這個城市建立在河水泥沙沉積層之上,這些泥沙間鬆軟的結構充分緩衝了地震波,因此成都沒事。可是我們的古人並不依靠這些現代的研究成果來決定建城地址,僅僅根據一些山川河流的分佈,俗稱風水,便能確定成都這個地方適合建城。因為我們古人信奉實用主義,根據一些看起好像並不嚴密的推理判斷出正確的結果,只要結果是正確的就不去深究到底是為什麼。因為我們認為實用,好用,就是最重要的標準。上升到道的層面就是我不一定知道世間萬事萬物的紛繁複雜的相互作用關係,只要掌握了更宏觀層面的規律,也就是道,並按道的規律行事,自然而然會得到很好的結果,而不必勞心思考這其中萬物千絲萬縷的複雜運動,勞心傷神。
這種道德經中所描述的永恆的真理,也就是道,成了我們華人為人處世過程中始終遵循的規律。而西方人的觀念則與我們完全不同。華人的思想體系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上的天人合一思想,想要將萬事萬物統一成為一個和氣的整體,在統一的規律道的指引下執行。而西方人沒有整體觀念,他們強調個體,強調探索每個個體與其他個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並美其名曰科學。於是乎中國古代文化人往往是一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天文地理,人文中醫藥,文學史學樣樣精通,而西方的大家卻分科治學,一個化學家可能對物理一竅不通,一個文學家對數學可能毫無認知。西方人認為自己在追求科學,追求真理,可西方的科學只是在不停地證明他們之前認識的科學是偽科學,同樣的,現在認為正確的科學真理在百十年後的西方科學家看來也許又是錯的可笑的謬誤。然而中國的知識體系卻截然不同,從《道德經》起,我們就在追求永恆的真理,也就是道,於是乎我們發現老子在兩千面前寫在道德經中的道理至今仍然使用。這就是由道德經中的思想演變而來的中國文化特點,我們追求永恆的真理,我們順應天理,順勢而為!
《道德經》奠定了中國數千年來實用主義精神根基,偉大至極!
-
4 # 龍雲思鄉
我不知魯迅先生是否說過這句話,
我只知道魯迅先生對於-
道家在中國文化的作用地位,
中國文化的”根底”在於道家!
世界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也持相同看法:
如果把中國傳統文化比做一棵參天的大樹,
道家便是這棵大樹的”樹根”!
道家學說對於自然的:
深入體會,洞察發現,
運用追求,辯證思維,
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基礎和指導思想!
-
5 # 東北詩爺
《道德經》作為一部古籍,在現代社會中卻越來越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值得我們認真探究一番。
《道德經》通篇八十一章,其實每一篇都在訴說、描募著道,而道法自然的立論更是振聾發聵、涵義悠長。
不過有些小夥伴不僅不相通道法自然,甚至對於《道德經》本身也是愛搭不理,缺乏足夠的信任和熱情來學習這部奇書。
那麼問題出在哪兒?
很明顯,歷來大家對於《道德經》就有一種近乎天然的偏見,認為《道德經》宣揚的是清淨無為和消極退讓,它根本沒有進取精神,它也不足以支撐我們在繁雜的生活中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道德經》表面上的清淨無為和消極退讓,不但是自我保護的措施,更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邁向成功的非同一般的操作方式。
關於《道德經》提供的自我保護措施,我們暫且不講,今天主要先分析一下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也好讓小夥伴們別再輕視這本傳世經典。
首先,《道德經》提倡的是道,而這種道,既可以理解為天地萬物執行、發展的規律性,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哲學範疇和處世原則,可以直接指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而道法自然這四個字,之所以是《道德經》一書的精粹所在,重點就在於它把這兩種道完美的統一在了現實生活之中。
而在現實生活之中,道的最大作用就在於,根據道法自然的提示,分析歸納出天下大勢和自己所處環境的小勢,從而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最適宜自己的選擇。
舉個例子,秦朝丞相李斯成名前拜師荀子,確實學到了本領,他本是楚華人,可是看到秦國強盛,已有吞併六國之勢,便到秦國去尋找機會,後來輔佐秦王併吞六國統一,官封丞相,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一時風光無兩。
到目前為止,李斯對天下大勢判斷清晰,能夠看出秦國必將統一天下的大勢並積極響應,為之努力做出貢獻,也得到了功名和權勢,他很成功。
可是在秦始皇死後,李斯被趙高的花言巧語矇騙脅迫,錯誤的判斷了形勢,他既不願看到公子扶蘇稱帝后蒙恬的威名和權力超過自己;又擔心無法保證自己家人的安全,最重要的是,他沒有看出胡亥的恣意妄為和趙高的極度危險,還幻想得到更多權勢,所以篡改了秦始皇遺詔,改立胡亥為太子,讓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含冤而死的同時,也把自己置於無法挽回的危險境地,最後受趙高陷害,被腰斬於市,夷滅三族。
李斯的這段經歷,由於沒有判斷出廢長立幼、篡改遺詔是一種嚴重失道行為,也沒能推算出其中的巨大風險,同時又被虛幻的權勢得失矇蔽了雙眼,所以才屈從於趙高的脅迫篡改遺詔,從此走上一條殺身滅族的不歸路,下場之慘痛令人感嘆!
道之一字,既然是大的規律和指導原則,我們就應該用它來判斷形勢,包括天下大勢和具體情境內的小勢,隨著判斷準確性的提高,我們一定會豁然開朗,看清形勢的同時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
6 # 老張教育新思享
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筆者認為,魯迅的意思是不讀《道德經》就不懂什麼文化讓中國落後,什麼文化曾經讓中國和諧強盛。
悟天之大道,明人之至德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帛書老子《德道經》正是中華道德文化的總代表,是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經典當中最根本、最核心、最本源的經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德道經》開卷歌所謂大丈夫就應該立身敦厚,不居於淺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淺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小篆《德道經》雙一章德”字的演變道字的演變中國漢字的文理基因解析古代教育大智慧:天人合一華人從來就沒有真正讀懂過老子的《德道經》。老子才是華人真正的“良心”,是蘊涵了良知、良能的最高的良心——精神智慧的真正中華民族的代言人。
原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張岱年先生說:“道家,其理論之湛深,思想之縝密,實超過了儒墨兩家”;“老子的道論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開始,這是確然無疑的。”梁啟超說:“道家,信自然力萬能,而且至善;以一涉人工,但損自然之樸”;“老莊崇虛想、主無為、貴出世、明哲理、重平等、明自然等;孔孟崇實際、主力行、貴人事、明政法、重階級、重經驗等。”
文學家林語堂在《老子的智慧》中說:“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自閃光耀。”他還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這個在老子書裡萌芽,在以後幾百年裡充分生長起來的自然主義宇宙觀,正是經典時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學遺產。”(《中國哲學裡的科學精神與方法》,1959年,第三次東西方哲學家會議)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王書》又集道家的大成。道家兼收幷蓄,但其中心思想終是那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道’。”
郭沫若認為:“道家思想可以說壟斷了二千年來的中國學術界,墨家店早已被吞併了,孔家店僅存了一個招牌。”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回中寫道:“《道德經》是一部政治哲學著作,又是一部兵書。”
牆內開花牆外香大多數華人只知道孔子,不知道老子。然而老子和《道德經》卻受到西方專家學者的高度讚揚。
美國學者蒲克明說:“《道德經》是未來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
德國猶太思想家馬丁·布伯說:“在中國的儒道釋三大傳統中,具有世界意義的是道家思想。”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道德經》的能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國學者尤利奇·噶爾在《老子的書——來自最高生命的至善教誨》中稱讚道:“老子,他是推動未來的能動力量。他比任何現代的都更加具有現代意義。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加具有生命的活力。”
美國《紐約時報》把老子列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小結總之,《道德經》所蘊含的思想智慧,如道法自然的哲學宗旨,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上善若水的人生態度,知止不殆的處事原則,以德報怨的應世情懷等等,完全可以和現代社會相適應。這些思想具有跨越歷史、連線現實、面向未來、走向世界的恆久價值,充分彰顯出道家文化的獨特品格。全面梳理《道德經》所蘊含的思想價值與歷史影響,對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義。
-
7 # 風水一卦通國學文化
《道德經》講:“一陰一陽謂之道”。看似簡單幾個字其蘊涵的能量卻是巨大的,關鍵要用心去剖析它。宇宙由陰陽二氣組成,社會由男人女人組成,但這只是組成陰陽的因素;宇宙要執行,社會要延續,必須要陰陽交媾方能生生不息。我們科學家所觀測到的宇宙模型正是一個陰陽交媾的動態太極圖。而人類社會要繁衍發展,光有男人女人還不行,必須要交媾才能有下一代,才能生生不息。明白了陰陽本意,即洞察了風水的真諦。
-
8 # 問道華夏
我們先來看一下老子的世界影響吧,在中國的思想文化史上,老子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中國唯一的真正思想家,你可能認為這麼說太武斷,因為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思想家何止千萬,至少先秦時期的管子、孔子、莊子、孟子、墨翟、韓非子等等都應該是大思想家,怎麼可能唯有老子一人呢?
諾貝爾獎得主李約瑟說:道家思想是一切科學思想的基礎李約瑟是英國生物學家、科學史家,他認為一切科學的研究和發現都能從老子的思想裡找到依據和啟發。而科學家無不研究生命、物質等看不見的世界。
因此,從形而上即現實物質之外的宇宙終極追問和“影響力大的哲學家”這個標準來衡量,孔子、韓非子等就只能屈尊了,因為孔子拒絕討論看不見摸不著的、超經驗的東西,他主張“不言怪力亂神”,又說“不知生焉知死”,用莊子的話說,叫“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深遠影響的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說:孔子講的只是道德常識,這種常識在哪一個民族都有,或者更好。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道德經》到底講了啥那麼,彙集老子主要思想精華的《道德經》到底講了啥,具有那麼大的世界影響力,以至於當代最頂尖的科學家都認為他的思想是現代科學思想的源泉?
《道德經》構建了兩大體系,一個是道論體系,一個德倫體系。道論體系講的是宇宙觀和世界觀,德倫體系講的是社會觀和人生觀;道論體系為德倫體系的前提條件,使德倫體系有所依託(這一點與孔子的儒學不同,儒學以周禮為最高信仰,是建立在“人為”基礎上的,即一切仁愛和義禮到了周公那裡就到頭了,所有的依據都來源於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政治主張,而沒有規律性依靠)。
老子說,道生萬物,為天地萬物之母。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存在,我們沒法認知他,但是道生萬物而內化於萬物,萬物因此具有了道的品質屬性,這就像母親生育了子女,同時將品質屬性遺傳給子女一樣。人們無從知道“道”的樣貌、品性和規律,但是可以從天地萬物身上來把握。
那麼天地萬物是怎麼產生,與人又是什麼關係呢?老子在《道德經》42章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是獨立無二的,一種混沌未分的統一體產生了天地,天地間充滿陰陽之氣,陰陽兩氣互動作用形成各種新生體。萬物由陰陽二氣構成,陰陽二氣互相激盪而產生新的和諧體。這是天地萬物的產生過程。下邊是人與自然萬物的關係。
在道論體系裡,老子在25章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簡單就相關重點翻譯一下:有一種東西在天地萬物之前就存在了,他寂然恍惚,不依賴任何東西而獨立存在,在迴圈往復地執行中派生萬物,從不停息,他是天地萬物之母。但是這個東西沒有名稱,姑且稱之為“大”,字之曰“道”。在這個空闊無邊的宇宙(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裡,有四樣最大的,分別是人、地、天、道。這四者之間的關係是人效法大地,大地效法上天,上天效法大道,道是獨立無二的,他只能效法自己。
總之,萬物效法道的自然而然,這就為人類社會的執行提供了理論支撐,即:人類社會的一切行為不是遵循認為的禮法,而是遵循那個終極的道的執行法則:自然而然。因為道是自然無為的。
限於篇幅,簡要介紹一下道的基本特徵:無為、不爭、謙退、柔弱、虛無、清靜等等,這些都是老子的哲學概念,不同於我們所說的字面意義,比如“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順任自然、不強作妄為的意思;“不爭”意即不以一己之私侵佔他人;“謙退”是含藏內斂,不顯露鋒芒;“柔弱”並非懦弱,而是不恃剛凌物、強悍暴戾等等。
道的執行法則是咋樣的老子在《道德經》第40章說: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的作用是迴圈的;道的實現方式是柔弱的。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從有中產生,而有生於無。
無中生有一詞即是由此而來。如何解釋?我們看得見的世象,都是從微量一點點積累發展而來,而一切微量的物質都是從看不見的物質而來。我們所能看見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物質,只是整個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就是說我們所能見到的東西,相比於看不見的“無”,是極其微小的一部分。
趕緊收尾,說說主題吧:
《道德經》的作用能量老子思想經過兩千多年驗證,他不只普遍適用於於人類社會人文領域,他對於整個自然環境和自然科學都具有與時俱進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老子》第三十九章說: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簡單註釋一下:天地萬物遵道而行,會天清地寧,萬物蓬勃生髮,天下太平;否則,違背天道,恣意妄為,將天塌地陷,萬物滅絕,人不得安生。
看看當下,沙塵暴、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新冠病毒、軍備競賽等等,這一切都是人類無休止的貪慾私心“”有為造成的,如果不制止,離天崩地裂、人類滅亡還會遠嗎?
所以,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普拉說: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美的生態智慧,遵之者生,逆之者亡。
諾貝爾獎得主、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更是感慨萬千:“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預見並批判了今天人類文明的缺陷,老子看透了個體的人和整體人類的最終命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驚歎道:難以置信的是,近代西方歷經數代花費大量物力財力才找到的結論,在中國的遠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驅——偉大的中國老子。
-
9 # 言者青青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讀《道德經》就不懂中國文化。”那麼,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一、影響作用。《道德經》在世界上的影響是近些年的事。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作用是很廣泛而
巨大的。不僅僅在民間,而且在官場上還有四位帝王級的粉絲。
歷史上有四位帝王是《道德經》粉絲。他們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除此之外,歷代擁佑許多《道德經》“鐵粉”。他們不僅認真去讀《道德經》,還要為《道德經》做註釋。據統計,自戰國時期以來,註解《道德經》的有數百人。戰國時期的韓非子。到兩漢魏晉南北朝詮釋《道德經》的人猛然增多,其中湧現了兩位代表人物:一位曹魏王弼和隱士河上公。王弼註釋的深得上層喜愛,而河上公詮釋的卻在民間流傳甚廣。
透過以上分析,可見老子《道德經》在中國古代自上而下影響作用很廣泛而深遠!至今,在中國廣為傳揚。尤其是近幾年,《道德經》從向了世界,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巨大反響,這個影響作用該有多大啊!真是無可估量的!
二、實踐作用。《道德經》中核心思想是 “為無為,則無不治。”也就是我們經常提起的“無為而治”。
並不是像有的人望文生義理解的那樣“什麼事也不去做”。其實不然,反而是在強調自然與事物發展規律,要明白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哪些是該放手讓別人做的?哪些才是能夠解決的?
其實,《道德經》代表著一個文明的思維方式。他不提倡說教,而是告訴你所處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遇到問題的時候怎麼選擇?哪條路可走?這裡所注重的是人的思維和認知方式,提供的是智慧,揭示的是本質!
人就是按照這思路,去理解《道德經》中的“有”和“無”觀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無”到“有”,用實踐形成一個轉換生成機制,環環相扣,生生不息。
這就是《道德經》提供給人的實踐全新的思維邏輯。人就在這一新的思維邏輯啟迪指導下,走進了人生實踐,悟出了許多道理。這個道理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道法自然”的“人道模擬天道”的方法論,這是《道德經》的核心,也是人的實踐活動的核心行為。
三、現實作用。《道德經》的現實指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無為”是尊重自然與事物內部執行規律的理論,從中可以看到管理上的智慧。這點對現在的決策者和管理者是至關重要的,有著很現實的作用。《道德經》為決策者和管理者提供的不僅僅是認識,而是更深刻的意義“智識”。知識是理解,而“智識”是解決。
正因為如此,《道德經》起到了直接指導人的生活和工作的現實作用。用它來判斷形勢,隨著推斷準確性的提高,人的心胸會豁然開朗,在這個基礎之上,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例如中國的金融界,現在就很時興運用《道德經》來運作,美國華爾街金融界早已學習使用《道德經》指導金融工作了,並且取得了紮實的成績。金融界有位老師還開設了解讀《道德經》課程。這個課程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的自我認知,人生的決策,道路的選擇等等,轟動了金融界投資者、管理者、以及創業者。
總之,《道德經》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用一句話兩句話概括不了。我們要很好地加強對《道德經》的學習與理解和實踐與應用。 -
10 # 龍門天成
《道德經》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非三言兩語能說清楚。從出世至今對人類的影響巨大,自古至今各界人士都在研究拜讀,受益者不計其數。
《道德經》雖然只有短短五千多字,卻不妨礙道德經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來源,開創了中國古代哲學本體論的學說,在《道德經》中,老子用“道”來解釋宇宙萬物,將道看作萬物的本源,道先天地而生,是萬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間所有事物都要遵循於道,天地萬物在道德作用下生生不息、運動不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德就是發生作用的方式和成果,人們要透過德理解道,道是獨立不改的客觀規律,無所不包,周行不殆,對任何事物而言都是絕對的,不可能被超越。而任何事物對道而言都是相對的、有限的,都有正反兩面,老子《道德經》的思想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對中國哲學影響巨大。從古至今老子的《道德經》的智慧被廣泛運用在政治、經濟、科學、法律、商政等各個領域,影響巨大,內容博大精深。
回覆列表
華人,入世則儒家,出世則道家,風雲激盪,勵志建功則法家。
但每個華人,終其一生,都會在儒、道之間徘徊。
年輕氣盛時,覺得天地捨我其誰,用微笑和朝氣迎接著每個早晨,買房、娶妻、生子......像打了雞血一樣,用儒家思想積極入世,想要功成名就。
但是生活永遠像起伏的潮水一樣,有高潮也有低谷。事業遇挫了,被人誤解了,受到上司打壓了,遭遇人生變故了.......這時候,道家思想就是華人的精神家園、陶淵明、東晉名士、王維、謝靈運、.....都是在退守道家出世思想中,文留青史,即使是有名的政治改革家,老年致休後也是寄情山水,用澄靜守欲的道家思想消除皇恩的猜忌。
《道德經》說:有道者,是指具備了一定修為境界的人,內心清靜,已不被塵緣世俗所染,為出世間惟道是者也。
很多時候,我們自身存在什麼缺點,存有哪些毛病,沒有相形參照對照的時候,是根本不知道的!
這需要自省自查思維,不斷修正自己的毛病,就是返本歸元,復歸嬰兒,重回本來清靜無極之旅!
《道德經》清靜之法,只是澄心遣欲四個字而已!識得本來真,面目自然明。
我們就是在《道德經》裡找到了生命的平衡,讓內心安祥起來。此心安處即身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