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臥牛說歷史
-
2 # 老張議事
三國時期,魏蜀吳打成了一鍋粥,為何沒有外族趁機大面積入侵?
三國時期三國鼎立,魏蜀吳三國稱勢,其他小國都難以望其項背。在亂世之中,三個大國始終矗立其上,經歷多年混戰,世間紛亂。奇怪的是,在三國鼎立之時,三國時期始終沒有外族大面積入侵。在歷史上,外族入侵的事例不勝列舉,尤其是三國歸晉之後,晉末時期爆發的八王之亂,導致胡人趁虛而入,掀起了中國一段黑暗歷史,而漢末天下大亂,為何胡人就沒有趁虛南入呢?
當時外族實力不夠強大。強悍的匈奴帝國已經被大漢打垮,北匈奴幾乎被消滅,南匈奴分為若干部落和漢人雜居,實力較弱,成不了氣候。剩下實力最強的就是鮮卑人,但當時也是一盤散沙,分為無數部落,散居在東北和今天內蒙古、山西等地區以及蒙古高原。這些部落互不統領,甚至互相攻殺,沒有統一的領袖。在三國時期,鮮卑實力最強的是蠻王柯比能,他試圖統一鮮卑。然而,曹魏隨便派了個刺客將柯比能幹掉,鮮卑統一步伐瞬間被打斷,又開始了常年的分散混戰。
除了攻擊烏桓,與東北鮮卑打的也不小,由於用力太猛把這個國家打的四分五裂,首領也被殺了。之後又兩徵高麗,攻破主城,以至高麗差點滅國,皇室被迫遷都。自曹操對外34戰之後,少數民族部落從此就安份多了,降的降,滅的滅,客觀的講,此時的少數名族軍隊和西漢初年已經完全不在一個級別。在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四十四年間,經“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後,匈奴帝國被打的七零八落,
曹操一統北方,佔據了大片的領土,雖然他一直將南面的吳蜀兩國視為勁敵,但是沒有穩固的後方是沒法完成一統中原的霸業,所以他派田豫、梁習對鮮卑、烏桓等外夷進行打擊;而西南的劉蜀政權也未曾放鬆過南面來著外族的威脅,不論是從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對外族討伐,這其實上也進一步大幅度提高了蜀國的實力,可以說抗擊外夷已經被看做‘賺取外快’的便捷手段;東南割據的孫吳更是憑藉自身已有的實力,對來著外海的寇賊不曾手軟。
回覆列表
我想題主針對的是五胡,在這裡我想說明下這個“外族”。
與外族類似的有外華人,五胡對漢族算“外族”,但並不是外國。五胡全是漢化的異族。
漢高祖劉邦遇到的匈奴,既是外族又是外華人,漢朝同匈奴,血統、習俗、語言、服飾、政治、軍事等完全不同。
但五胡不是。五胡的匈奴是南匈奴的後裔,早在兩漢時期便不斷內遷,受漢文化薰陶很久了。劉淵更是在洛陽長大的,除了血統,他就是一漢人。
羌氐與漢人混居在西南、西北一帶,彼此融合、混入,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羯族據傳是匈奴的一支,或者可以看作諸胡混雜。
鮮卑慕容氏,同樣在秦漢兩朝便與中原交流,除匈奴外受漢文化影響的一支。
鮮卑拓跋氏多少有點“外族”成分,有點類似劉邦時代的匈奴。
五胡並非外來,而是早已進入中原,至少在文化上貼近核心。
五胡能建國,不光靠民族自身,而是以自身“部落”為基礎,其他漢人為副翼建立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