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香子

    最為主要的原因是,關羽是“忠義”最為典型的代表。從根本上說,關羽忠義的形象符合了儒家思想文化在華人心中的定位。在自從桃園三結義,關羽就已經認準此生跟定了大哥劉備,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關羽就是這樣做的。儘管曹操求賢若渴,善待人才,卻沒能成功將擒獲的關羽收於麾下。並非曹操不好,而是關羽早已經“心有所屬”,“身在曹營心在漢”恰恰說明了關羽之忠,不事二主。關羽之忠義,由此可見一斑。而這種忠義典範,同時也成為江湖人士、兄弟情義立足江湖的根本。

    其次,關羽的武力相當了得。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殺顏良、斬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此樁樁事件,堪稱蜀漢五虎上將之首,無人能敵。如此驍勇善戰之人,想不被人膜拜都難。

    此外,關羽獨特的外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三國演義》中描述關羽的外貌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其丹鳳眼和臥蠶眉乃世間罕見,鳳眼生威,臥蠶似霧,英氣逼人,霸氣十足。”如此這般,大有天神降世之感,令人起敬。

    當然,人們之所以給予關羽如此之高的評價,還與《三國演義》文學創造的高超藝術以及影視作品的廣為流傳緊密相關。假如沒有羅貫中,假如《三國演義》沒有影視化,哪來的家喻戶曉?人們又如何孰知關羽這號人物?

  • 2 # 定遠有多遠

    關羽忠義誠信,俠肝義膽。一腔義氣,全身正氣。金錢關視若無睹,美女關紋絲不動。真正男子漢,絕對特殊材料造就的人。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不為過。

  • 3 # 快餐老王

    都知道武聖是關羽,但最初的武聖人並不是關羽,而是岳飛,從清朝開始皇帝對關羽推崇有加,才漸漸的取而代之,而且釋道儒三教通殺,在儒教成為與孔子並列的武聖人,佛教是伽藍菩薩,在道教是關聖帝君,武財神,在清以前地位不高證明,可以看西遊記,在那裡只是天將之一,是個打醬油的腳色,只是露個名!你想想要是他那時候就有現在這地位,吳老爺子還不的好好把他寫寫。

    在清代之前,武聖人一直都是岳飛,嶽王廟也是遍佈全國,備受世人的尊敬與愛戴,到了清朝為啥改了呢?因為滿人當了皇帝,便開始壓制岳飛,岳飛抗擊的金人就是滿人的祖先,把這樣一位對頭放在武聖人的位置上明顯不合適。於是清朝統治者開始禁止建立岳飛廟,對岳飛的相關小說,如《說岳全傳》,也是嚴加控制。同時,清朝統治者全面拔高關羽的形象,以取代岳飛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進而消除人們的反清意識。至於為何會是關羽,主要是《三國演義》寫的太好了,婦孺皆知,裡面關二爺武藝高強,義氣千秋!不貪財不好色,忠心漢室!在民間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就選他了!

    順治皇帝曾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以後的歷代皇帝又多有追加,至咸豐時,關羽的稱號已經變成“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關聖大帝”,可真是千古第一人。

    誠然,關羽和岳飛都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將領,但不論在功績還是個人能力方面,岳飛都更勝一籌,岳飛是帥才,關羽只能為將!但沒法子誰讓對頭的後代當家呢,造化弄人!所以說關羽的地位為啥高呢?就是因為統治階級的需要,他們需要這樣一尊神,同時三國演義的流傳度太廣也起了絕對的作用

  • 4 # 共慶昇平181

    三國演義的關羽不單止作為古代武聖,連現代也把他列入聖神家家戶戶都把關公畫像貼在門口作為門神。

    在三國演義記截裡關羽在麥城被吳兵圍困,自己只剩三百餘人,糧草又盡救兵又不見,無計可施只有留周倉與王甫同守麥城,自己與關平、趙累、引殘卒二百餘人,突出北門大約走了二十里路,吳兵在此設下伏兵四面殺聲四起,關公不敢戰繞道而去,兒子關平趕來報說趙累己死於亂軍之中,關公聞報更加悲惶,命令關平斷後,自帶領反剩十餘人開路。

    關羽行至決口,兩下是山,已是五更將盡,正在這時候兩邊伏兵盡出,長鉤套索一齊並舉,把關公坐下馬絆倒,被潘璋部將馬忠所獲。

    關平知道父被擒,火速來救被背後潘璋,朱然率兵齊到把關平團團圍住,關平孤身獨戰也被擒拿。關公父子皆遇害,時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冬,關公亡年五十八歲。

    關公死後在荊州當陽縣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靜在此結草為庵,每日坐禪參道,化飯度日,是夜月白風清,三更己後,普靜正在庵中默坐,忽聞空中有人大呼大叫還我頭來,普靜認出是關公,遂以手中塵尾擊其說,“雲長安在?”

    關公英魂頓悟,即下馬乘風落於庵前,請問法師可人?願求法號,普靜答道:老僧普靜,昔日汜水關前鎮國寺中,曾與君候相會,今日難道忘記了,關公答道,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因遇禍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途,普靜說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頭,又將向誰索耶?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後往往於玉泉山顯護民。

  • 5 # 無人車來也

    山西運城解州有一座氣勢恢宏的關帝廟,其主神關公,作為漢末名將,一生以忠義為本,勇冠三軍,被後世尊稱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關羽最初地位並不高,透過統治者的提倡,加之民間的堅實基礎和晉商團體的擴大,關羽逐漸從人走向了神的地位,並不斷的對後世產生影響。

    對關羽的評價,有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

    一、關羽角色的初始定位

    ( 一) 關羽角色的正面刻畫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這段出自《三國志》的描述,交代了關羽的最初身份,一個普通老百姓,因所犯罪行逃

    亡到涿郡。在此地遇到劉備和張飛,三人結為兄弟,而後關羽為劉備駐守邳城。

    建安五年,曹操東征,關羽被曹操俘獲,以偏將軍的身份效力於曹操麾下,於萬眾中取顏良首級,而後留書辭別曹操,投奔劉備。關羽在一次戰役中曾被流箭所傷,刮骨去毒,令人感嘆!

    蜀國建立之後,駐守荊州的關羽想要立功,北攻襄樊,水淹于禁七軍,名聲大振。曹操為解樊城之圍,聯合孫權,並策反南郡太守麋芳,將軍( 傅) 士仁,導致關羽戰敗死於非命。

    關羽生前是以一名武將的身份被人知曉,他驍勇善戰,脾氣還有些暴躁,面對孫權的求親破口大罵,足以看出,此時的關羽就是一名忠心耿耿的武將

    而相對於《三國志》中區區幾百字的描述,《三國演義》中的描述可以說是濃墨重彩,在開篇之處便借劉備之口對關羽進行刻畫: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 面如重棗,唇若塗脂; 丹鳳眼,臥蠶眉: 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 二) 關羽的側面形象刻畫

    瞭解一個人無外乎透過直接和間接的兩種方式,正面的史學記載和文學描述可以直觀的

    向眾人展示關羽的個人形象,但一種側面的描寫也許更能使一個人的形象真實感人。

    在《三國志》有大量對於關羽的側面描寫,比如:

    《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第五》的篇中在敘述諸葛亮與先主劉備的關係時這樣寫道:“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有點吃諸葛亮的醋哦!

    《三國志》卷三十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評價:“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

    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羽善行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厲害吧?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關羽性格直爽,對於看不慣的事務直接表達態度與觀點,而且對軍隊士卒較為看重,輕視士大夫之流,但絕非胡攪蠻纏,從費詩對於其勸告中即可看出,關羽也願意接受他人的批評指正,與正面刻畫一起構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二、關羽“武聖”、“關帝”角色生成

    ( 一) 初始期

    這段時期主要是指關羽死後到隋唐時期。

    關羽生前雖戎馬一生,征戰八方,但來自統治者的封譽卻並不多見。在關羽暫時在曹操手下效力時,因擊殺顏良,解白馬之圍有功,曹操上奏封其為漢壽亭侯,在劉備漢中稱王的時候,拜關羽為前將軍,但這也是關羽生前擔任最後一個職務,之後便戰敗被俘並遭斬首。

    《三國志》中( 卷三十三《後主傳》) 中有如此記載“景耀三年秋季九月,追贈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諡號”,

    《三國志》卷三十六、卷三十七中記載“後主劉禪追封關羽諡號為壯繆侯、追封張飛諡

    號為桓侯、追封馬超諡號為威侯、追封黃忠為剛侯、追賜龐統關內侯的爵位,追封諡號為靖侯”。

    從《三國志》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這些跟隨劉備戰南北的大將在死後的諡號很是相似,皆為侯,關羽在其死後多年才被封,並沒有被特殊對待。

    諡號是在人死之後,由後人對其的是非功過所進行的綜合性評價,分為美諡、惡諡和平諡。

    學者們對於壯繆侯這個諡號的看法有很大爭議,有的說好,有的說很不好!

    反正到了清朝,乾隆黃帝認為,原有的諡號不能夠完全體現對關羽的評價,因而修改諡號。

    所以可以據此得出,關羽在當時的社會上雖為人所敬仰,但是其仍帶有一定的缺陷,並非一個神化的形象。

    ( 二) 發展期

    這段時期主要是指唐、宋、元時期,這時期相對之前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由之前的單一武將形象逐漸在各行各業鋪展開來。

    1.唐朝的詩人劉禹錫在《自江陵沿流道公》說到“行到南朝征戰地,古來名將盡為神”。這裡很好地說明了荊州這裡地理位置優越,歷來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關羽曾在荊州鎮守,但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荊州三郡失守,把自己的性命都丟在了戰場上了。

    2.民間認為像關羽這樣喪命在戰場上的武將,心有不甘會導致冤魂不散,變成厲鬼

    關羽的傳說不僅在荊州地區流傳,也波及到了其他地方。隨著這種傳說的波及,關羽借

    助民間力量不斷增加辨識度。

    3.隨著佛、道教的盛行,給關羽“關帝”的形象又提升了一個臺階

    如果說之前的關羽形象還停留在民間的鬼祀崇拜,那麼在佛、道教的助推下,給關羽的加了一件更為神聖的外衣。

    佛教借當地鬼祀之說,透過關羽這一具有廣泛民眾基礎的特定人物,為佛教的傳播提供了正統性,在之後便將關羽加封為迦藍神。

    道教也效彷彿教做法,用“關羽斬蚩尤”的說法將其拉入道教的陣營,藉助關羽的民間影響力宣傳道教文化,反過來,關羽的影響力在佛、道教的傳播下逐漸的提高,進入神壇。

    4、晉商對關羽的推崇。

    到了明清時期,社會進步、商業繁榮,晉商也迅速發展。但是,樹大容易招風,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晉商開始供奉耳熟能詳的關雲長,以期保平安,漲財富。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行走江湖的晉商也要靠“義”字。人無義、商無信不立,晉商敬拜關羽,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守信、重義,贏得了其他商人的尊重和效仿。在商業界樹立起了新的商業道德,關公“忠誠信義”的形象開始在徽商、粵商等各商派中推崇開來,關公走出了山西,走向了全國,也走向了世界

    4.伴隨著關羽形象在民間的不斷提升,關羽也慢慢走進了統治者的視線之中。

    安史之亂後,士氣低落,為了起到一個很好的鼓舞作用,關羽曾以蜀國名將的身份進入到武成王的配祀之中。

    短短數年之內,唐朝對關羽多次加封,足見當時在統治者的眼中,關羽的重要性。

    5.元朝以各種文學作品居多,《三國演義》在《三國志》為基礎加之以作者豐富的想象,輔之通俗易懂的語言,大力宣揚關羽。

    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而關羽更是藉助文學作品這樣一種載體,迅速的傳遍大街小巷。像關漢卿的《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和《關張雙赴西蜀夢》等,這些劇目的發展也給關羽角色的傳播提供了路徑。

    經過佛、道的帶動,統治者的重視,以及關羽在民間集聚的信仰,再加上各種文學作品的助推,關羽離其“關帝”的最終角色定位之差最後一步。

    ( 三) 鼎盛期

    關羽身份角色的轉變在明清時期達到了頂峰,不僅民間信奉,統治者也將其奉為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有統治者對其進行加封。

    “明洪武中,復侯原封。萬曆二十二年,因導師張通元之請,進爵為帝。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史中無明確記載,此為趙翼書中所言)

    不僅關羽被加封,其夫人、兒子、部將也都被相繼加封。

    不僅如此,還設立武廟以供參拜。

    至此,關羽已經可以孔子相提並論,成為國家性的廟宇供人祭拜。

    光緒五年,關羽的完整諡號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

    關聖大帝”。諡號字數甚至比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還多一個字,由此看見關羽在清朝官方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三、關羽“武聖”“關帝”角色的社會意義

    關羽從人到神的轉變歷經數百年,從民間走向了統治階層,也從地方走向了全國,甚至走出了國門,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萬能神。

    關羽的社會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關羽所代表的忠義形象,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楷模,關羽身上的義利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表現,給世人留下了如何實現個人理想、遵守社會美德的範例。

    2.關羽已經不僅僅是以個人的形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而是代表了涵蓋眾多的關羽文化,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分析研究,進而擴大了關羽文化的影響力,也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

    3.關羽作為大家所信奉的神靈,起到了穩定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關羽為人忠心講義氣,為了國家利益甘願奉獻,這與當前國家建設中的思想教育相吻合,必定會推動社會向著更優質的一面發展。

    農曆五月十三日快到了,這天是關羽的生日(也有一種說法,關羽生日為六月二十四日)!

    讓我們為武聖、關帝祈福!

  • 6 # 楚塞江郎

    其實人們真正最肯定、最推崇的,並非是武聖的名頭,而是忠義,關羽只所以自古至今能得到至高無尚的超高評價,正是因為這位“武聖”恰恰是是“忠義”的化身,是古往今來最完美的忠義兼備的典型代表人物!

  • 7 # 聊以自娛2

    關羽(?-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被後世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人稱美髯公。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混戰,民不聊生,關羽流落至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與劉備、張飛結識,義同兄弟。漢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關羽、張飛等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隨劉備輾轉各地,參與撲滅黃巾軍起義的戰爭。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隨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於陶謙,發兵攻打徐州。陶謙向劉備求救,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於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買馬的黃金,呂布於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於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殺呂布於下邳,奪得徐州。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曹操活著對國家有利,殺了曹操實為有害,沒有采納。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返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於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之甚厚,任命為偏將軍。奏封為“漢壽亭侯”。曹操特的讓與關羽私交深厚張遼、徐晃打探虛實。張遼問關羽能否長留下來。關羽嘆息道:“我豈不知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兄長的恩重,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但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

    張遼嘆息良久,不能因為自己和關羽的兄弟情誼就違背自己的職責。張遼向曹操如實彙報了關羽的心意。曹操不但沒有生氣,而且稱讚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知道關羽終將離去,反而重加賞賜、器重。公元200年,袁紹派遣大將顏良,帶領大軍向曹操發起猛攻。顏良的兵鋒直指中原重鎮白馬,白馬守將劉延力不能支,急忙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帶領大軍迅猛出擊,以張遼關羽為前鋒,對顏良發動猛攻。白馬之戰拉開帷幕。《三國志》對這次戰鬥記述極為精彩:“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於是,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保護劉備等人妻小向北袁紹軍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就沒有同意。順便說一句,《三國志》沒有見到關羽誅文丑的記載。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率大軍南下,劉表病逝,劉琮繼荊州(駐襄陽)牧,在母親蔡氏、舅舅蔡瑁等人的蠱惑下,投降了曹操,劉備得知後南逃,曹軍追至當陽,幸有關羽在漢津(今湖北荊門)接應,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武漢)。這年冬,曹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原湖北蒲圻縣,今赤壁市)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曹操敗退。這一仗,關羽所率水軍起到了較大作用。

    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重點在襄陽一帶)。於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斷絕北道。雙方互有勝負,都沒有什麼建樹。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的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此時襄陽實由曹操大將樂進駐守,所以關羽這個“襄陽太守”只能駐於江北江陵(今湖北荊州)。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荊州包括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七個郡。赤壁之戰前,孫權將自己佔據的江夏郡、南郡南部借給劉備暫住。這就是歷史上所謂“借荊州”的由來。赤壁之戰後,曹操尚繼續佔據南陽郡和南郡北部。孫權因赤壁之戰有功,要求將長江以南四郡,也就是武陵、長沙、桂陽、零陵以及以前“借給”劉備的江夏郡,還有南郡南部半個郡劃歸東吳。這就等於說劉備忙活了大半天,什麼也沒有得到,還是個淨人,劉備當然不肯答應。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龐統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建安十八年(213年),在劉備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關羽則鎮守荊州。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東吳孫權派人要求接管長沙、桂陽、零陵遭到關羽拒絕。孫權大怒,派呂蒙率兵兩萬武力奪取了長沙、桂陽兩郡。劉備忙派五萬大軍回援荊州,派關羽兩萬(實三萬多人)人慾奪回三郡。雙方在益陽(今湖南益陽)安營紮寨,相互對峙。魯肅為維護“孫劉聯盟”率一萬多人增援益陽。這就有了關羽“單刀赴會”的故事。後吳、蜀商定:以湘江為界,雙方罷兵。

    順便說一句,關羽刮骨療毒是真的,但與華佗無關,華佗是公元208年被曹操殺死的。刮骨療傷是發生時華佗死了10年以後的事情。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關羽率兵攻打樊城、襄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關羽在交戰之中,被魏將龐德射傷了額頭。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兵後,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時天連降大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於禁、擒獲龐德。關羽欲用龐德為將遭拒,斬殺了龐德。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年底,曹操再派遣徐晃、趙儼等率軍救援。徐晃與關羽私交甚厚,但各為其主。徐晃揚言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蜀漢軍在沔水(即漢江)落水淹死了不少。

    糜芳、傅士仁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因陰雨為藉口耽誤了糧草供應。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傅士仁聽聞後,恐懼不安。怕關羽新敗,回江陵懲罰自己。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傅士便率眾降了孫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底,呂蒙從潯陽(今江西九江)身著白衣,化妝成商人逆水而上到達江陵。呂蒙判定關羽兵敗必走麥城(今湖北當陽附近),就在這裡設下埋伏。關羽新敗、士氣低落。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時值臘月,士兵飢餓難忍大部選擇投降東吳。關羽身邊只有關平等十幾個人,孫權派人招降,關羽不肯,逃出北門向西而去。路上誤中吳將潘璋部下馬忠的埋伏,被擒。關羽寧死不降,與長子關平等人在臨沮(湖北省南漳)被潘璋殺害。

    後主劉禪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在追諡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諡關羽為“壯繆侯”。關羽一生追隨劉備,矢志不渝。為蜀漢建立南征北戰,屢立大功。然關羽自視清高,剛愎自用,樹敵過多,遭人妒恨。最後因輕敵大意,落得個身首異處。後世將其視為忠義化身,封為武聖、財神、天官、大帝等。到處都有關帝廟,享受人間香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是2017-2018賽季CBA季後賽首輪表現最差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