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可撕

    朱元璋和陳水扁蔡英文都有悲情情結,得來不易,所以貪心,朱元璋無容人雅量,國家無大國胸懷,讓子孫養尊處優,肉食者鄙,孫子被李自成殺了吃肉,出師表說對了,內無法家拂士外無敵國外患,國恆亡

  • 2 # 李不老

    明朝皇帝若是最差,那國祚不可能維持到長達二百七十六年之久。每個封建王朝都會有明君昏君,明朝也不例外。那麼明朝歷代皇帝哪個最明哪個最昏呢?以下咱們就盤點盤點明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亡國之君朱由檢,一共十六位皇帝的人生歷程吧。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從小給地主放牛,大災之年父母兄姐受餓而死。朱元璋也被迫逃荒要飯,還做過化緣和尚,最後受發小湯和之邀加入農民起義軍,投身到反抗元朝統治的歷史洪流中。從小卒到統帥一路開掛,直至割據江南稱帝應天,可說是從窮小子到第一人的傳奇發家史,堪稱奇蹟。

    趕跑蒙古人統一全國後,朱元璋自然將恢復民生髮展經濟放在首位。他是窮苦人出身,對百姓之苦感同身受,對剝削百姓貪汙腐敗的官員更是深惡痛絕,對之常施以殘酷刑罰。朱元璋甚至為了反腐不惜拿自家女婿開刀,真正做到了鐵血無情。到了晚年朱元璋更是為了鞏固自家權力,開始利用各種手段打壓誅殺開國功臣,經濟原因政治原因各種大案層出不窮。

    朱元璋時期的官並不好當,經濟問題政治問題成了各級官員頭上隨時落下的兩把利劍,讓他們每天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造次。可以說明初朱元璋時期的吏治可算是中國封建王朝吏治最清的時期吧。

    朱元璋對自己的子孫極為看重,在位時除了將長子朱標定為太子外,還將其餘諸子大肆封王駐錫全國各地,以保子孫代代榮華。誰知天不假年,太子先朱元璋而死,原因說起來較為複雜。朱元璋不擇手段剪除對其統治有威脅的大臣,讓以仁愛為本的太子極為不適應,最終太子抑鬱而亡。

    先是賢皇后馬氏的逝去,再加上太子之死,這是朱元璋一生中遭受到的最重大的兩次打擊。致使晚年的朱元璋更加殘暴不仁,這讓官員們每日上朝如上墳,心情之沉重可想而知。上朝時和家人遺言告別,下朝後如逢大赦彈冠相慶,是那時官員的真實寫照。

    朱元璋臨死時直接將皇位傳給孫子,也就是太子朱標之子朱允炆,可見朱元璋對朱標何等看重。朱允炆就是歷史上不知下落的建文帝,一個典型的書呆子皇帝。

    朱允炆即位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殉人,將祖父後宮中所留的妃子一律賜死,為朱元璋殉葬,朱允炆自詡此為大孝,實際上就是儒家糟粕,害國害民。第二件事就是聽信腐儒建議,實行削藩,開始對那幫皇叔親王們下手了。

    書生意氣害死人,由於削藩過急終於逼反了駐在北平的燕王。朱元璋防了一輩子外鬼,卻獨獨沒防住家賊。在他死後不過四年,燕王打著靖難旗號,從北平一路揮兵南下,最後攻克南京推翻了朱允炆的統治。南京城破後朱允炆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成了歷史之謎。

    總之天命最後歸於燕王,叔奪侄位他成了明朝第三任皇帝,即明成祖朱棣。朱棣當政後便著手遷都,將北平改名京師順天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北京。至於南京只能說金陵王氣黯然收了。大明天子守國門這一說也是從朱棣這裡開始的。

    朱棣能文能武,在明朝諸帝中他的作為不亞於朱元璋。他在位期間曾經數次親自征伐漠北清掃殘元勢力,為了宣揚國威遣派鄭和寶船下西洋,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為中國走向世界舞臺開闢了歷史先河。

    朱棣稱帝后並不重視太子,反而挺看重皇孫的。這和朱元璋倒是相反,所以朱棣是看在皇孫的面子上才沒有廢立太子。朱棣為人嚴酷,不喜寬仁,所以對以寬仁著稱的皇太子極為不滿。朱棣對待大臣子民比朱元璋還過分,他專門設立了以宦官為主的東西兩廠特務機關,再加上原有的錦衣衛,以此震懾臣民來維護統治。

    朱棣的一生也可說是戰鬥的一生,他最後死也沒死在龍榻之上,卻結束在御駕親征的路上,以英雄之姿落幕。

    朱棣死後太子朱高熾即位,他一生喜好讀書手不釋卷,但他可不是書呆子,在治國理政方面自有一套。該任用賢明的地方絕不含糊,他以寬待人以仁恕己。在他治下明王朝烝烝日上,有了盛世之像。可惜好人不長壽,在位不到一年駕崩了,廟號明仁宗,以仁為廟號當之無愧。

    朱棣看重的好聖孫朱瞻基接過大位繼續執行其父的養民政策,在他執政十年裡明朝國力最為興盛發達,百姓生活也是風調雨順。因為朱瞻基廟號宣宗,所以史學家將明朝這段歷史時期稱為“仁宣之治”。

    明朝歷代皇帝的平均年齡不高,自朱棣以後鮮有歲數超過五十的。朱瞻基也不例外,他死時年不過三十六。令人遺憾的是隨著他的死去大明王朝也從最高峰一步步向下走去。

    明朝立儲制度是典型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這條件下九歲的朱祁鎮早早的告別童年,成了明朝頭位以幼年登基的皇帝。在深宮照顧皇帝生活的可不是太后母妃,而是從小相伴皇帝長大的太監,王振就是其中之一。朱祁鎮不相信任何人卻唯獨信任王振,這種信任最終搞死了王振也毀了朱祁鎮。朱祁鎮當皇帝的第十五年,漠北瓦剌也先進犯,在王振鼓動下朱祁鎮熱血上頭也想學先祖開創武功,冒然御駕親征在土木堡遭遇埋伏全軍覆沒,自己也當了俘虜做了人質。做英雄不成卻成了狗熊,朱祁鎮夠悲催的,更悲催的是明朝宦官擅權從他開始,為以後明朝歷史的走向留下了巨大隱患。

    皇帝的被俘幾乎動搖了大明的國本,在這萬分危急時刻,一個叫于謙的大臣力挽狂瀾擁立新主,重新穩定了局面。這位新主就是代王朱祁鈺,他是朱祁鎮同父異母的弟弟。擊敗也先後,雖然迎回了朱祁鎮,可代王卻沒有讓位的意思,反而將朱祁鎮軟禁起來,自己依然如故掌握大權。

    朱祁鎮被囚當然不甘心,八年後乘朱祁鈺患重病之時聯絡武將石亨文臣徐有貞等發動奪門政變,最終復辟。他這皇帝當的倒是一波三折令人稱奇。

    朱祁鈺最後的下場不用猜也知道,那是一定好不了了,至於後人再怎麼追封什麼景帝代宗他也聽不到看不到了。這裡再提一下於謙,朱祁鎮復位後於謙遭到清算含冤被斬令人痛惜。不論他在歷史地位上還是在人們心目中都可與岳飛文天祥不相上下,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朱祁鎮與朱祁鈺時期明朝總體上還可控,雖然在軍事上遭受過失敗,但國計民生上兩兄弟的表現還算可以。尤其是朱祁鎮,臨死時徹底廢除了令人髮指的人殉制度,功莫大焉。朱祁鎮廟號英宗,當過俘虜何來的英,這也有點小諷刺。

    歷史轉輪滾滾傳動,明朝也進入中期,國力隨之一點點衰落,朱祁鎮死時年紀不過三十七,依然是盛年崩亡。繼承皇位的就是具有嚴重戀母情結的朱見深,即明憲宗。他幼年曾被封為太子,因為父皇朱祁鎮被軟禁而遭廢立。在悽悽冷宮中給予他溫暖的不是太監,而是年紀比他大許多的一位宮女萬氏。朱見深的戀母情結由此而來,既使做皇帝后仍不忘懷,不顧群臣非議堅持立萬氏為貴妃。兩人從此互相依戀抱團取暖,天大地大莫過此情最大了。

    萬貴妃得寵後,為了讓自己親生兒子掙得大統,不惜用毒辣手段滅殺其他懷孕的宮女嬪妃。但人在做天在看,奈何她自己的兒子也過早夭折,最終斷了念想含恨而逝。萬貴妃死後朱見深的精神之柱也隨即崩塌,不久便追隨而去,年不過四十。

    朱見深知道萬貴妃所做所為卻放任不理,所以他子嗣稀少,最後只有一個嫡親孩子在宦官庇護下僥倖存活下來。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在明史裡是一個口碑不錯的皇帝。

    朱佑樘很勤政,也很節儉。在他任內明朝雖然勢弱,卻相對進入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時期,經濟民生還有所發展。他的年號為“弘治”,所以後世稱之為“弘治中興”。可還是那句好人不長壽,朱佑樘在位十八年便駕崩了,在政務上事無鉅細操勞過度而死,年不過三十五歲讓人扼腕。

    從上述明憲宗明孝宗兩帝來看,明朝皇帝在對待本身職責還是很認真的。朱見深在個人感情上雖然不靠譜,但在大義方面沒有如其父那般犯過大錯,這點值得肯定。並且還培養了朱佑樘這樣一個好兒子,也算無愧於其列祖列宗了。

    朱佑樘只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名聲特不好聽的好逸樂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對他的評價從來就沒有不一致過,正史上說他驕奢淫逸建豹房養性奴,野史上說他禍害民間游龍戲鳳。在位期間寵信宦官打壓正直文臣,好大喜功自封大將軍,還有因為聲名狼籍導致寧王造反等等一系列多如牛毛的負面評價,徹底讓他成了名聲臭大街的一個昏君。

    但是真正的朱厚照真是如此嗎?誰都知道《明史》是後世清朝人所篡寫,對前朝世仇能黑儘量就黑。所以朱厚照再如何不堪就沒啥奇怪了,不過從其廟號為明武宗來看這個皇帝還是有亮點的,關於他以後還有文章,這裡自不多說。

    明朝皇帝短壽再一次在朱厚照身上驗證了,皇帝遊湖一不小心掉進水裡受了驚嚇,最後導致病亡,朱厚照死得有點窩心。他生前沒有子嗣使皇位空懸,經過眾大臣協商,共同推出了遠在湖北就藩的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就是那晚年差點被海瑞罵死的明世宗嘉靖皇帝。

    朱厚熜剛一即位便與眾臣因大禮議事件發生了衝突,為生父爭榮譽的過程中也凸顯了朱厚熜剛毅果敢的一面。朱厚熜執政早期頗有作為,這使得明王朝隱隱又有了中興的氣象。可是此皇帝不經誇,到了朱厚熜執政的中後期篤信方道,寵任奸佞嚴嵩嚴世蕃父子,這使明王朝徹底邁入了黑暗腐朽的沒落時期。在位時為求長生去鍊金丹而戧害宮娥,搞得天怒人怨差點死於宮娥之手。

    朱厚熜在位時沿海也不平靜,由日本浪人化身變為海盜的倭寇開始侵擾大陸沿海一帶,這更加劇了黎民百姓的苦難。苦難顯英雄,這個英雄就是明嘉靖時大名鼎鼎的平倭將軍戚繼光了。

    朱厚熜的死因是過度服食金丹造成的,求了一輩長生終未能如願,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歲,在明朝諸帝裡也算高壽了。

    朱厚熜死後太子朱載垕繼位,在明朝歷代帝王中這位不顯山不露水,是個最沒存在感的皇帝。朱厚熜生前因為通道,總認為龍不能見龍,所以對自己的太子感情淡漠,能不見就不見,帝王冷血可見一斑。朱載垕有父如此也只能說是他的不幸。

    朱載垕在位雖然只有短短五年,卻也有一番小作為,也能夠做到遠奸佞近賢臣,罷弊政免徭役。因為他的年號為“隆慶”,史家稱他的執政為隆慶新政。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期間朱載垕提攜了一位足以改變明朝歷史的能臣――張居正。

    自古帝王少有不好色的,朱載垕也未能免俗,色字頭上一把刀,朱載垕最後也死在了這把刀上。因為縱慾過度且吃媚藥中毒,朱載垕亦英年早逝,享年還是三十六歲,廟號明穆宗。

    明王朝這條大船歷經二百餘年風風雨雨終於開進了萬曆時代。萬曆皇帝朱翊鈞繼位時不到十歲,也是個娃娃皇帝。他初登帝位凡事不用他管,在皇太后默許下前廷有首輔張居正把持,後宮自有權宦馮保操心,他被架空了。

    這個狀況直到朱翊鈞長大親政後才得以改變,小時受到的委屈到這時徹底暴發,張居正已死也未逃過被清算,馮保也被貶死於南京沒得善終。

    朱翊鈞在位的前十五年也算中規中矩勤於政事,自萬曆十五年以後一切都變了,皇帝沉寂於後宮不理朝政,甚至長達二十年不見朝臣。可卻沒影響到朝政的正常運轉,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怪現象。萬曆時期中國南方曾出現過資本主義萌芽,如果好好經營維護下去任之發展,以後中國社會的歷史走向也許是另一番模樣,但這點點星火也在封建社會的巨大浪潮之下被熄滅了。

    在明朝萬曆時期要特別說到兩件事,這兩件事都關乎大明國運,不得不提。

    一件是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抗日援朝戰爭。這次戰爭最後以中朝軍隊的勝利而告終,這一戰再次斬斷了自唐以來日寇妄圖染指華夏版圖的侵略黑手,使其又老實了數百年,在這一點上做為最高統帥派兵的萬曆皇帝歷史功績不容抹煞。

    另一件事卻是最終使大明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的東北女真興起。萬曆末年關外薩爾滸一戰,大敗虧輸的明王朝最後成全了一代梟雄努爾哈赤及其後代的崛起,最終成了繼李自成之後明王朝的最後掘墓人。

    朱翊鈞死時年五十七歲,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晚年因選立太子之事與朝臣爭執,卻沒有爭過索性心就涼了,藉口有足疾不再理會朝政隱居後宮直到駕崩,廟號神宗,的確夠神的。

    說到選太子一事,明神宗與朝臣心思不在一起,朝臣都屬於封建酸儒,信奉立嫡立長那一套,他們看重的是已經被立為太子的朱常洛,也就是後來的明光宗。而明神宗屬意愛妃所生的朱常洵,也就是後來傳說被李自成蒸吃了的福王。當然這其中也夾雜著別的原因,總之到最後還是明神宗讓了步,這也說明了到了明後期文臣把持朝政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明光宗繼位後也想勵精圖治做個明君,可被酒色淘空的身體不允許呀。當皇帝不到一個月因吞服紅丸而一命嗚呼,生的糊塗死得也糊塗。明光宗朱常洛生年三十八歲,又一個沒超過四十歲的明朝皇帝。

    國不可一日無君,在以東林黨人為代表的文臣擁戴下,十六歲的明熹宗朱由校即皇帝位,同時也成了東林黨人與權宦之間相互鬥爭的祭祀品和平衡點。

    朱由校比較貪玩,尤其愛做木工活。因為做出的東西比較精緻,說他是魯班轉世真不為過。可面對滿目瘡痍的大明江山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還有那朝堂之上你死我活的龍爭虎鬥,他這個木匠皇帝也無力改變什麼,只能沉迷於自己的木匠活之中了。

    朱由校的死與明武宗朱厚照相似,都是因落水受到驚嚇,導致生病而亡,雖然有陰謀論一說,卻無法考證了。朱由校死時不過二十來歲,也是個悲劇。

    朱由校無子,在權宦魏忠賢的刻意安排下,由朱由校的弟弟信王朱由檢接位,做了大明最後一任大一統皇帝。

    魏忠賢做夢也想不到他苦心扶持的傀儡最終卻要了他的命,這真是時也命也。

    誅滅魏忠賢后,朱由檢也想振奮精神扭轉頹勢,奈何天不應人。上有天災下有人禍,內有悍匪到處作亂,外有滿洲虎視耽耽。且朱由檢自身性格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容不得一點瑕疵,在位十七年走馬燈似的先後撤換掠殺了五十多位內閣首輔,可見他的心緒多難平。

    屢次錯失良機之下,終於讓闖王李自成成了氣候。當李自成攻破北京之時,朱由檢先是斬殺了內眷和太子公主,然後與隨身太監跑到煤山一歪脖樹下,以發掩面吊死於煤山。轟轟烈烈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至此滅亡,不納貢不稱臣大明天子守國門也成了最後的絕唱。

    透過以上盤點大概也釐清了明朝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凡世立國都不可避免其興也忽其亡也忽的規律,說到底就是盛極必衰泰極否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住一樓,根本用不到電梯,但是物業讓我交電梯費,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