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外空山
-
2 # 蘭風竹影
即然說到“愚忠”,那麼要先看看如何定義“愚忠”!
愚忠,顧名思義就是愚昧的忠。什麼叫做愚昧的忠呢?就是所忠於的人或團體有問題,這個人或者團體不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
如果只忠於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小團體,而這個小團體不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那麼就叫愚忠。
儒家禮儀,對每個華人的影響是比較深的。儒家的禮儀,是從祭祀中發展來的,重的是尊長!有重必有輕,不強調輕重,實為順應自然。
儒家重尊長的等級禮儀中,其中強調的也就是恩,有君恩,有師恩,有親恩,有知遇之恩,也包含提拔之恩。儒生們常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所以在社會關係中,經常演變出“施恩圖報”的,也就有人來強調了“知恩必報”的。很多人也就自覺的“知恩圖報”,在這種環境下這樣才能心安理得。如果是善恩善報其實也沒什麼的,但在這種風氣下可不完全是什麼善恩善緣了。
所以很多人都跳不出這個桎梏,比如近代有個“反水將軍”,就沒有愚忠過,他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沒有愚忠過誰。但雖然是在近代,自由民主大旗高舉的時候,還是被人戲稱為“反水將軍”,因為儒家潛移默化的慣性影響對於華人是深入骨髓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特別之人,他自己也沒有跳出儒儀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為了報師恩,殺了一個收復外蒙的民族英雄。而他的恩師被稱為“陸屠伯”,是一個沾滿民眾鮮血的人,而這個收服外蒙的民族英雄,剛好殺了他的恩師,所以後來他就殺了這個收復外蒙的民族英雄為他的恩師報仇。這應該是這個反水將軍的汙點吧。
現在再來說說《出師表》,《出師表》中,感念三顧茅廬之恩,這已有知恩圖報的嫌疑。
而三國時期,誰家是忠,誰家是奸,現在還爭論不清楚。蜀漢能不能代表東漢朝的利益,也難以說清楚,所以諸葛孔明的忠是有爭論的。六出祁山,蜀漢常年戰爭,損耗大量人力物力,為的是什麼?東漢朝內三大軍閥內鬥,生靈塗炭,人口和經濟銳減,導致東漢朝分崩離析,讓東漢朝外的外族發展起來,才有了晉朝以後的“五胡亂華”之禍。
諸葛孔明隆中對就知道三分天下,卻不知道北方有五胡,神人有多神?眼界有多高?心裡面有沒有天下蒼生?還是眼裡面僅僅只有儒家的功名利祿!
但劉備無疑是一個施恩圖報的人,諸葛孔明無異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如果今天一種運作機制成了恩報交換的場所,那麼這種機制必將是腐朽的。
除了恩緣之外,還能站在大義上的人,應該就是一個偉大的人。
-
3 # 小飛魚兒的世界
愚忠最起碼還有忠,是以“義”為根本屬性的文化。不忠就是背叛,是以“利”為根本屬性的文化,是美國流行的文化。提建議的人都是西化華人,早已喪失中國特色的屬性!
回覆列表
哪有很多人說?我怎麼沒看到?
忠孝節義,是我中華傳統美德,它不是死的教條主義,它有著澎湃的生命力,有著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以前有皇帝,以古人的歷史侷限性,強調忠君沒什麼錯,現在沒皇帝了,所有華人應該忠於中華民族的利益。
怎麼忠於中華民族的利益就是愚忠,忠於美國利益的就叫為了民主自由,站在正義的一邊?
什麼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