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乾坤化物
-
2 # 風如鐵
“道”是自然法則,“德”是自然法則的運用。製作椅子的方法是其“道”,運用這種方法制作椅子是之“德”。
道是天然存在的,德是後天修煉的!修煉中悟懂自然法則稱“悟道”,按照自然法則行事稱“行德”。牛頓悟出牛頓定律是悟道,其他人按照牛頓定律行事就是“行德”。
所謂“道德”就是按照自然法則行事,用現代語言表達就是“認識自然、尊重自然”。比如生活所迫乞討,你救急於他是“道德高尚”,但把救濟乞丐當成事業就是“道德低下”,因為前者是按照“救人於危難”這個自然法則行事,後者是違背“勞而有所得”自然法則行事。除非後者的救濟是給生存的方法而不是僅僅給錢。
如果,把電腦理解成一個宇宙,電腦作業系統就是宇宙的“道”,電腦所有執行都是按照作業系統的法則執行的,而電腦操作者利用一個個指令執行這個系統就是操作者行電腦“德”。越精通操作之法“道行越高”,道行(hang)者德行(xing)也。操作水平高“德”就高,操作水平低“德”就低,操作水平太嘍就是“德不配位”。
有規律法則才能按照規律法則行事,前者為道後者為德,有道才有德,德自然排名第二。
-
3 # 河東來
用一個字來解釋“德”,就是“儒”(奴隸能夠成為滿足貴族統治需要的自由民新人),所謂《道經》,就是《貴族統治經》、《人經》,而所謂《德經》,實質就是《平民被統治經》、《民經》。
“德”的語音,與我們北方駕馭牛馬的標誌性語音一樣,在古代奴隸的身份等同於“畜牲”,“畜牲”發“德”音,表明其已經被“馴化”,服從道家貴族統治的儒家自由民得以形成。
《道德經》本來用途是一本政治學書籍,雖然為了論述道家貴族統治者的神權地位,採用了一些宗教概念,但道家的神權理論,是唯物主義實質,唯心主義形式的理論,所以本質上是唯物的。
《道經》核心就是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唯物主義道可以說出來的,是歷史唯物主義經驗,永恆不變的,是唯物主義道是一刻不息變化的,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這個思想與佛教《心經》講述的“(唯心主義形式)色即是(唯物主義實質)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精神內涵差不多。
《德經》核心也就一句話,“上德不德”,“最高層次的服從其實其心目中是不願意服從的,內心是有意見的”,這樣怎麼辦?到底是應該服從,還是不服從?《德經》的主張是“意見可以保留,但一定要按道家貴族的指示執行,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必須執行,而且還要更好的予以執行”。
“大道”,是道家貴族控制目標、方向以及其傑出的理論家(如老子、韓非子)和實幹家(如商鞅、李斯);“大德”,是儒家平民更好輔佐道家貴族實現這些目標、方向以及傑出的理論家(如孔子、孟子)和實幹家(如曾子)。
-
4 # 懶螞蟻29
德這個字就是人的行為加上語言和內心所想的要一致,要符合道的要求。基本的要符合公序良俗,即人們平常所講的德行,是一個道理。
只所以人們不大瞭解,是因為在古代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之說,是分開治理的,統治者實行的是愚民政策,不希望百姓知道的太多,以便於統治。
回覆列表
參考柏拉圖的觀點,宇宙世界是由理念世界、現實世界和藝術世界共同構成的複合世界,這三個世界的關係是:理念世界是至高無上的,屬於母本世界,現實世界依存於理念世界,屬於摹本世界,藝術世界又依存於現實世界,屬於摹本的摹本世界。柏拉圖認為後兩種世界是空間層級較低的世界,其中文藝更低下,不具有普遍真實性。因此站在理念高度的基點上柏拉圖貶低了文藝的作用、詩人藝術家的地位。
如果採用現代科學的語境進行轉換,把理念世界定義為由理念邏輯體建立的資訊世界(理念世界),現實世界是由物質邏輯體建立的資訊世界(物理世界),藝術世界是由認知邏輯體建立的資訊世界(認知世界),就可以獲得一個採用現代科學的形式建立的假設的技術模型。
按照這個假設模型,柏拉圖描述的三個世界的本質是相同的,屬於邏輯世界,不同的只是世界的存在現象。
在這個假設模型裡,人可以透過自由意志力在物理世界和認知世界裡按照自己的目的建立產品,以便改變人類的生活生存環境。比如在物理空間裡,人們透過搭配和安排物質產品的形式建立新的整體產品,或者在人們透過計算機建立的資訊空間裡,按照人們的需求目的創造資訊產品。
在邏輯世界裡,道和德是兩種不同型別的邏輯事物。這種差異,中國古人從上古時代就發現了,並在造字的時候,採用知識產品的形式進行了技術原理上的描述。而詳細描述道和德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的理論文章,據網上資料的介紹,是由2485年前的老子因為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的懇求而編寫的著作《道德經》。
德也是由道構造出來的邏輯體事物。所以德並不是道,而是由道構造的具有特殊屬性的邏輯體事物,也是在建立萬物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必須的邏輯體事物。所以《道德經》裡說,“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按照中國古人的觀點,在邏輯世界裡,德是排名第二的僅次於道的邏輯體事物,是為萬物提供生存和發展能量的事物。
西方古人儘管發現了道德在萬物生存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似乎並沒有對道和德進行技術原理和存在形式上的分析,而只是對事物屬性的表現現象進行了分析。
比如德性”一詞含義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裡似乎很寬泛,詳看第一卷後面部分(41頁),萬事萬物都有它的德性,如馬的德性就是“跑”,眼睛的德性是“看”,耳朵的“德性”是“聽”,心靈的德性是“正義”,換一句話說,事物發揮了它正常,完滿的功能,處在健全狀態時就有了德性。(耳朵失去了“聽”的功能也就不能說它有德性。)
按照網上的解釋,德性(arete)在希臘語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長、功能,亦即一事物成為該事物的本性。
倘若採用現代科學的語境進行技術模型描述,德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內部存在的事物裡存在的產品。德產品的結構形態形成的事物就是德的存在形式。這是一個無形事物,所以人們無法看到德的存在形式,只能感覺到德的存在。
作為一種猜測的假設的技術模型,人是客觀存在的事物,魂、魄是人內部存在的事物,德是魂、魄事物內部存在的事物。那麼從產品的空間層級特徵來看,德屬於第三層空間裡的產品,並且不能獨立存在,只能依附在其它產品之上。比如是依附魂、魄產品而存在的事物,而魂、魄產品是依附物質身體而存在的產品。在物理空間裡,身體是獨立存在的事物,是第一層空間裡的產品,屬於載體事物,是魂、魄和德等內在產品生存和發展的載體平臺。魂、魄屬於第一層空間裡的第二層空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