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海砂
-
2 # 知常容
如果人生只能看一本書,我不會選擇看書,而是選擇看圖。看河圖和洛書。
現代人面臨一個問題:知識大爆炸。正因為我們處於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學習方式必須要改變,那就是要處於終身學習。這個理念被很多人接受並且成了主流觀點。
當然絕大多數人認為知識大爆炸是一件好事,這說明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實力的進一步增強。不過絕大多數人沒有考慮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後續者學習的問題。
假如書只有一本是不存在選擇問題,假如書有十本,問題也不大,十本都學下來估計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假如不是一本,不是十本而是億本,你覺得能學完嗎?
當知識大爆炸時我們就會面臨知識選擇困難,誰的知識才是經典,才必須要學,相信這也是提問者提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
知識大爆炸並非現代社會就有,在古代就開始,每一次傳播的媒介發生變化,就會引發一次知識大爆炸。比如從甲骨和青銅文到書寫在竹簡和帛上時,就會引發知識大爆炸。
第一次知識大爆炸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所以孔子做了一件什麼事?
這些內容成了儒家的經典,後世儒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最終使得儒家的經典越來越多,南北朝時期,儒家誰也不服誰,吵的很厲害。到了唐朝時期,李世民組織孔穎達等人進行辨經等活動,最後將儒家又一次聚在一起,南宋的朱子也做過一次。
你看看光一個儒家就出現這麼多問題,其他家呢?
時間越往後推,出現的經典越多,人們學習的負擔就越重,越不知道什麼是經典了。
這就是現在學習者的困難,他們往往以每年讀幾本書,讀新書的方式讓自己覺得可以跟得上時代。那些暢銷書往往一二年之後就無人問津了。
這實際上是消耗學習者的時間。一個人的時間只有24小時,你在學習知識上的時間多了,那你體悟和實踐的時間就少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講理論頭頭是道,實踐卻手忙腳亂的道理也在這。因為理論佔用他太多時間。
如果你知道莊子,一定知道莊子說知識是糟粕這句話,老子也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什麼說知識是糟粕呢。
你看看整本《道德經》就五千言,每一個人的理解一樣嗎?古人和現代人的理解不同,環境不同理解又不同,雖然文字一樣。
再比如學游泳,教練將教程寫出來,你看完就會了嗎?游泳最精妙的地方在教程中,還是在教練對你的指導中?
所以文字傳播的侷限性是很大的。
既然經典這麼多,我們又沒有辦法選,如果只選一本,那選什麼?只能選最精華的。
我覺得就選河圖洛書,因為他是諸子百家的思想源頭。慢慢讀,慢慢領悟就夠了。等你真的領悟了,再去看其他諸子百家就會很容易。因為這些都是河圖洛書之下的產物。
當然人生不可能只看一本,肯定需要看多本,像《道德經》《金剛經》《論語》這些都是應該細細讀的。但河圖洛書應該是最重要的。
回覆列表
如人一生只能看一本書,我會選擇創造一本,沒有書也能活,盡信書不如無書,創作一本自己用生命實踐的書,豈不更一重要?
這個假設前提就不對,沒有人的人生可以限定在任何一本書裡,任何只想讀一本書用一輩子的人也沒有智慧用好這本書,所有的書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如何用有限的人生去讀有用的書?這才是問題,書到用時方恨少,帶著使用的目的去讀,去摘要,摘你所想要需要的,才能成就你!書為我用,而不是我為書用,才真正會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