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者遠山333

    牛不是汽車,但是這頭牛身上為什麼有個閥門,像是可以向裡邊注射汽油一樣?這樣的牛,在很多大型的養牛場中都可以看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人會在牛的身上打“洞”,並安上“閥門”,牛不會痛嗎?這樣做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要在牛身上“打洞”?

    養過牛的人,肯定都知道牛瘤胃脹氣,俗稱漲肚。牛在採食了大量的易發酵飼料後,就會導致大量氣體產生,噯氣受阻,引起瘤胃急劇膨脹。如果不及時對牛進行過瘤胃穿刺放氣,牛很可能就會窒息。

    據說,給牛等動物身上打洞的想法,是根據在戰爭中一名士兵被子彈射中後所產生的。子彈擊穿的傷口無法正常癒合,最終形成了永久性瘻管。後來,一名醫生髮現了這名士兵的瘻管,並開始研究這名士兵消化食物的方式。

    1928 年,北達科他州農業學院的兩位專家首次記錄了瘤胃插管的做法。此後,人們便將這種身上被開了洞的牛也就被稱為“瘻管牛”。

    這個“洞”是怎麼打的?

    在插入瘻管的手術過程中,牛會被注射鎮定劑和區域性麻醉劑。沒錯,牛是清醒著的,而且是站立著進行的。醫生首先會在牛的瘤胃上方開一個洞,然後插入一根手臂粗的法蘭筒,以保持瘤胃和面板之間透過手術形成的孔開啟且密封。

    法蘭筒都配有一個蓋子,在不觀察牛胃的情況下,蓋子是蓋上的,因為牛的瘤胃需要一個厭氧環境(不需要氧氣的環境)。

    身上開個洞,牛會不會痛?

    擱誰身上誰頂得住,牛又不是機器人,肯定痛啊!

    這個“洞”還有什麼作用?

    要知道,每頭成功的奶牛背後,都離不開數以百萬計的腸道微生物,這包含細菌、原生動物和一些真菌。這些寄生在牛瘤胃裡的細菌最終負責消化牛吃的所有的植物。

    這是一種典型的共生關係——牛為細菌提供營養,而細菌將纖維素轉化為牛可用的能量。同時,細菌也與牛共存亡:當牛生病時,細菌也會生病。而細菌一旦死亡,意味著牛也會死亡。

    透過這個洞,科學家可以很好地觀察到牛胃的消化過程,以便及時發現牛的消化道疾病。比如,對於反覆性瘤胃脹氣或積食的牛,人們可以直接開啟瘻管對牛進行治療,不用多次進行穿刺或手術,或者可以直接將藥物投入牛瘤胃內,雖然有點強制投食的樣子,但這顯然減輕了喂藥的難度。

    此外,當一頭生病的牛需要一些健康的瘤胃微生物時,人們便可以戴上齊肩手套,開啟瘻管蓋,然後將他的手臂伸入健康的,帶有瘻管的牛瘤胃內,接著抓起幾大把液化的草,放在盆裡,然後把這些草給那些生病的牛吃。

    來自瘻管的瘤胃菌群不僅可以幫助生病的牛,還可以幫助綿羊和山羊,因為它們都是反芻動物,具有相似的消化系統。

    結語

    在接受瘻管手術後的牛需要4到6周才能康復,而且它們可能會出現手術併發症,包括腹部移位或膨脹、滲漏、炎症和感染。毫無疑問,手術會導致動物的疼痛和不適。

    很多人都覺得這樣對牛實在是太殘忍了,但從獸醫和養殖戶的角度來看,這個“洞”又顯得必要,對此,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上班掙錢不帶孩子,每天七點出門,晚八點回家這樣的老婆能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