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享之1997
-
2 # 小二給公子上酒
豬肉吃不起時候主要原因是天災人禍均有。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還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
1、天災最直接的就是非洲豬瘟突然全國大面積的爆發,雖然豬瘟年年都有,但是都是沒有2019年那麼嚴重,有的地方甚至豬都死絕了,出現一例非洲豬瘟,養殖場生豬全部撲殺,所以養豬場都被清空,河道經常都可以看到漂浮死豬,導致全國範圍內生豬出欄量斷崖式下跌,市場供應嚴重不足,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最終突破30元大關。
2、由於豬瘟疫情防控,嚴禁生豬外調,只准本地銷售,也是導致市場供應不足原因,以我們這為例,隔壁河南生豬大省,平均一斤毛豬價格比我們這低2元,沒有豬瘟前基本都是購買河南生豬,疫情後各種設卡攔截,甚至闖關的生豬全部撲殺掩埋。所以19年到20年上半年,活豬太缺了。
3、19年非洲豬瘟爆發前,環保部的一刀切,全國取締了很多中小型生豬養殖場,很多省都設立生豬禁止養殖區域,有的地方連居民養豬數量都要嚴格要求,導致生豬供應都集中到大型養殖場,中小型的不讓養豬或者進行整改後再養,導致供應量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非洲豬瘟暴發後,環保部又出臺嚴禁一刀切,國家又開始鼓勵支援民間養豬了,用一切辦法提高生豬存欄量。
4、豬肉價格暴漲,生豬供應量不足,有一部分原因是,各大大型養殖企業嚴格進行出欄控制,出現壓欄現象,供應收緊,利益最大化。
5、19年非洲豬瘟爆發前,生豬的價格比較低,連續虧損,有部分養殖戶虧損嚴重,導致養殖戶減少了養殖數量,有的甚至連老母豬都賣了,直接關停養殖場,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之後生豬供應量。
6、2018年全年,中國豬肉進口119、3萬噸,比2017年減少2%,豬雜碎進口減少了25%,也成為2019年豬肉價格上漲稍微有點影響。
豬肉為啥跌的那麼快呢?
1、國家各種扶持和補貼生豬養殖,大大增加生豬存量,生豬市場漸漸供應恢復正常狀態。
2、豬價高位時,有錢賺,養殖生豬的越來越多,各地政府對恢復生豬養殖都成了硬性考核指標,隨著時間推移,生豬出欄量越來越多,價Grand SantaFe來越低,價Grand SantaFe降低,反而刺激加大出欄量,豬肉市場供應大於需求,老百姓買漲不買跌。
-
3 # 農業工作春復來兮
本輪生豬生產出現的豬肉從“吃不起”到“降價潮”的表現如此明顯的特殊性,實在應該令相關從業者和監管方面深刻反思。
先說產生“吃不起”問題。誰都能說出由烈性傳染病非洲豬瘟引起生豬大量死亡,繼而導致供給困難,所以才會出現豬肉的陡漲。但我們仔細想想:非洲豬瘟在中國原本是不存在疫情,可任何疫情沒有病源和傳播途經都是無法擴散和引起流行的。疫情在中國發生來源於豬肉的進口,當然我們可以有進口豬肉價格便宜等n個貿易理由,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去疫區進口?退一萬步只能在疫區進口,那商檢卻又是怎麼透過的?
疫情剛發生,啟動了緊急防控措施,病死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疫點及周邊數公里大面積撲殺、人畜及交通工具等全面消毒、畜禽及製品實行封鎖管理、禁止用泔水餵豬、關停防疫不合格的養殖場(戶),結果是該怎麼還是怎麼,直到當前個別地方也還偶有零星散發。
疫情來勢兇猛一點不假,但豬肉完成陡漲之神速前所未有,有誰知道這中間是否存在著惡意炒作?豬肉作為廣大民眾吃慣了的主要肉食品,漲超正常價格的數倍,短期還能堅持,可延展時間長達兩年,這讓全體國民情何以堪?尤其我們為低收入人群作了怎樣的思考?
豬肉價格現在總算降下來了,雖然是持續性的漸進下跌,但從最高位算起來跌幅也確實相當驚人,在缺豬十分明顯的情況下,生豬及肉價也說跌就跌,這當然主要是恢復性增長解決保供措施的政策得力關係大,但也與民眾已經被迫改變了肉食品的消費習慣不無關係。
豬肉本輪漲價和下跌,留下的折騰和麻木心態短時間或許很難得消費者的認可,因為它涉及的畢竟是民生物質。各相關從業者和監管行業單位均應站在理解的立場,用積極的態度向消費者示好,廣大消費者心靈的彌合確實需要多一些寬慰。
回覆列表
週期性行業就是這樣。當供大於求時,價格就會降低,賺不了錢了,一些養豬戶渡不了難關,就退出不養了,他們的退出,會導致豬的數量減少,當供小於求時,價格就會上漲,一些人看到賺錢了,就會參與到豬養殖中,如此迴圈,美其名曰:市場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