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法律實務知多少

    我也是,突然感覺自己的人生不能這樣下去,40歲的時候,我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體制。周圍同事都用同情的眼光看著我,40歲還能幹啥?私企35歲就要裁員了。關鍵從05年進入體制,這十幾年對自己又有多大的提升。

    周圍的同事以年齡大的軍轉幹為主,在他們看來當時都沒有自主擇業,現在怎麼可能離開呢?在基層的清水衙門也就這樣,稍微一點榮譽,大家都爭得頭破血流。我想起《呼嘯山莊》裡的一句話,人啊,在一個小環境裡呆久了,就把這這個小環境裡出人頭地當成自己唯一的追求,不管不顧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出去走走是好事,基層的體制,天花板很低。低到你剛入職就可以一眼萬年的看到盡頭,科員就是你的天花板,每年幾十塊錢的工資增幅,讓你恍惚。唯一好的是穩定,是的,穩定的窮一生,如果你不夠靈活或者膽子不夠大,這裡確實磨人,在物質匱乏下磨人。

    工作的內容日復一日,毫無成就感,坐著初中畢業的人都能做的事情,我可是重點大學畢業,我可以忍受清貧,但實屬不願意荒廢。我從小地方出來,吃了那麼多苦。就是為了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破生活的束縛。

    可是體制內需要的唯唯諾諾,這裡級別之間深嚴,不苟言笑,必須服從,雖然你知道領導是錯誤的,是有自己個人利益的,但是你不能說,只能裝傻,難得糊塗。

    所以40歲的我還是出來了,不願意在違心,想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對得起自己所學,一展自己抱負,即使最後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我也願意。就像野生動物不願被飼養,即使天天不愁吃喝又怎麼,這不是我追求的,我喜歡的是自由。

    離開體制,至少我的心事快樂的,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規劃自己的人生,我好在是學法律的,還有一些專業知識,餓不死足以,一生無他追求。

  • 2 # 寧寧0918

    大媽我一起也在體制內。我理解你!我年輕時在中直機關工作。

    體制內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種錯覺: 單位即我!

    這是離開體制後我發現的。在體制裡,單位會給你加上一道光環。

    我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大多數年輕大學生小姑娘遇到的一些問題。

    比如,在一些年長的,成功的人,所出席的一些場合聚會中。應當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應對處理。我只要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領導就行了。其他場合都是遊刃有餘的。因為,我之習慣,即是規則。

    比如,有的地方上的同志,帶著上市公司的企業家進京辦事。酒桌上,領導沒到,我到了,那麼我就是中心。至於是喝茅臺酒還是喝杏仁茶,看我方便。那都是身價不菲的人呀……

    但是,他們在體制內的同志心目中,就是一群被管理的物件和單位。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權力!

    權力讓我們覺得自己挺了不起的。因為你代表政府呀!

    但是,離開了體制,你就是你自己。所有的光環,就是停電了的燈泡,沒有一絲閃亮價值了。

    離開體制的人有兩種。

    一種還是會依賴體制生存的。

    比如,一位中直機關的幹部。年紀輕輕,博士學位。在機關裡,有比較好的人脈。然後利用這種人脈,延展到商界。合夥人出錢,他組織調配,聯合資源,運籌帷幄,出面溝通。

    就憑藉這個能力,能讓其他股東,將一部分股份拱手相讓。他“平地摳出餅,空手套白狼”成為一位上市公司的CEO。這是好多離開高階平臺的,體制內人員的一大走向。

    比如,司法系統的人,轉幹律師事務所了。

    但是,要轉變思路了。商場是講究共贏,與競爭漁利的地方。機關的工作方式不適合商場。這裡不是垂直管理,是聯盟共贏!

    神仙老虎狗,你都得會扮演呀!要還是老牛轟轟的,不得成事呀!

    好多從機關下海經商的人都沒有成功。就是在於,不會聯合,不能提供新資源了。只吃老本,沒有輸出,誰買帳呀!

    再一個就是徹徹底底的“仙女下凡了”。比如我。

    我是因為心臟病,要人命!才戀戀不捨的離開單位的。後來,病看好了一半,但是,還是不能勝任全職工作了。

    那就是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了!

    我當老師去了。以前的工作單位,我好多現在的同事根本就不知道。我覺得也沒必要去說。我離開北京到天津了。雖說不上隱姓埋名,但是,和以前的朋友同事聯絡也極少了。

    轉換心情,就是踏踏實實的工作。我們單位其實是一個平臺。就是組織各個高校的老師“走穴”。幹培訓機構。給企業管理人員講課。

    我就是一個老師,講好課,讓大家得到更多的資訊和知識。寓教於樂,教學相長。這就是我的一切所想所做。其他事,我都不放在心裡。

    我開始認識新朋友。按照他們的思路想問題。處理問題。不搞高姿態,假大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好多原來的固定思維方式,是不好改變的。

    但是,我做到了!因為我心態好。我知道自己的新工作來之不易。我能和過去的一切畫分割線。不回頭,不留戀。往前看,觀風景。

    這一點很重要!特別是對你這種,比較迷茫的心態。老想著過去,就耽誤未來了!

    從新開始吧!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重新通電,開燈!

  • 3 # 竹溪散人王小石

    我35的時候離開體制了!嚴格說不算體制,我是在國企,部門經理,一年大概30萬左右。但是工作壓力真的是大,文山會海,寫不完的ppt,電話必須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一方面完全沒有個人生活空間,另一方面開會寫材料,我感覺都是在務虛,沒有創造實際的價值!

    哪一段時間,無休止的工作,讓我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而時時緊崩的神經讓的得了電話恐懼症,只要鈴聲一響,就渾身一抖,知道又要忙活了!

    另外,我已經到了天花板,我已經知道我退休是什麼樣子了,大機率在這個位置再熬20年退休,運氣好升一兩級,以部門總經理的位置退休!

    我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35歲時決然辭職了!現在已過了5年,我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做自己喜歡的事,看看書!

    人的一生,太短暫,如果不敢嘗試,永遠困於一隅,坐井觀天,那是一種悲哀!只有你勇敢走出去,你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原來如此寬廣!

  • 4 # 深秋曲豆

    早些年,身邊好些位系統內很有點知名度的領導都走了,都離開了體制內到外面闖世界去了。客觀地講,幾年下來,在外面混得好的並不多,混不怎麼樣的還是佔多數。

    就像題主說的情況一樣,大致確實是差不多的。在體制內的時候,你的地位、身份、職務在,所以,大小也算是個人物,人前人後的,也都能得到同事們的充分尊重。

    可是,你到了外面去了,離開了體制內了,可能就像題主說的,也就是一個普通人。不管你之前的身份、地位有多顯赫,也不管你之前的影響力、號召力有多大。

    一旦體制內的一切你不再擁有,作為體制外的人,誰也不會把你的過去當成你現在擁有的一切來尊重你。這個社會,原本就這麼現實。

    就前面說的那些個領導,有幾位去了上市公司當領導,但最後都好景不長,大概也就一兩年以後,就紛紛都離開了。為什麼離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完全適應不了。

    後來,他們又兜兜轉轉地去了不少其它公司。由於餘光不再,多數也就是另謀職業而已了,就像多數社會人一樣,再沒有多少特殊之處。

    走得比較好的倒是一位去了大學當教授的領導。幾年下來,他已經悄不聲息地實現了自己職業身份的轉變,從體制領導成了大學教授。

    但話講回來,以前在體制內當領導,現在在大學裡面當教授,不同樣還在體制內嗎?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換了個工作崗位罷了。

    當然,好也好,差也罷,不管怎麼樣,離開了就離開了,好馬不吃回頭草,都沒什麼好說的。而仍然還在體制內的,如果沒有好的去處,就別想太多了,繼續幹著吧。

    人生,原本就像錢鍾書的《圍城》一樣,心理也好,道理也罷,確實都是一樣的,真的沒什麼好說。

  • 5 # 一朵一郎

    我36歲辭去市政府的公務員,即將任命副處長,我也毅然離開。現在打拼7-8年,小有成就,依然感覺自己是個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公司還有二三十個員工需要我引領往前走,我覺得離開體制,一定要有服務意識和創新精神,更要有落地實行的能力和毅力,回望多少個日子沒有休息加班加點,多少個日子在車裡休息,開累了就靠在路邊睡十分鐘,多少次的晚睡,多少次忙的飯也吃不上,過勞胖,亞健康,睡眠不足。不過,現在進入發展期,我有了時間靜下心來重新思考啟航,往前走。離開體制,我明顯感覺自己的能力提高,務實。但同時感謝體制培養鍛鍊了我的綜合能力。奉勸大家在離開體制前,先把自己的內功練習好,這個很重要。大概想起來的寫這麼多。

  • 6 # 一沙觀水

    不顧一切辭職,又陷入困境,該怎麼辦?

    你敢於從體制內辭職,走向屬於自己的生活,很敬佩你。可是我們終究都是普通人,都要面對生活,柴米油鹽,聖人也不能免俗,遁入空門一樣要一日三餐。在追求理想的時候,也要考慮現實。

    不知道你遇到了什麼困難,但在體制內如果你不辭職,是沒人能把你辭退的,既然能讓你有勇氣辭職,肯定是遇到了職場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與領導相處不融洽、與同事存在矛盾被排擠、工作太艱苦無法堅持。。。,其實辭職了也沒什麼,關雲長掛印封金,會有更好的出路。

    所以,既然你已經辭職,就不要想以前的事情,踏踏實實找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畢竟在這個政府機關工作,你會有很多優勢,比如理順政企關係,法律法規政策把握,都是強項,可以考慮去一些比較大的公司去任職,不要去小公司去度日,大的公司可以讓你積累工作經驗,為以後更大的發展奠定基礎。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自信是成功之本,努力是事業的催化劑,祝你早日找準定位,厚積薄發,事業有成。

  • 7 # 兼聽則銘

    《道德經》裡面講到兩點:

    一陰一陽之謂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如果你能理解的話,你就不會困惑了。

    《圍城》這部電視劇我想70後應該都看過,裡面有句名言 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城裡,城外就是一陰一陽。體制內和體制外也是一陰一陽。理解了內外的差別,才能做合理的決定。

    當你在體制內感覺到鬱悶難當,進退維谷的時候,考慮一下到體制外,或假想一下到體制外,再或者兼職做一些體制外的事情,整個盤就有可能不是死水一潭,就會出現轉機,這就是“反者道之動”。

    天道是讓萬事萬物平衡,當你毅然決定從體制內辭職,天道必然會讓你得到一些,也必然會讓你失去一些。什麼好處都讓你一個人得了,或者什麼壞處都砸到你一個人頭上都是不符合天道,天道也不會任由其發生的,這就是“弱者道之用”。

  • 8 # 頑皮的小猴

    我曾聽過一位一起公考的小夥伴是這樣評價體制內的工作的:有的時候感覺工作就像婚姻,體制內的工作就像是正妻,你若不離不棄、她必生死相依,只要你不放棄她,她絕對不會拋棄你。其他的工作則像是情人,充滿了不可預測的驚喜,但是一旦你不能吸引她了,她立馬能拋棄你。每天面對著正妻(體制內的工作)不管別人說的有多好、不管她是多麼的穩定靠譜、但時間長了總會厭倦(七年之癢)。這時候有些人就會尋思著換個媳婦兒(工作)。離婚有風險,同樣換工作同樣有風險,有的人換成功了幸福美滿,有的人換失敗了想要復婚,但是離婚可以復婚,而你一旦從體制內辭職,想要再回到到體制內可是幾乎不可能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會在辭職之後,預留一定的緩衝時間,既是對上一份工作的總結反思,也是對下一份工作的計劃和展望。既是心理上的清空和調整,也是行動上的歸零和從新開始。

    所以,很多人辭職之後,是不著急找工作的,等一個星期,等一個月,更有甚者要等半年以上。調整期一過,這些人才陸陸續續開始選目標,找工作。

    對於那些能夠順利找到工作的人,只需要付諸於行動,認認真真經營下一份工作就好;

    對於那些裸辭之後,調整期已過,還不能順利找到工作的人,無疑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和壓力。

    那麼,當我們陷入了迷茫期,我們該怎麼辦好呢?

    第一,積極調整,有所計劃。

    當我們辭退上一份工作以後,我們不要急著找尋下一份工作,而是應該在工作和工作之間的空檔期,給自己留出一定的調整時間,不僅要反思總結上一份工作,更要計劃和展望下一份工作。當然,調整期不宜脫得太久太長,這樣會降低自己的工作狀態,反而起到負面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缺陷和性格缺陷,工作無疑是自我完善,自我調整的絕好機會。對於任何一份工作的結束,我們都要靜下心來消化消化。

    是自己的問題,要汲取經驗及時改正;

    是環境的問題,要明確根源重新取捨;

    只有把上一份工作剖析徹底,我們才能輕裝上陣,對下一份工作明確方向,我們才能有的放矢,避免重蹈覆轍。

    第二,積極溝通,化解焦慮。

    對於很多人來說,辭職之後遲遲找不到工作,會有很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把自己關起來獨自面對,無疑會加重焦慮、抑鬱、慌張等等負面情緒的侵擾。甚至還會反過來影響求職狀態和工作狀態,陷入“找不到工作——焦慮——更找不到工作”的惡性迴圈。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敞開心扉,多和身邊的人(親人、朋友、前同事)交流傾述。這樣不僅可以淡化自己的負面情緒,還可以讓身邊的人幫助自己出謀劃策,更有利於接下來的求職道路。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人正是在別人的提點和幫助之下,才及時修改了自己的求職方向和求職目標,從而順利找到工作的。

    第三,降低要求,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找工作不難,難得是找到一份心滿意足的工作。有的人非“理想工作”不去,這種執拗、固執的態度非但沒有幫助他們謀求“理想的工作”,反而因為長時間的閒置在家,一方面冷卻了工作狀態,另一方面與職場節奏大大脫節。

    他們即便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也因為遲遲無法進入工作狀態而慘淡收場。

    很多人總是觸犯“好高騖遠”的錯誤,無法透過“能力、學歷、經驗、性格”等綜合因素給自己合理定位,總是大包大攬,以為自己很優秀很全面,無法換位思考剖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我們既要有向上看的自信,也要有向下看的覺悟。

    第四,創業

    因為這時候你才有空閒時間,有時間去煩惱,去焦慮,還不如去拼一拼,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低成本專案,去搞一搞,不管成功與否,總比一直在煩惱,在焦慮好。

  • 9 # 王永眾

    很多體制內的人都錯把原來的平臺當成本事,真正跳槽以後發現人走茶涼,殊不知人家原來尊重的是你的位子,不是你本人,你以為你是誰?當你不能為他人帶來價值的時候,你就啥也不是!俗話說,春冰薄,人情更薄,就連晚晴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都說“天下熙熙熙攘攘,皆為利耳。我無利於人,誰肯助我”,除非你在位時當初還辦點人事,有人格魅力,為他人、下屬確實辦了些實事,值得人尊敬,相互之間的聯絡還會長一些,有的不忘恩的還會結成終身的友誼,但是更多的是客氣一陣子就慢慢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找也找不到,在位時還說有需要幫助辦的事找他呀,而你一旦離開位子後生怕你找他來幫助你辦事,躲得遠遠還來不及呀,能在過年過節發個資訊給你問候一下,就已經非常不錯啦,我想這應該是許多過來人的親身體會。

    人走茶涼,每個人都應該想開,反過來想一想,你不在這個位子的時候,你的下屬、客戶、供應商、求你辦事的人不會再來找你,關係慢慢變淡了,實屬正常。但是作為人,我覺得不管你在哪裡工作都應該能幫人處且幫人,特別是在有點職位有點權的時候,多想著下屬,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多給他人方便,這倒不是謀一己私利,為自己以後找個落腳的地方,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可以問心無愧,不負他人。有道是,相信別人不如相信自己,人在做,天在看,人算不如天算,一個有利於他人利益的人,我想結果都不會差,不要僅僅是看自己一時,多看看你的家人、後代,看問題的角度多一些,你的心裡就會平衡許多,我們有時失落,主要的原因在於看問題的角度太窄、太少。

    最後要說的是,一時的迷茫可以理解,但是相信只要不死,總有活著的路,這使我想起了中國式管理的倡導者、臺灣學者曾仕強說過:他從小的時候,他爺爺教誨他,永遠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天無絕人之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接受現實,正視現實,仰望星空,腳下有路,人生就是苦中作樂,沒有這樣的苦,就有那樣的苦,感謝老天爺給你的只是生活的苦,不是生死的苦,相信苦盡甘來,人生就永遠有盼頭!

  • 10 # 奔走在路上的魚

    這個確實有點衝動,更多的時候你會發現,有才能的人,更多需要一個很好的平臺才能施展,一旦離開平臺,可能就什麼也做不了,這個不但體制這樣,大的公司平臺也希望的。

  • 11 # 文采12345

    做任何事,都是有失必有得。年輕的時候可以多闖一下,年紀大了,還是穩定一下。也許你嫌棄的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個人是很難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談談你對高考的理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