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獵奇動物社

    在自然界中,動物都必須為了生存而不斷地努力著,食肉動物如果懶惰,就會長出贅肉,從而無法高效的捕獵,食草動物如果懶惰,也會因為奔跑能力退化被食肉動物淘汰掉,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動物們沒有懶惰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在自然界中還有一類動物它們以“懶惰”生存,下面我們來說五種懶惰的動物。

    第一種:懶猴

    懶猴是靈長目懶猴科下所有動物的統稱,一共有16種現存的動物,由於懶猴科下的動物比較多,所以我們只以懶猴科懶猴屬下的懶猴為例簡單的來說一下它有多懶。

    懶猴是現存唯一有毒的靈長類動物。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懶猴的腋下能夠分泌毒液,當遇到危險時,它的腋下的毒液腺開始分泌毒液,然後用前肢就毒液塗到自己的牙齒上,最後只要咬中對方,對方就會中毒。不過,它的毒液並非自身合成的,而是來自於進食有毒昆蟲得來的(比如蠍子、蜈蚣等等)。

    懶猴是一種小型的靈長類動物,成年後的平均體長在30釐米左右,體重650克左右,它們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的熱帶或者亞熱帶森林中。從外觀上看,懶猴頭圓耳小,身上的毛髮以棕褐色為主,加上它體型較小,所以在一些人眼中成為了“寵物”的不二之選,正是因為這樣,懶猴已經成為了瀕危物種。

    懶猴主要棲息在樹上,屬於雜食性動物,習性偏晝伏夜出,在日出之前,它們通常就會進入甜甜的夢鄉,到了黃昏時分才起床舒展身體準備覓食。由於懶猴棲息在低海拔的森林中,所以無論是昆蟲還是植物性食物(花蜜、水果等)都比較容易獲取。所以當它吃飽後,也會進入休息狀態,就這樣懶猴一天的睡眠時間平均達到了13-15個小時

    除了睡眠時間長外,懶猴在樹上覓食時,行動也是慢吞吞的,每分鐘0.25米的爬行速度是它的日常。所以,睡覺時長加上醒著的時候也慢吞吞的,懶猴在“懶惰”的動物中絕對算上一個。

    第二種:夜猴

    夜猴同樣也是一種靈長類動物,它的長相從它的俗稱“貓頭鷹猴”就可以想象得出了。夜猴是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的一種小型靈長類動物,它的體型比上面說到的懶猴差不多,平均體長也只有30釐米左右,不過相比較懶猴,夜猴的尾巴很長(約35釐米,懶猴的尾巴只有幾釐米,而且藏在毛髮中,幾乎不可見),所以它的平均體重在800克左右,比懶猴要重一些。

    夜猴同樣也是一種晝伏夜出的靈長類動物,它們整個白天都會躲在樹洞中呼呼大睡,到了晚上才會外出覓食。作為雜食性動物,夜猴與懶猴的食性高度一致,都是主要以昆蟲、水果為食的動物。

    不過,相比較慢吞吞的懶猴,夜猴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它們對周圍環境的變化非常的敏感(氣流、氣味、聲音等等)。雖然夜猴的速度很快,但是之所以說它“懶惰”是因為成年夜猴一天平均要睡17個小時,而且棲息在20米以上的大樹上的夜猴,如果沒有意外,很少會下樹。

    第三種:北美負鼠

    有袋類動物幾乎成為了澳洲的代表,不過在遙遠的美洲也是有有袋類動物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北美負鼠就是其中一種。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早在恐龍時代末期(白堊紀晚期),負鼠的祖先就已經生活在了美洲,不過它們先是在南美,後來又去到了北美,這才演化出了北美負鼠。

    北美負鼠是負鼠目負鼠科負鼠屬下最大的動物,它們平均體長在45釐米左右,體重平均5公斤左右。雖然名字裡有“鼠”,但是我們從其科屬劃分也看出來了,它們與老鼠連近親都不是,習性更是相差甚遠。(下圖為負鼠媽媽馱著自己的幼崽們,而這也是它負鼠名字的由來)

    北美負鼠也是一種偏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它們通常也是睡覺,夜間覓食(並不固定)。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而且擅長攀爬,負鼠進食也非常的高效率,因此,在進食完畢後,它們會進入休息狀態。再加上負鼠是自然界中出了名的“裝死大師”,遇到危險時,它們會蜷縮身體、伸出舌頭、夾起尾巴,一動不動的裝死,而且它們的裝死時間最長可達4小時。

    因此,晝伏夜出的習性以及裝死的習性,讓北美負鼠一天在睡眠中的時間長達19個小時,再加上它們即使在清醒時也很少活動,所以“懶惰”的動物中北美負鼠絕對算的上佼佼者。

    第四種:樹懶

    提到“懶惰”的動物怎麼能少得了樹懶呢?在影片《瘋狂動物城》中“閃電”的原型就是樹懶,它以蠢萌的外表,超慢的動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現實中,真實的樹懶也好不到哪去。

    作為中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食草動物,樹懶屬於一種高度樹棲動物,有多麼高度呢?樹懶一生中有超過95%的時間是待在樹上的,簡單的說就是能在樹上,絕對不下樹。

    除此之外,樹懶的移動速度僅有平均1米每分鐘左右,而且這個速度還是在遇到危險時,平時的它,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能不動就不動。

    根據科學家們的觀察發現,樹懶一天之中有90%的時間內是靜止的(當然這些時間內不一定全部在睡覺,但是不動也是“懶”),這樣算下來樹懶一天有20-21個小時是不動的,因此,自然界中的“二懶”非樹懶莫屬了。

    第一種:樹袋熊

    樹袋熊也叫考拉,它是澳洲的“國寶”之一(澳洲選的國寶有點多,比如袋鼠、鴯鶓)。與樹懶一樣,樹袋熊也是一種高度樹棲的動物,雖然它們的行動比樹懶要敏捷得多,但是,考拉一天平均有約22個小時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剩下的兩個小時是進食的時間。

    這是因為考拉的食物主要是桉樹葉,而桉樹葉是有一定的毒性雖然考拉體內有考拉隆派恩菌可以分解桉樹葉中的有毒物質,但是這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桉樹葉屬於粗纖維低熱量的食物,再加上考拉一天兩個小時內只能吃掉約0.4公斤的桉樹葉,這些食物也不足以支撐考拉過度的活動,所以,考拉堅持的原則就是:能睡覺,絕對不醒著。

    考拉除了睡覺時間比樹懶長之外,還有一點是樹懶比不上的。樹懶雖然比較懶,懶到了一個星期左右才排洩一次,但是它每次排洩都要冒險下樹找一個地方來解決,但是考拉就不同了,除了雌性在照顧新生的考拉時會把糞便給自己的孩子吃(一是因為幼崽沒有牙齒無法咀嚼桉樹葉,二是因為吃成年考拉的便便可以幫助小考拉建立腸道的菌群,尤其是分解桉樹葉有毒物質的菌群)外,其他的便便全部“空投”,連下樹都懶得下。

    因此,考拉以每天睡22個小時,非必要不下樹、不活動的習性成為了自然界中最懶的動物。

    懶惰的習性會不會影響這些動物的繁衍生息?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無論是動物的哪一種習性,都不會對繁衍生息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因為一旦產生,經過多代的積累,這種動物自己就會慢慢的滅絕,從這個角度看,以上五種現存的“懶惰”的動物其習性都不會影響繁衍生息。

    而且從整體上看,以上五種動物大都有固定的繁殖期,它們在繁殖期會變得非常的活躍,積極地尋找伴侶,甚至像考拉這種動物還實行“一夫多妻制”的方式,雄性間會出現因為交配權而戰鬥的情況。

    不過,要非找一種“懶惰”會一定程度的影響其繁衍生息的話,那就只有一種了,它就是樹懶。樹懶懶惰的習性確實會一定程度的影響後代,因為雌性在生產時,樹懶寶寶通常是在樹上懸空的,二者之間只有一條臍帶相連,雖然此時,樹懶媽媽可以拉著臍帶將寶寶拉回身邊。但是,當二者沒有了臍帶相連時,此時的樹懶媽媽又懶得轉移到較低的樹上,就會發生樹懶寶寶不小心墜落摔死的情況。

    而且樹懶大都有固定的發情期,比如褐喉樹懶一般在3-4月是發情期,而有些褐喉樹懶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因為懶和移動緩慢甚至找不到異性,這樣一年只有一次的繁殖機會就會被浪費掉,從而影響繁殖。

    總結

    根據每天睡覺時長和活動意願強弱,懶猴、夜猴、北美負鼠、樹懶、考拉這五種動物在獵奇君看來應該是自然界中最“懶惰”的五種動物。當然,它們的懶惰其實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食物的能量較低,覓食空間有限,造成了沒有足夠的能量支撐它們進行過多的活動,而且作為演化了幾百甚至上千萬年的物種,它們毛髮的顏色與環境融為一體,不動反而更有利於躲避天敵。

    雖然,其他四種動物的“懶惰”不會影響到繁衍生息,但是樹懶繁殖期不會找較低的樹木棲息以及移動太慢,會一定程度的讓它們的後代摔死或者錯過繁殖期,從而影響繁衍生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老錢值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