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跌到“六親不認”,去產能後能否止跌回升?
生豬養殖不是去產能的問題,今年國內的生豬養殖數量不足,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現在生豬養殖數量僅恢復到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前的2017年的水平,中國每年生豬遞增必須達到5%以上才能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要,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發展速度,缺額在15%以上,因此,國內的生豬生產並沒有真正的飽和,與正常發展速度比較,缺口還是大的,進入豬肉消費旺季後,肥豬供應的缺口就會顯示出來,豬肉價格是要上升的,而且上漲幅度是相當大的。網路上認為母豬存欄數量過多是引起肥豬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因素,一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18萬頭,同比增加937萬頭,增長27.7%。但是優良的母豬比例不多,基本是初產母豬,產仔量大多數是4—6頭的,去年培育的新母豬今年4月份後陸續產仔,育肥仔豬供大於求,價格迅速下跌,引起仔豬下跌的原因並不是母豬過多,而是由於從年初肥豬價格出現下跌,由出欄一頭肥豬能夠賺得利潤超過1500元轉變為虧本1000元以上,因此養豬人不敢擴大生豬的養殖數量,況且每個養殖場都養殖有母豬,能夠滿足自己育肥需要的,其次是飼料持續漲價,造成仔豬需求量大幅度減少,造成仔豬供大於求價格發生了暴跌,由年初的每斤80元下跌到15元左右,仔豬出現了銷售難的問題。
為什麼今年國內的肥豬價格能夠持續下跌,價格如“過山車”一樣,波動的幅度太劇烈。這是因為:一是2019年以來國內的養豬界非常混亂, 2018年下半年國內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國內生豬存欄數量大幅度減少,據農業農村部400個定點監測縣的資料顯示,2019年8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7.4%。市場肥豬供不應求,造成豬肉價格暴漲,國家為鼓勵人們養豬,恢復生豬養殖,出臺了養豬的優惠政策,國家最高給養殖企業500萬補助,還有各種補貼和獎勵,吸引了大量的企業跨界投資養豬,新進入養豬行業的企業大多數是養殖業的門外漢,這些企業對生豬養殖規律不清楚,不懂生豬的經營與管理,大多數企業仍然是採用工業管理模式組織生豬生產與銷售,這些企業大多數採取的是“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沒有按照市場的需要而進行生產,一見養豬利潤確實高,不顧一切地簽訂養殖合同,大量養殖生豬,短時期內出欄的肥豬數量超過了市場的需求量。這些養殖企業在春節後豬肉消費的淡季持續大量出欄肥豬,同時養殖超大肥豬,300斤以上的大肥豬比比皆是,使豬肉上市量大幅度增加,形成了豬肉供大於求的狀況。肥豬價格從年初就開始持續下跌,豬肉銷售價格低到個位數,比一些蔬菜價格還要低,真的豬肉下跌到白菜價。
其次是國內進口的豬肉增加幅度比較大,由於消費需求顯著增加,加之國內產量波動, 2020年進口豬肉439萬噸,比2019年增加109.3%,而在今年,中國再次加大了對豬肉的進口。2021年1—7月份豬肉總計進口266萬噸。一斤豬肉進口價格8.58元。進口的凍豬肉價格低,大量的進口豬肉加劇了國內豬肉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據說有的肉食品加工企業儲蓄上百萬噸進口豬肉,大量低價的進口豬肉上市,使市場豬肉價格保持在最低的價位上,顯得國內生產的肥豬已經飽和了假象。
三是養豬人的恐慌,由於今年的肥豬從年初就持續下跌,跌得多回升少,養豬人已經深度虧損了,一旦市場肥豬價格稍微回升就匆忙出欄,造成市場肥豬長期保持供大於求的狀況,勢必肥豬價格就會持續下跌。
四是消費量不足,消費量不足引起的原因很多,該漲價的時間不漲價,旺季不旺。常規情況下,肉食品消費的淡季一般是從春節開始,端午節逐漸結束,今年如五一節、清明節、中秋節和國慶節豬肉消費量沒有增加,旅遊業已經恢復,肥豬價格一直萎靡不振,這與屠宰企業、餐飲業有直接關係。
現在肥豬價格的止跌回升是已經沒有懸念了,在農曆冬月後會大漲,價格能夠破8,其回升的因素一是十月份後氣溫涼爽,進入了豬肉的消費旺季,肥豬價格止跌回升已是大勢所趨,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冬、臘月是華人制作臘肉的傳統季節,大多數人家已經連續兩年沒有自己製作臘肉了,估計今年人們製作臘肉數量將大幅度增加,也就是所謂報復性增長,這是有可能的,今年製作臘肉數量增加是肯定的,豬肉的銷售量就會大幅度增加,那麼價格就會很快回升。生豬養殖不是去產能的問題,而是改善養豬業混亂的局面、控制進口豬肉數量和按照生豬養殖規律發展生產,淡季控制飼養量,這樣,肥豬價格就會恢復正常。
生豬跌到“六親不認”,去產能後能否止跌回升?
生豬養殖不是去產能的問題,今年國內的生豬養殖數量不足,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現在生豬養殖數量僅恢復到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前的2017年的水平,中國每年生豬遞增必須達到5%以上才能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要,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發展速度,缺額在15%以上,因此,國內的生豬生產並沒有真正的飽和,與正常發展速度比較,缺口還是大的,進入豬肉消費旺季後,肥豬供應的缺口就會顯示出來,豬肉價格是要上升的,而且上漲幅度是相當大的。網路上認為母豬存欄數量過多是引起肥豬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因素,一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18萬頭,同比增加937萬頭,增長27.7%。但是優良的母豬比例不多,基本是初產母豬,產仔量大多數是4—6頭的,去年培育的新母豬今年4月份後陸續產仔,育肥仔豬供大於求,價格迅速下跌,引起仔豬下跌的原因並不是母豬過多,而是由於從年初肥豬價格出現下跌,由出欄一頭肥豬能夠賺得利潤超過1500元轉變為虧本1000元以上,因此養豬人不敢擴大生豬的養殖數量,況且每個養殖場都養殖有母豬,能夠滿足自己育肥需要的,其次是飼料持續漲價,造成仔豬需求量大幅度減少,造成仔豬供大於求價格發生了暴跌,由年初的每斤80元下跌到15元左右,仔豬出現了銷售難的問題。
為什麼今年國內的肥豬價格能夠持續下跌,價格如“過山車”一樣,波動的幅度太劇烈。這是因為:一是2019年以來國內的養豬界非常混亂, 2018年下半年國內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國內生豬存欄數量大幅度減少,據農業農村部400個定點監測縣的資料顯示,2019年8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7.4%。市場肥豬供不應求,造成豬肉價格暴漲,國家為鼓勵人們養豬,恢復生豬養殖,出臺了養豬的優惠政策,國家最高給養殖企業500萬補助,還有各種補貼和獎勵,吸引了大量的企業跨界投資養豬,新進入養豬行業的企業大多數是養殖業的門外漢,這些企業對生豬養殖規律不清楚,不懂生豬的經營與管理,大多數企業仍然是採用工業管理模式組織生豬生產與銷售,這些企業大多數採取的是“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沒有按照市場的需要而進行生產,一見養豬利潤確實高,不顧一切地簽訂養殖合同,大量養殖生豬,短時期內出欄的肥豬數量超過了市場的需求量。這些養殖企業在春節後豬肉消費的淡季持續大量出欄肥豬,同時養殖超大肥豬,300斤以上的大肥豬比比皆是,使豬肉上市量大幅度增加,形成了豬肉供大於求的狀況。肥豬價格從年初就開始持續下跌,豬肉銷售價格低到個位數,比一些蔬菜價格還要低,真的豬肉下跌到白菜價。
其次是國內進口的豬肉增加幅度比較大,由於消費需求顯著增加,加之國內產量波動, 2020年進口豬肉439萬噸,比2019年增加109.3%,而在今年,中國再次加大了對豬肉的進口。2021年1—7月份豬肉總計進口266萬噸。一斤豬肉進口價格8.58元。進口的凍豬肉價格低,大量的進口豬肉加劇了國內豬肉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據說有的肉食品加工企業儲蓄上百萬噸進口豬肉,大量低價的進口豬肉上市,使市場豬肉價格保持在最低的價位上,顯得國內生產的肥豬已經飽和了假象。
三是養豬人的恐慌,由於今年的肥豬從年初就持續下跌,跌得多回升少,養豬人已經深度虧損了,一旦市場肥豬價格稍微回升就匆忙出欄,造成市場肥豬長期保持供大於求的狀況,勢必肥豬價格就會持續下跌。
四是消費量不足,消費量不足引起的原因很多,該漲價的時間不漲價,旺季不旺。常規情況下,肉食品消費的淡季一般是從春節開始,端午節逐漸結束,今年如五一節、清明節、中秋節和國慶節豬肉消費量沒有增加,旅遊業已經恢復,肥豬價格一直萎靡不振,這與屠宰企業、餐飲業有直接關係。
現在肥豬價格的止跌回升是已經沒有懸念了,在農曆冬月後會大漲,價格能夠破8,其回升的因素一是十月份後氣溫涼爽,進入了豬肉的消費旺季,肥豬價格止跌回升已是大勢所趨,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冬、臘月是華人制作臘肉的傳統季節,大多數人家已經連續兩年沒有自己製作臘肉了,估計今年人們製作臘肉數量將大幅度增加,也就是所謂報復性增長,這是有可能的,今年製作臘肉數量增加是肯定的,豬肉的銷售量就會大幅度增加,那麼價格就會很快回升。生豬養殖不是去產能的問題,而是改善養豬業混亂的局面、控制進口豬肉數量和按照生豬養殖規律發展生產,淡季控制飼養量,這樣,肥豬價格就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