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江濤261
-
2 # 平凡的小強
我是北方人,經常吃小米。小米在脫殼前我們叫穀子。有的穀子由於不夠飽滿經常會出現癟谷,這種穀子我們也不會浪費,而是用來做枕頭的填充物。
小米是我們常說的五穀之一,在古代稻、麥、菽、稷、黍。稻和麥就不說了,跟今天說的是一回事。菽是指豆子,黍子是一種黃米,顆粒比小米大我們老家經常用來做“黃蒸”其實和東北的粘豆包差不多。那麼稷就是指小米,古代人經常講江山社稷,那個稷就是小米。這體現了在農耕文明時期糧食的重要性。
雖然今天小米的地位不及大米和麵粉。但是小米仍然在北方的糧食中佔有重要地位。北方人經常是包子小米粥,或者是小米粥加鹹菜配雞蛋饅頭。來南方打工好幾年了,我還是經常早上熬小米粥,炒點蘿蔔絲,再吃兩個饅頭。有不少早餐店也賣南瓜小米粥,不過我還是喜歡自己動手。
-
3 # 純鈞RHGL
小米的別名很多,但最正統最靠譜的稱呼是:穀,禾,稷。
穀即谷,當然,谷是後世才造出的字。
《說文》裡說:穀,百穀之總名。《玉篇·禾部》裡說:穀,五穀也。
在上古時,人們還沒有把穀物進行細緻分類,亂叫,統一名“穀”。古人多定居於有水源保障的河谷;作為農作物的“穀”也多產于山谷、河谷,榖在谷中,由此古人常常假借同音的“谷”代替“榖”。《漢字簡化方案》用“谷”代替“榖”。
小米能夠獨佔“穀”字,是由於其祭祀地位。傳說中,炎帝部落供奉小米祭祀天地。黃帝部落原本是射獵型的,炎帝部落是耕種型的,小米是其最主要的農作物。炎黃聯盟打敗蚩尤以後,部落生產傾向於耕種,沿襲了炎帝部落用小米祭祀天地的習俗,並且得到天地神祇賜予更長的壽命,故,小米又稱“壽榖”“嘉榖”,列為所有農作物之首。
小米也稱禾。這也曾是小米獨佔的叫法。甲骨文裡的“禾”,專指小米。
我們都知道,漢字是象形字起源。禾字的寫法,在甲骨文後上24、乙4867,以及邾公鍾金文、鄂君車節金文中,都突出了小米單株一穗的特徵,與其他的穗頭農作物有明顯的區別。
《說文·禾部》裡也說: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時之中,故謂之禾。
這裡,就完全是針對小米在北方地區的農作週期,再配合象形文字單株一穗的特徵,就完全確定,上古時的禾,專指小米。
周以後,以稷稱。《說文·禾部》裡說:稷,齌也。五穀之長。
《篇海類編·地理類·田部》裡說:畟,同稷。五穀總名。
五穀之長,排第一的農作物,那還是小米,這是共識,沒什麼好爭論的。
至於說粟,那不是小米的特有稱呼。古籍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未去皮殼者為粟,已舂去糠則為米。
綜上,古代對小米,最正統的稱謂為:穀,禾,稷。就算後來名稱濫用導致混淆,但小米依然作為古代的農作物之首,地位高出其他農作物一等。
回覆列表
小米在中國種植歷史非常久。幾千年都有了。
古代一般稱小米為“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說的就是小米。這句詩把小米的生長情況寫的很形象。一個穀穗長了很多粒米。
小米
還有最普通的稱呼“穀子”或者更加簡單的稱為“谷”,也說的是小米。
不過,谷,有時候也不僅僅指小米。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裡的五穀指的是:稻、黍、稷、麥、菽五種作物。其中的“稷”,沒錯,就是江山社稷的“稷”,也是小米的另一個名字。從社稷兩字,可見小米在中國古人心中有多重要。
還有禾,同樣是憫農詩,也是每個人接觸最早的詩句之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裡的禾,就是小米苗,在旱地裡種植的。而不是水田裡的稻子。
禾,古代象形字,就是一棵禾苗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是杜甫的一句詩,當時大米稱為稻米,小米稱為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