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水穿石AAA

      “吃了這個上醫院都治不好!快轉給家人朋友!”“太可怕了!這種湯以後不能喝了! ”這樣的分享我們常常在朋友圈看到,然而很多都是聳人聽聞的謠言,一段時間後再點開就會發現已被舉報刪除。那麼,為什麼偏偏是微信這一社交平臺,謠言氾濫如此猖獗呢?

      (一)強關係網路,使用者之間信任感強

      強關係是社會學裡的一個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提出來的。他認為個人際關係網路可以分為強關係網路和弱關係網路兩種。由於微信這一日常社交平臺的獨特性,微信中的關係網路是一種典型的強關係。微信好友大多是有著強連線紐帶的親朋好友,而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微信資訊傳播的把關人。有意或者無意中傳播或二次傳播的微信謠言也就更易被輕信和接受。因此微信中的謠言傳播比微博中的謠言傳播更容易、更具隱蔽性。以強關係為主的微信的公共化私人空間,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謠言傳播的搖籃,為謠言傳播創造了無序環境和無限可能。

      比如一些養生類的謠言,因為與生活息息相關,常常在微信朋友圈中呈病毒式的發散傳播。相對封閉卻又親密的微信圈子,使微信謠言具有很強的煽動性和欺騙性,謠言出現後,在封閉的小環境中滲透性強。即使大環境中出現了闢謠資訊,也很難覆蓋到微信朋友圈。特殊的傳播生態,使微信中的謠言更易被相信。

      (二)受眾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明辨是非的能力差

      (三)監管不力,闢謠難度大

      微信較高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正如一堵厚厚的圍牆,既能保護每個個人的隱私,同時,也使得獲取的訊息渠道和訊息內容具有密閉型,不易被證實和澄清。微信中封閉的情景給謠言的傳播提供了更為珍貴的土壤,也使得謠言滋生的有恃無恐。此外,微信人際傳播中,微信朋友圈,也使得微信缺乏謠言的自淨化的機制與功能,網路謠言易擴散卻不易澄清。封閉又私密的傳播環境給監管帶來了更大難度,且“強關係”社交網路下存在著“人情”“面子”等糾錯障礙,闢謠難度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樊振東再次奪冠,弱弱的問一句:現在男乒屬於樊振東的時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