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鬆語法

    你好,看到你提的問題,你不用太著急,你只要換一下做題的方法應該會有好的效果。我想,你平時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一定是先看文章,再做後面題目的,然後做題時,又要回到原文,從頭開始找答案。因為剛才看的內容,已經記不得多少了。這很正常,因為你可能才上高一,閱讀量還沒那麼大,閱讀能力和適合自己有效的閱讀方法還沒有形成。

    我跟我的學生經常說,得閱讀者得高分,閱讀理解代表著你的綜合能力,閱讀理解強,說明你的詞彙量,你的語法能力,你的我中英互換的語言組織能力都很好。在這種能力下,做其他的題型也是沒什麼麻煩的。

    首先,關於閱讀理解題中的四篇文章,有科普類的,有生活文化類,有廣告類的,還有小說類等等,不管哪種型別的,你都把它當作一個故事來看,身臨其境。遇到生詞,把它當做一箇中文填空的空格一樣,結合前後意思猜就可以,就當作填中文詞,最終目的,就是要知道這篇文章主要想告訴我們什麼,也就是中心思想,有了中心思想,題目也就好做一些了,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然後,閱讀理解文章後面的題目,我把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稱作為細節題,這種題的答案會出現在文章的某處。第二類稱作為綜述題,這種題是需要看完全文才能做的。那麼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拿到一篇閱讀理解題,先快速看一下後面的幾道題目,分析哪幾個是細節題,哪幾個是綜述題,分析完後,先不管綜述題,記住第一個細節題的問題進文章,文章必須從頭開始看,看著看著出現了第一個細節題相關內容,就要留心準備回答這道細節題了。當確定有答案了,就直接去選擇答案。第一個細節題就做完了。那麼這時就帶著第二個細節題繼續往下看文章,直到第二個細節題內容出現,以此反覆直到看完整篇文章。這時全文看完,就應該去解決綜述題,這樣差不多看完整篇文章後,題目也就做完了。而且正確率也挺高。時間上也緊湊,不會佔用後面題目的時間。

    另外,平時在練習閱讀理解題過程中, 也就是你看文章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遇到生詞用紅筆圈出,不急著翻字典,養成根據前後句猜詞義的習慣,等看完全文後再查字典驗證。

    第二、遇到有定語從句,用括號括起來,能培養你對長句的理解能力。

    第三、遇到不定式以及分詞短語作後置定語時,也用括號括起來,好好組織語言理解,能培養你的翻譯能力。

    第四、在看完每一段後,在段落後面用幾個字簡單概括一下這一段的段落大義,每一段都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出來了,第一至第三點是培養你看文章時的專注度,這第四點最能幫助你克服看了後面忘記前面的問題。

  • 2 # 散木17

    讀了後面的就忘了前面的,那就證明你沒讀懂。讀懂,輕易不忘。

    如果你讀的時候,心理在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而不是真正理解句子的意思。那就不叫讀懂。讀懂不是翻譯。翻譯是讀懂後的事情。是看懂了故事,然後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怎樣才算讀懂呢?

    那就是透過文字的描述,在大腦中能夠想象出畫面來。如果沒想出來畫面,或者想出的畫面相互之間都沒有聯絡,只是支離破碎的畫面,那就是沒看懂。

    比如有這麼一句話。The public house which was recently bought by Mr. Ian Thompson is up for sale

    有的學生翻譯成,湯普森先生被共銷售給賣了。還有學生翻譯成,湯普森先生賣酒。這就是典型的不懂句法結構,然後只根據認識的幾個詞,拼湊出一個不成畫面的畫面。共銷售還能把人給賣了?當我問那個學生她說的是否正確時,她還理直氣壯地說,對啊,沒錯啊。沒讀懂她還有理了。

    想要讀懂,兩件事必須掌握,一是詞彙量,二是句法結構。只會句法,不認識詞,你看不懂,只認識詞,不懂句法結構,遇到難句就看不懂了,簡單句還可以。但,有時,一篇文章,有一句話沒懂,可能影響整篇文章的理解。所以學習句法非常重要。尤其在高中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幫忙解釋一下2月12日為什麼有一萬五千多例確診的新型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