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海春
-
2 # 千水千山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湧現了許多能工巧匠,有許多偉大的發明。除了四大發明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外,還有許多巧奪天工的發明創造,使世人深深感到中國文明的博大精深,下面帶大家介紹幾個比較突出的發明。
一、象牙席
這個象牙席在民間流傳很少,因為它是非常奢侈的發明,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它整體是用象牙造成,夏天睡在這樣的涼蓆上可以趕走酷夏的炎熱,舒服無比,據說慈禧非常喜歡這個涼蓆,到了夏天每天都要睡在上面,甚至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慈禧西逃都要帶著這個涼蓆,可見它避暑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但是這個象牙席製作起來比較殘忍,通體用的都是象牙,而且並不是每一顆象牙都能使用,選取的是象牙材料最好的部分,做這樣一個象牙席,可能需要幾頭大象的象牙才能完成,所以它的造價非常昂貴,甚至很多人聽都沒有聽說過。至今象牙席的製作方法已經失傳,這也是一件好事,這對保護象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木甲藝伶
這個木甲藝伶的製作者叫偃師,是周穆王時期的一位能工巧匠。相傳有一次周穆王去崑崙山打獵,回來的時候途經巴蜀一帶遇到一位神秘的匠人,這位匠人就是偃師,他身邊還站著一位全身塗滿五顏六色的奇怪人物。周穆王看了以後就問這是誰呢,偃師說這是他自己用木頭做的一個木偶,他讓這個木偶為周穆王表演,一舉一動都象真人一樣,最後甚至還朝著周穆王的妃嬪眨眨眼睛,周穆王看了大怒說,“這明明是個真人,怎麼會是木偶呢”,偃師怕周穆王誤會,趕緊把木偶拆開給他看。周穆王一看果然是假的,偃師又把他它重新裝回,又栩栩如生像個真人一樣,這便是赫赫有名的木甲術。
可惜的是偃師死後,木甲術便失傳了,雖然後來公輸般也發明過會動會跑的機關人,墨子也曾發明過可以連飛三天的紙鳶,還有可以自由移動的機關屋,但是這些與木甲術相比實在難以望其項背。
三、魯班枕
魯班枕也叫瞎掰,據說是2600年魯班發明,設計的非常巧妙,上面還繪製了各種圖案,寓意也非常豐富。把它開啟的時候可以當板凳用,睡覺的時候又可以當枕頭。它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在整個製作過程中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據說“一鋸下去,兩個面應相互蘊合,天衣無縫,或是一鑿下去,一舉兩得。既是卯又是榫,看似其一,關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關連”。
魯班枕雖小,其中的技藝卻非常複雜,它體現了陰陽結合,動靜結合的道理,體現了我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智慧。
四、榫卯技術
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線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透過榫和卯咬合,起到連線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築、傢俱及其它木製器械特有的結構方式。這種技術是中國建築特有的,通體沒有一根釘子,完全是以榫卯結合來使建築物契合在一起,像紫禁城,大觀園等都是以這種技術建成的。
-
3 # 笨笨伯伯
我也答一下。
遊標卡尺這玩意出土了不止一個,被作為穿越者王莽的佐證。
跟現代遊標卡尺的相似不用多說了,結構、部件基本一致,雖然原理很簡單,但是第一個想到本身就很穿越,想想美洲印第安人幾千年都沒發明輪子就明白做個像樣玩意的難度了。
文物刻度線已經鏽蝕,具體精度當下還無法確定,但是從卡尺本身長20cm左右來看,至少cm精度是有的。測量的本質是近似尺度的比較,這卡尺肯定屬於精細測量工具。
關鍵還有個指環。這種人體工學的設計,現代遊標卡尺都沒有。而且仔細看,圓的形狀,指環下方的缺口加工精細,形態一致,好像有精細模具進行統一生產。這可是耶穌還活著的時代,工藝品都找不到規格一致的,直到17、18世紀,滑膛槍管都還依賴工匠的手藝,很難保證又直又圓。這個2000多年前的卡尺設計和製作本身,居然具有工業時代的特徵,令人匪夷所思,拍案叫絕。
19.04.16 午間 閒談
-
4 # 985廢物說歷史
先說幾個好玩的吧!
1、Golf15世紀的蘇格蘭人發明了現代Golf,但這是咱們老祖宗早就玩剩下的了。
在古代,這個叫捶丸,意為用木棍捶石球。捶丸由唐代的馬球演變而來,不騎馬的馬球叫步行球,慢慢就變成了捶丸,到了明朝,成為了不分貧賤、不分男女、老少皆宜的娛樂方式。
再放一張明朝婦女打Golf的圖:
2、粉餅對,你沒聽錯。在南宋時期,上流社會的婦女就已經制作粉餅往臉上塗了。
圖片來自天涯社群朔望雪。
使用之前,先將粉餅研碎,再配上花露。看來在任何朝代有錢人的享受不是你我想象得到的。
3、帆布袋看到這個唐代的帆布袋沒有,感覺現在的時尚都弱爆了,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話不多說,上圖。
4、皮鞋你知道在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經發明皮鞋了嗎?
據專家考證,中國古代是先有皮鞋,再有棉鞋(因為棉鞋是宋朝才傳入中國)。在那之前,普通老百姓穿草鞋或者皮鞋,達官貴人穿布鞋,不過當然是昂貴的絹布啦!
再說幾個黑科技吧!
1、陽燧1956年,考古隊在河南發現先秦虢國的一處墓地,裡面有幾件青銅器,其中一件青銅器長這樣:
開始考古隊只是把它當作普通的青銅鏡,但有人無意中發現,用它照出的影像是倒立的,從而否定了鏡子的說法。
後來考古學家經過大量研究,考證這是《禮記》《考工記》等古代書籍記載的陽燧——古代曲面拋光技術。
然後光學專家和冶金專家仿造這個做了一個現代的凹面鏡子,在Sunny下僅用3-5秒就點燃了宣紙。
2、水運儀象臺水運儀象臺是把渾儀、渾象和報時裝置結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機器。
百度百科:整個水運儀象臺高12米,寬7米,共分3層。最上層的板屋內放置著1臺渾儀,屋的頂板可以自由開啟,平時關閉屋頂,以防雨淋;中層放置著一架渾象;下層又可分成五小層木閣,每小層木閣內均安排了若干個木人,5層共有162個木人,它們各司其職:每到一定的時刻,就會有木人自行出來打鐘、擊鼓或敲打樂器、報告時刻、指示時辰等。在木閣的後面放置著精度很高的兩級漏刻和一套機械傳動裝置,可以說這裡是整個水運儀象臺的“心臟”部分,用漏壺的水衝動機輪,驅動傳動裝置,渾儀、渾象和報時裝置便會按部就班地動作起來。
可以說這臺水運儀象臺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
5 # 怡樂兒
曾侯乙,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為啥,因為在他的墓葬裡,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共15000多件,其中9件被定為國寶級文物。最近在國家博物館“大美亞細亞”展上,曾侯乙銅尊盤可以說是妥妥的C位明星,總是圍著裡三層外三層的人對著它一頓咔咔咔的拍。如果讓你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它,你會用什麼?反正詞窮的我,只想到了“鬼斧神工”。
“曾侯乙”尊盤出土時尊置於盤內,兩件器物放在一起渾然一體。尊是盛酒器,盤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為一器,尊內盛酒,盤內可置冰,即可冰酒,亦可溫酒。數千年年前的古人,便已有此創意,著實令人驚歎!
整個銅尊是用34個部件,經過56處鑄接、焊接而連成一體。尊體上裝飾著28條蟠龍和32條蟠螭;而銅盤盤體上共裝飾了56條蟠龍和48條蟠螭。
尊頸與腹之間加飾四條圓雕豹形伏獸,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獸沿尊頸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長舌垂卷如鉤。
盤,由盤體和各種附件組成。盤直壁平底,四龍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隻方耳,皆飾蟠虺紋,與尊口風格相同。
四耳下各有兩條扁形鏤空夔龍,龍首下垂。
四龍之間各有一圓雕式蟠龍,首伏於口沿,與盤腹蟠虺紋相互呼應,從而突破了滿飾蟠螭紋常有的滯塞、僵硬感。
早年的考古報告這樣描述曾侯乙尊盤:“玲瓏剔透的鏤空附飾猶如行雲流水、龍蛇蠕動。其造型藝術和鑄造技術都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在所有傳世和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精品中,是一件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精品。”
目前多認為系採用失蠟法鑄造,即先用蠟做模,模外做範,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就可鑄成所需的器物。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但是也有反對聲音稱,失蠟法的起源文獻中沒有記載,有點來無影去無蹤的感覺。他們認為,曾侯乙時代不存在失蠟法,尊盤是用當時成熟的範鑄法鑄造。
湖北工匠黃金洲耗時20年,在電、烙鐵等幫助下,運用失蠟法仿製出1:1的曾侯乙尊盤。儘管如此,在業界仍有爭議,有青銅修復專家稱,參照文字、圖片資料等進行重新塑型的仿製品,不同於在實物上制模的複製品,其精湛程度、神韻上與原件尚有一定差距。
尊盤多層透雕,表面彼此獨立,互不相連,靠內層銅梗支撐;銅梗分層聯結,參差錯落,且有數不清的蟠虺裝飾,製作成本和技術難度都相當大;加之出於保護國寶考慮,官方至今未對曾侯乙尊盤進行復制。
-
6 # 朝文社老張
中國古代一樁從來叫華人提氣的成就,就是歷代各種“巧奪天工”的發明。
不過,比起多少至今出鏡率奇高,歷史迷們耳熟能詳的發明。下面這幾個低調的發明,卻同樣意義重大——看似平淡無奇,卻撐起古代中國,多少至今令華人自豪的輝煌時代!
“低調發明”1:三腳耬車
比起大漢鐵騎追亡逐北的霸道武功來,兩漢王朝另一樁同樣毫不遜色的亮點,正是強大的農業生產水平。
以學者周國林在《關於漢代畝產的估計》一文裡最保守的測算,漢朝的平均畝產水平,達到了畝產小麥六十公斤的水平。這是什麼概念?13世紀的英國。以《坎特伯雷大教堂案卷》的記錄,當時英國畝產小麥最高水平,也不過42公斤,遠遠低於兩漢王朝。漢朝農業,就是當時全世界的巔峰水平。如此巔峰水平,自然來自漢代各種農業科技,而其中一件在中國十分常見,卻叫古代歐洲人一度聞所未聞的發明,正是三腳耬車。
耬車,即耕地播種用的條播機。雖然3500年前,蘇美爾人就有了原始版,但長期以來,歐洲人幾乎沒有“條播機”的概念,播種時基本都是用手點撒,撒出去的種子當然亂長一氣,整個莊稼地也雜亂不堪。直到1566年時,威尼斯才正式出現了“歐洲款”的條播機,但這“歐洲款”既不耐用,播種時也只能一行行來,又經過了兩個多世紀,到18世紀才推廣歐洲各地,結束了歐洲人用手撒種子的苦累歷史。
但是中國,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開發出了“成熟款”:耬車。漢武帝晚年時脫穎而出的三腳耬車,更是世界農業播種史上的革命。這種耬車只需要一頭牛或馬就能牽引,按照固定的速度前行,前行一趟就能播種三行,且“開溝”“下種”“覆蓋”等工序,一趟就能全完成。這以後的一千多年裡,當西方人只能苦哈哈用手撒種時,中國農民就憑著這款“神器”,一代代開出豐沃良田。
古代中國長期領先世界的農業水平,就是這樸實的三腳耬車做開路先鋒,一趟趟播種出來。“低調發明”2:衝擊式頓鑽技術
古代科技條件落後,吃水吃鹽都是大難題。特別是遠離沿海的內陸地區,為鹽發愁更是常事。於是早在戰國時代,聰明的華人,就開始用一個“粗暴”辦法解決這難題:打井。
發展到盛唐年間時,僅四川一地的鹽井數量,就突破了六百口。可這時候的打井技術低,最深不過百米,用著用著就枯竭,生產率十分低。直到北宋年間,一個新技術又脫穎而出:衝擊式頓鑽技術。
在蘇東坡等北宋學者筆下,這新型的衝擊式頓鑽技術,叫千年後的讀者們,都常有穿越的感覺:這種新技術,採用了鐵製的新鑽頭,且連線有“錐板”等動力裝置,工匠們來回跳躍踩踏錐板,以強大沖力鑽透地面,打出更深的井來。困擾內陸民眾的吃鹽問題,就憑著這強大的深鑽,一次次破解。也正是憑著這新型技術,從北宋年間起,華人的井越打越深,連蘇東坡都感嘆“利之所在,人無不知”。到了明清年間時,數百米深的井,都已不再是難題。清朝道光年間時,四川自貢的桑海井,竟“鑽”出了一千米的深度。這是人類鑽井史上,第一口千米深的井。
更重要的意義,卻不止是數字,中國的“衝擊式頓鑽技術”,從選井到鑽井操作,與現代油田鑽井技術,都堪稱一脈相承。美國學者波迪更發出一聲感慨:“中國比歐洲先進得多的之一處,就是製鹽工藝(鑽井技術)。”
“低調發明”3:中國櫓漢代中國一項“超車”羅馬的成就,就是強大的造船業。而“超車”的法寶,正是中國櫓。
中國櫓比起歐洲的槳來,究竟有什麼不同?其實中國櫓,也是從槳演變來的。作為槳的升級版,中國櫓有球形支釘構造,操作的時候更省力,推進速度和划水的頻率,都要比槳快得多。從漢代起,中國櫓的構造也多種多樣,比如三國時代的中國船,就有了三十人同搖的大櫓,那高速且威武的三國“樓船”“鬥艦”們,就是靠強大的櫓助推,上演各種巔峰對決。
也同樣是在中國櫓的加持下,中國的造船業也在漢代起高速發展,從此處在遙遙領先的位置。不斷演變的中國櫓,也增加著中國船的速度,助推中國船奔向更遠的地方。到了震撼亞洲海洋的“鄭和下西洋”時代,鄭和寶船上更裝置了“長櫓”,這種櫓深入水下,如螺旋槳般運轉。即使無風的困境裡,依然能助推大船前進。鄭和船隊大揚國威的背後,是中國櫓的強力推力。哪怕在西方殖民者造訪亞洲海洋的航海時代裡,明朝中後期的中國船,依然憑著中國櫓的效用,與西方船在海面上爭鋒。大型的中國船舶,常裝備二十至三十六個大櫓,足以應對任何海上天氣。甚至呂宋的西班牙當局,都積極學習中國船的動力技術。那個曾經中國商品暢銷歐美,外貿紅紅火火的“海上絲綢之路”時代,也有著中國櫓的背後功勞。
這功勞的背後,亦是從未過時的,科技先行的硬道理。直至今日,依舊值得華人回味。參考資料:周國林《關於漢代畝產的估計》、侯建新《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業生產與消費再評析》、 高奇《走進中國科技殿堂》 、宋良曦《中國古代鑽井及井鹽測量及計量》、 李曉群《中國鑽井技術之歷史意義》 、周世德《中國槳系的演變》、 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書》
-
7 # 遊史無終
漢代燈具的“黑科技”
河北博物館內,有一件令人驚豔的文物:造型是雙膝跪地的宮女,左手託著燈座,右手伸入燈罩。燈具通高48釐米,通體鎏金,燦爛發光。這就是鼎鼎有名的漢代“長信宮燈”。“長信宮燈”的外形,無論設計還是製作都非常精美靈巧,燈盤、燈座和執燈宮女的右臂、頭部,都可以拆卸,燈盤中心有一根釺,是用來插蠟燭的。燈罩和燈盤還能隨意開合,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節燭光的亮度和角度。
“長信宮燈”不僅做工精巧,更令人驚訝的是,那時候,漢朝人已經具備了保環思想。仔細一看,執燈宮女的右臂實際上是一條煙道,它與宮女的身體連通,雙膝跪地的宮女下部底層設有水盤。這樣,蠟燭的煙道透過宮女右臂、身體,最後進入底層的水盤,經過一遍過濾以後,去掉燈煙中的塵埃和異味,最後排出比較乾淨的煙,減輕了煙對室內環境的汙染,避免房屋牆壁、室內器物被燻黑。這設計對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人來說,可真是巧奪天工。另外,還有一盞叫做“錯銀飾銅牛燈”,也與“長信宮燈”差不多,通高46釐米,燈盞承接在牛背中的圓形座基上,牛頭頂部有煙筒直上而後彎曲與燈罩相接,牛腹中可儲水濾煙塵。同樣的好創意又環保,造型別致雅觀,不得不感慨,那個時候的設計師真是匠心獨運,別出心裁。
漢代出現的能擋風調光的燈罩和能消煙除塵的導煙管,這個發明說明了中華民族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就具有了環保意識,是最早解決燈煙汙染的國家,比15世紀達.芬奇發明的鐵皮導煙燈罩,早了1500年。
-
8 # 尚武菌
中國是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那麼它自然會有許多巧奪天工的發明令人拍手叫絕。畢竟我們古人的智慧和潛力是難以想象的。我知道大家可能會提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它們確實存在感極強。但今天我將要給各位介紹的是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幾個發明,它們曾在各自的領域裡發光發熱,讓人拍手叫絕。首先便是1992年5月出土的文物青銅卡尺,接下來是兩漢王朝的三腳耬車,最後便是中國櫓。確實我要介紹的這三個發明其知名度並沒有我們中國四大古代發明高,但它們曾發揮的作用確是不容小覷的。
㈠1992年5月出土的青銅卡尺,它在數學領域裡發光發熱說到青銅卡尺可能大家都不是很清楚,但相傳他的發明者是新朝皇帝王莽。王莽這個人平時的形事作風挺像現代人的,因此很多人都傳他是穿越人。這個青銅卡尺的外表蠻奇特的,它是由多個部件構成的,固定尺加活動尺再加其他構成。別小看古人的智慧,它與我們現代的遊標卡尺原理相似。它出現的時間特別的早,比西方國家早了1000多年呢。古代人用它解決了許多數學問題,同時進一步地促進了古代科學的發展。
㈡三腳耬車體現了漢朝時期強大的農業生產水平古代的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國家都是以發展農業為主,並不怎麼重視商業的發展。歷朝歷代的國君大都在想方設法的提高農業生產力,讓百姓們吃得飽。觀看漢朝的整個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漢朝的農業水平都相當的高。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漢代農業科技發達,出現了許多農業生產工具。比如我今天要講的三腳耬車,它大約是出現在漢武帝時期的。具體的操作方法便是一頭牛在前面走著,播種工序就會自動完成,具體描述為“開溝”“下種”“覆蓋”。真的很神奇。
㈢中國櫓它是在造船業上發光發熱的,出現的時期仍然是漢代。在漢代以前我們用的都是槳,後來到了漢代它就升級成為了中國櫓。這個東西的優點在哪裡呢?首先它能夠節省人的力氣,讓人使用起來不那麼費力。其次它相對於槳來說,前進的速度更快。最後其外表還挺可愛的,由球形支釘構造而成。從漢朝往後推,我們就會發現中國櫓變得越來越高階,船隻能夠承載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承載量也在變得越來越大。中國船慢慢開始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甚至最後還出現了鄭和下西洋的事件。如果沒有先進的船隻,鄭和怎麼能夠下西洋呀?
-
9 # 望風瑟瑟
渾天儀和地動儀是中國古代最富有想象力,巧奪天工的發明。
渾天儀:
中國古人對天文研究早在商周便有記錄,傳說中周文王以及姜子牙就是觀天象之大能者。到了西漢,落下閎成為天文學集大成者,不僅繼承了前朝在天文學上的研究,更在漢武帝的支援下建造了專門的觀星臺,制定了《太初曆》,提出了“渾天說”,發明了“通其率”,最讓人歎為觀止的是他以渾天說為基礎,製造了渾儀,後人張衡“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
元初四年,張衡繼承發展了落下閎的學說,研造出成就空前的渾天儀。渾天儀主體是幾層可運轉的圓圈,各層分別刻著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二十四氣節、二十八星宿以及中、外星辰、日月、五緯等,更秒者內建機關,靠著滴水的推動,會演變出月亮圓缺的變化,猶如活動的日曆一般,設計巧妙,讓人歎為觀止。
地動儀:
地動儀同樣也是東漢張衡發明,他所處年代正值地震頻發,張衡深受其害,為了可以提前掌控地震動態,他於陽嘉元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候風地動儀,《後漢書》中有明確記載。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可見,張衡在古時的確造出了地動儀,而用以測試地震。然而這麼偉大的發明,居然被假洋鬼子方舟子打了假,他認為《後漢書》中全是杜撰,而當時沒有這麼先進的生產力可以支撐這麼精妙的儀器製造。
雖然說時間久遠,史料有限,但史書中的確多有記載,後世晉朝袁宏、司馬彪也對地動儀多有描述,這讓我們相信,地動儀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光以現在復原不了地動儀不能代表當時造不出來。另外,史書中也多有記載地動儀測出的地震記錄,恐怕這做不得假吧!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是無窮的,傳說中的木牛流馬、木甲藝伶、被日本搶走的曜變天目瓷器、甚至是越王勾踐劍都難以複製,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了璀璨的文明和歷史,我們應當加以珍惜,而不是惡意詆譭。當然以治史的態度來看,實事求是是必要的態度,質疑可以,但詆譭不行!
-
10 # 伴君讀史
中國歷史上巧奪天工的發明很多。
比如雁魚銅燈,被稱為史上最早的環保燈具,他不但能自由調節燈光照射方向,還能抵抗風吹,燈具一般裡面裝清水,燃燒時燈煙順燈頸溶入清水中,大大降低煙燻的汙染。
裙素紗禪衣,技術含量很高,出自馬王堆漢墓的一件紗衣,重量不到一兩,疊起來比煙盒還小,有紡織公司想仿造,沒能實現。
戰國時期的水晶杯,和現在的玻璃一模一樣,這樣價值連城的水晶杯,當時技術己經非常高超了。
“竹夫人”古人在夏天炎熱時,抱著它睡覺,它長約一米是圓柱形物體,用竹片編織而成,中間是空的,裡面有兩個小球,四周都有網眼,古人抱它睡覺時起到涼爽效果。
古代的木建築,難度十分大,建造方式複雜,本身沒有橫樑,一個寺廟用這種不接不解的隼卯結構,能支撐幾十噸重的房頂,可以說能工巧匠。
越王勾踐劍,它材料和工藝,劍屬金屬混合型的青銅器,經過科學分析,銅材料搭配混合錫材料打造的而成,現代科學研究它銅錫鉛鐵的混合比例十分科學,寶劍外層鍍鉻,為防氧化措施,埋在地底下幾千年都沒腐爛。
木牛流馬,地動儀,魯班鎖,龍骨水車,麻沸散,天文曆法,渾天儀,孔明燈,水排,圭表,沙漏,算盤,潮汐表,大定音鍾,水力風箱,瓷器,紡車等!
古代人富有極大聰明才智,為我們創造許許多多發明!
回覆列表
縱觀五千年悠悠歷史,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聰明智士輩出,發明創造了許多巧奪天工之物,那麼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發明外,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令人震驚的巧奪天工發明呢?
被中香爐,又稱“香薰球”、“臥褥香爐”、“燻球”。是中國古代盛香料燻被褥的球形小爐。被中香爐的最早記載見於司馬相如的《美人賦》之中:“於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而漢代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捲上也有記載:“長安巧工丁緩者,為常滿燈……又作臥褥香爐,一名被中香爐。本出房風,共法後絕,至緩始復為之。為機壞轉運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為名。”
它的球形外殼和位於中心的半球形爐體之間有兩層同心圓環(也有三層的)。爐體在徑向兩端各有短軸,支承在內環的兩個徑向孔內,能自由轉動。用同樣方式,內環支承在外環上,外環支承在球形外殼的內壁上。爐體、內環、外環和外殼內壁的支承軸線依次互相垂直,爐體由於重力作用,不論球殼如何滾轉,爐口總是保持水平狀態,香料也不會灑出來。這其中涉及到一個現代機械的陀螺儀原理,比西方的類似發明早了1000多年。
彩繪雁魚銅燈為西漢時期的文物,1985年出土於陝西省神木縣店塔村西漢墓,通高54釐米,長33釐米,寬17釐米。雁魚銅燈由銜魚的雁首、雁身、兩片燈罩及帶曲鋬的燈盤四部分組成,可拆卸,更為精妙的是,它還暗藏一個防治汙染的巧妙“機關”。
雁魚銅燈的雁,就是其環保結構的主體。雁頸與雁體,以子母口相接。魚身及雁頸、體腔都是中空且相通的。當燈火在魚身內點燃後,煙霧和廢氣便會隨著雁頸上升,並匯入雁體之中。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在點燃雁魚銅燈之前,還會在燈的體腔,也就是大雁的肚子裡放入一些水。這樣一來,燃燈後所產生的煙霧、廢氣,進入雁體後,經過水的稀釋作用,減少了除對室內空氣的汙染和造成煙味,這樣就實現了銅燈的環保功效。
20世紀70年代,曾侯乙墓就曾出土了青銅製的冰鑑,令當時的考古人員頗為驚歎,因為它有著類似於現代冰箱和空調的作用。
冰鑑多為木製或青銅製作,使用前先往冰鑑中放入冰塊,再放置食物,就能夠起到冰箱的作用。冰鑑的頂部有蓋板,上面開有雙錢孔,既是摳手,也是冷氣散發口,散發出的冷氣可以使得室內涼爽,起到類似於現代空調的作用。世界上第一臺冰箱誕生於1913年,戰國時期距離今天已經有2000多年,只能說古人的智慧真是無敵。
1992年5月在揚州市西北8公里的祁江縣甘泉鄉(今邗江區甘泉縣)順利清理了一座東漢早期的磚室墓,從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銅卡尺。
此青銅卡尺相傳為新朝皇帝王莽所發明,由固定尺和活動尺等部件構成,固定尺通長13.3釐米,固定卡爪長5.2釐米、寬0.9釐米、厚0.5釐米。固定尺上端有魚形柄,長13釐米,中間開一導槽,槽內建一能旋轉調節的導銷,可以循著導槽左右移動,與現代的遊標卡尺原理相同,卻比西方國家早了1600多年。東漢青銅卡尺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數學史和度量衡史提供了例項,彌足珍貴。
除了以上幾種巧奪天工的發明外,中國古代設計巧妙、製作精良的發明創造不計其數,其中還有很多都已失傳,或是隻有史書記載而未得到考證,諸如:魯班的木鳶、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和諸葛連弩等等。現代的科技發展遠超古代,但我們仍需要虛心向古人的智慧學習,並且要將其發明創新的精神傳承下去,如此才能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