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輝283571781

    母親有很多科叫法,國語一種叫媽媽,一種是叫娘,方言很難聽,方言一種叫“奶”,一種叫“衣仔",一種叫“哀″,很不好入耳。

  • 2 # 微笑69089

    我們中國是一個地大人多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包括三十多個省,語言各異!就漢族人而言,地方話也各種各樣!就拿我們大西北母親就有三種叫法,有叫媽(麻),叫有媽媽(麻麻),有叫娘!

  • 3 # 鴿子690911

    沒有統計過,但是據我所知,至少有以下幾種:

    1.媽媽,這種稱呼是通用的。

    2.阿媽。有些少數民族。

    3.阿孃。

    4.阿咪。

    5.姆媽。

    6.娘娘。

  • 4 # ABC永不幹涸

    據我知道的母親在書面稱之為母親,而平常生活中在北方大多稱為媽,在南方江浙滬一帶,有稱姆媽的,也有稱額孃的,在寧波,有稱阿姆的。

  • 5 # 智者蜻蜓7H

    媽媽的稱呼有阿媽、媽咪、令堂、媽媽、母親、老媽、額娘、額吉、阿娜等。雲南的基諾族稱母親為“阿媽”,額吉”是蒙語對母親的稱呼。“額娘”是滿族對母親的稱呼。“阿娜”是維吾爾族對母親的稱呼。母親是親屬關係稱謂的一種,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也用於比喻養育人的某一群體或事物。母親在各國文化中均是被歌頌的形象,人們用各種方式頌揚母親的偉大。由此產生出的非常多文學作品、影視作品。

  • 6 # 夕陽3134

    母親的叫法?全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叫法。

    我們山東北方這裡,方言叫媽媽。歲數大些的,如四五十年代的人叫娘。

    這就是我們這裡方言的叫法。這種叫法是我們祖先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很讚賞這種稱乎和方式的叫法。

    新時代八零後的媽媽,是一名職業女性,計算機程式設計人員。休閒在家露出了甜美的笑臉。

    五十年代慈祥而樸實的老孃,她是最普逼的一位家庭婦女,享受著今天幸福快樂的生活。

  • 7 # 書誤人生

    分口頭和書面及方言幾種。普通話叫媽媽,書面一般寫作母親,方言多種了。

    上海————姆媽。

    浙江————阿姆。

    山東————俺娘。

    廣西————阿桑。

    廣東————媽咪。

    雲南————咩。

    寧夏————婭。

    蒙古族————額吉。

    滿族————額娘。

    藏族————阿拉。

    基諾族————阿媽。

    維吾爾族————阿帕。

  • 8 # 使用者小糯米

    對於母親的稱呼,各條鄉村各條例,稱呼也多種多樣,千奇百怪。

    比喻廣州稱呼母親有:媽咪,媽媽,老母。

    農村白雲區這邊的。以前那種叫法,現在還有一些人保留著,先不要笑,在我們這裡的人都知道。

    我們只按照兄弟排列順序進行稱呼,如父親排列第一,那麼他的孩子稱呼媽媽叫“大”。如果排第二他的孩子稱呼媽媽叫“二”。如此類推:大,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一律按順序稱呼。

    首先說明:第一為什麼叫“大”呢,因為大跟一可以並列第一,所以稱呼為大。還有“八”“九”都不好稱呼,八卦八婆,說起來難聽,如果排列最後的,一般稱呼叫嬸嬸。

    還有更奇葩的叫奶奶反而叫媽,叫姑姑的卻叫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迫還是自願,魏晉南北朝的胡人政權,是怎樣走向“華夏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