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跑步的胖紙

    先撫摸一下題主,深有同感,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而且我都很詫異,為什麼會有人心晴不好了吃不下飯,我鬱悶了就非得吃炸雞喝奶茶吃甜點才能緩解情緒呢?

    後來我認真的查了一下相關資料,這其實已經是一種心理疾病了,在心理學上叫情感性進食。即工作壓力大、不開心時,總想搓一頓,打打牙祭,以慰藉自己疲憊的心,這是人們調整情緒的常見方法。但有些人一吃便停不下來,即便身體已發出“飽”的訊號,依然無法控制咀嚼的嘴和緊攥零食的手。

    情感性進食多由壓力引起,因此又稱壓力性進食,是人感到壓力,卻並不感到飢餓時,透過過度進食來發洩,所吃食物多是高碳水化合物、高能量、營養價值相對低的食品,例如冰淇淋、巧克力、披薩、炸雞等,以此尋求情感慰藉。

    而且資料顯示,人感到壓力時,40%的人傾向於吃得過多,40%的人選擇吃得更少,還有20%的人並不表現出明顯的食量變化。在貪食症、神經性厭食症的患者中,同時存在抑鬱症者達到40%-50%,其中有超過20%的人存在情感性進食問題。

    人能從食物中找到慰藉的原因,可能和身體內部機制有關。人感到壓力時,人體的壓力激素——皮質醇增加,並對全身產生影響。幾千年前,飢餓是人類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主要問題,皮質醇的增加能促使人尋找食物、戰鬥或逃跑以補充自身能量,維持生存。隨著時代的發展,食物雖已不再成為擔憂,但人基因的進化是緩慢的,當精神壓力產生時,身體就會分泌皮質醇,並促使人尋找食物。

    事實上,壓力使人心煩意亂的同時,人嘴巴也會變得“煩躁”,感覺口乾、不適、磨牙,總想吃點什麼,會因此衝動覓食。

    華人是含蓄的。相較於過去,現代人面臨更繁雜、更巨大的壓力。人在工作、婚姻中面對挫折時,多將恐懼、憤怒、緊張、害怕的情緒藏於體內,假裝這些不存在,但真實自主的情緒會自動尋找發洩的方法。從進化的角度說,食品可以給人帶來放鬆舒適感,這時,進食就成了人們發洩壓力的方式。

    此外,進食衝動可能源於兒童期形成的習慣。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些和食品相關的記憶,當我們表現好的時候,父母常帶我們“吃大餐”“買零食”,以資鼓勵。此種經歷,在我們童年的記憶中,演變成自己與父母情感的聯絡,並進而形成家的安全感,以慰藉我們的心靈。

    社交性進食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交際應酬與大家同坐一桌吃飯時,雖然自己已經飽腹,但同桌的其他人仍在進食聊天,自己也會多少再吃點,併產生愉快的感覺。因此,除了壓力時進食,愉快地進食也是情感性進食的一種。

    食畢,進食者多感到內疚、沮喪、自責和更進一步的自卑,這些情緒都很可能導致其情感性進食的延續或加重,並逐漸變成自動性的行為,一旦開始,難以停止。

    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整理房間和冰箱。將家中速食、零食等清理掉,換之以新鮮的蔬菜、水果等低熱量、需要加工的食品。即便衝動來了,立刻出門購買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這能為進食者提供更多的思考時間,增加其放棄進食的機率。

    第三,要找到其他滿意的替代性策略。飢餓性進食是逐漸產生的,但情感性進食的衝動來得快,消退得也快,要在衝動到來時尋找替代性行為處理存在的煩惱,有非思考型策略如散步、運動、看書、聽音樂等;思考型策略,如在進食之前,給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轉移注意力。

  • 2 # 紅塵醉無憂

    這種做法,非常不合適。

    容易因情緒變化,而引發暴引暴食。從而引發身體其他器官的病變和肥胖以及厭食症的發生。

    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壞習慣,當心情不好或心情太好的時候,都喜歡靠吃東西來安慰自己或犒勞自己。

    雖然說,也種做法,也是由於人在吃零食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酶,是可以促進大腦興奮的,理論上是存在減輕壓力的可能。所以,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往往都會有靠吃一些零食來提高自己大腦興奮度的想法。也就是所說的,特別想吃東西。

    而且,越是熱量高和脂肪高含量高的食物,越能快速到這種效果,讓人容易形成滿足感,從而代替失落感。

    但是這種做法,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說,是不足取的。

    因為吃東西雖然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但是卻形成了對自身其他臟器的威脅。造成其他器官的超負荷運轉。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對健康的損害。

    建議,用一些維C含量高的水果以及楊梅、鈣片、無花果、草莓之類的零食代替巧克力、漢堡、薯條、蛋糕等一些高油脂、高脂肪的食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