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愁文韻
-
2 # 七戒叔叔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算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保持比較好的不多的幾個節日了。端午節是紀念春秋時期楚國貴族屈原投江的日子,屈原是楚國的偉大的愛國者、詩人。當代隨著經濟發展,大部分的節日都成了拉動消費、刺激經濟的代名詞了。端午節各地還保持著包粽子、賽龍舟、插艾蒿等不同儀式,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3 # 悠閒籃球賽事標籤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篇一: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
------愛國保健修身的三者合一
摘要:
時至今日,端午節都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等.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2008年起。端午節已成為中國的法定節日。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午節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的傳統節日。在這個古老的節日中.愛國精神深滲其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同時各地的風俗習慣,表現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保健意識,在從古至今一直沿襲下來的節日裡,屈原的美德也一直在洗禮人們,塑造人們.
關鍵詞:愛國 保健 艾葉 雄黃酒 修身 風俗習慣
一 愛國思想的沿襲
端午節紀念的偉大詩人屈原,(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屈原賈生列傳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對勞動人民所受之苦,深深的同情.其後被小人奸佞進讒言所累,遭讒人而嫉之(九章)君王不在信任他,於是屈原被放逐,.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屈原對
二保健意識的萌現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1 “產于山陽,採以端午”的艾草,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每到端午節,它被插在家家戶戶的門口避邪、驅蚊,點燃艾草(也可以點艾條),清淡的嫋嫋煙霧能除蟲滅菌。(端午時節話艾葉養生功效)( 清嘉錄》 “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 中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在當下,西藥固然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能比較迅速的祛除病痛,但是,西藥一般都是有著極大的副作用的,是藥三分毒,在古代,人們就學會利用艾草祛瘴避害,這是中國中醫的輝煌成就,也是中國中藥草的重要價值顯現.
2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藥)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藥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
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三 美德的沿襲
屈原幼年,入公侯子第學校讀書,資質聰穎,過目不忘,又日夜苦讀,積累了不少文、史、神話和天文方面的知識,加之其父母教育甚嚴,公認他是王族子弟中的姣姣者。屈原青年時,就明於治理,嫻於辭令.
美德重千鈞——《離騷》助讀
陳 軍
在一個以醜惡為美好的時代,在一個以奸邪為善良的時代,在一個以昏庸為英明的時代,在一個法度朝令夕改的時代,屈原修身潔行,將美德融入自己的言行,並與自己的儀態氣質合二為一,可謂難能可貴。但是,在佞臣長袖善舞,賢臣屢遭排擠的大背景下,“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眾人皆濁,唯我獨清”的屈原必然以悲劇告終,因為他犯的乃是“逆潮流而動”的時代錯誤。
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茞。”屈原用香蕙作佩帶,採芳草,為什麼會遭到君王的懲罰呢?原來這種行為是作者修身的表現,香蕙、芳草就是美德的代名詞。再看這句話“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屈原身為男性,為什麼眉是蛾眉,為什麼嫉妒他的偏
偏是女人呢?原來,屈原在說,是眾小人嫉妒他有美德,就誣陷他淫蕩,古人有把女子與小人等量齊觀的偏見,故而屈原用“女人”借代了“小人”,屈原把美德看成跟自己儀表形象一樣重要乃至與生命一樣重要的東西,於是用“蛾眉”比喻美德。接下來看這句話:“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這鷙鳥乃是作者堅守美德,並且矢志不渝,絕不同流合汙的體現,屈原還為自己的執著尋找著合適的理由,前世本來如此,他屈原怎能改弦更張。屈原說:“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餘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 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在楚國,作為臣子,屈原也許是最富有反思精神的,他不迴避沒有看清人生道路的錯誤,所以他後悔,但同時也敢於迷途知返,他“ 步餘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實際上是對自己的思想進行整理,也是在進入美德修養的境界,他思想的車輪還要回到美好的原初狀態,“修吾初服”乃是迴歸原初的意思,而“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則說屈原把高潔的品行看得跟服飾一樣重要,或者說屈原就是用美德作為服飾,這是很重要的問題。而“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則說屈原要把自己打扮成文人與俠士完美結合的形象,是作者有意提升美德修養的生動註釋,不然帽子何以戴得如此誇張,寶劍何以鑄造得如此誇張?原來是意在言外啊。
【篇二:15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篇三:中國傳統文化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 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龍頭節(農曆二月初二) 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寒食節(清明節前一日)
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七夕(農曆七月初七)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 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 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為中國七大傳統節日。
一、除夕:
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來歷: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除”乃除舊佈新之意。“除夕”有“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
風俗活動:守歲、放煙花、吃團圓飯。
詩句:(唐)范成大《賣痴呆詞》:“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二、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是農曆的一歲之首,俗稱“大年”。是中國民間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
來歷: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後才將春節改在一年歲末,並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永珍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改農曆為公曆(陽曆)後,便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直到1949年華人民政治協商會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為“春節”,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年:人們常把過春節說成“過年”,而“年”的最初含義與今天根本不同。
據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一種最兇惡的野獸叫“年”。它一出來,見人吃人,見畜傷畜,人們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天神為了懲罰“年”,把它鎖進深山,只許它一年出山一次。人們發現“年”有“三怕”——怕紅顏色、怕響聲、怕火光。於是,有一年臘月三十晚,大夥在門口貼上紅紙,不斷地敲鑼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裡徹夜點上燈,“年”來了一看,家家燈光通明;一聽,處處放炮聲,嚇得它不敢進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來,見還是戶戶門上紅,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頭又跑回去了。從此後,“年”一直沒敢再來,據說餓死在深山老林裡了。後來,人們才把防“年”、“驅年”,變成安安穩穩地過年了。
風俗活動:貼春聯、放爆竹、敲鑼鼓、吃餃子、拜年。
詩句: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三、元宵節:
陰曆正月十五日,又稱“上元節”,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來歷:中國古代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上元”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因有張燈、看燈習俗,民間又稱“燈節”。
風俗活動:吃元宵、踩高蹺、掛花燈、猜燈謎。
詩句:(宋)歐陽修《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四、 立春:
每年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春”,人們通常叫“打春”。
來歷:中國歷史上每年立春這一天,人們穿上節日的服裝,抬著一頭紙糊的大耕牛,載歌載舞上街遊行。遊行後,把紙糊的耕牛抬到縣衙的公堂上,由縣官親自執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趕緊耕種。”因此,人們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風俗活動:吃春餅、春捲。用布製作小娃娃或公雞,佩戴在孩童身上。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用鞭子打春牛(用泥做)三下,將泥牛打爛,土而灑在農田。
詩句:《附三醉 立春》 :“擷來新韭碧參差,金膾銀芽色色絲.;一片軟雲細細裹,奉與父老報春知。”
五、寒食:
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
來歷、故事:春秋時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介子推。於是介子推攜老母隱居綿山。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晉文公於是規定每年這一天禁止人們起火燒飯,以寒食
表示悼念。
風俗活動:不生火、吃寒食、掃墓。
詩句: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六、清明節:
來歷:農曆三月初八是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風俗活動:除了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蹴鞠、打馬球、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詩句: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習俗:。
七、端午節:
陰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
來歷:中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麵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
風俗活動:吃粽子、賽龍舟。
詩句:文秀《端午》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七夕節:
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
來歷:民間傳說牛郎織女陰曆七月七日在天河鵲橋相會,後有婦女於此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所謂乞巧,即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
風俗活動:婦女比賽針線活。
九、中秋節:
陰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 來歷: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裡,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風俗活動:晚上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賞月,吃月餅。
詩句: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重陽節:
中國古代以九為陽,陰曆九月九日正是陽月陽日,故名“重陽”。 來歷、故事:相傳東漢時費長房對汝南人桓影說:“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趕快叫家裡人縫製小袋,內裝茱萸,縛在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藉以避難。”桓景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裡的雞、狗、羊全部死掉。從此,民間就有在重陽節做茱萸袋、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等風俗。因“高”與“糕”音同,所以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風俗活動:做茱萸袋、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
詩句: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冬至:
農曆十一月二十二是冬至節。
來歷: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風俗活動: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詩句:(唐)白居易《邯鄲冬至夜》:“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十二、臘八節:
農曆臘月初八。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 來歷: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得道成佛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風俗活動:喝臘八粥,祭祖敬神,胭脂臘八蒜。
備註:
龍頭節:農曆二月初二。
來歷: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中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來歷:古稱上巳(si)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不少專家倡議將軒轅黃帝誕辰三月三日、上巳節設立“中華聖誕節”,以增強民族凝聚力。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誕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 中元 、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廟都會舉辦盛大的慶賀活動。 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
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上元節---正月十五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中元節---七月十五
中元節, 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 俗稱七月半。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 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 凡有新喪的人家, 例要上新墳,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所以, 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 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下元節---十月十五
-
4 # 蘆葦微微風悠悠
端午節是紀念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節日,在這一天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葉。紀念屈原反映了古代先民對憂國憂民的文人志士的樸素而熱烈的情感,鼓勵更多的人為國家丶為民族勇於探索丶勇於直言丶勇於任事。在現在社會,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端午節成了假日經濟的延伸形式,既緬懷先人,又獲得休息和活躍經濟!
-
5 # 琴152832796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有這個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等。主要是紀念歷史上的偉大民族詩人屈源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的說法。端午節於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確立為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形成了如今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我只是作了簡單的回答。(對不起,裡面的門字多寫了)
-
6 # 潁水蕭蕭
類似的問題以前曾經回答過,今天再說一點。
個人認為中國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伴隨產物,它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非一時一地一人之創造,端午節也不例外。一、端午節的起源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種觀點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禁忌說,這主要來自北方。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很不吉利,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嬰兒難以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這一習俗差點要了戰國四君子之一孟嘗君田文的命。這傢伙的生日恰巧是五月初五,剛一出生便惹得其父田嬰十分不快活,幾次三翻想把他幹掉,多虧其母庇佑才得以成人。
第二,據聞一多先生考證,端午節是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祭拜活動的節日。這個觀點主要源自南方地區,迄今南方還有賽龍舟的習俗。據近代考古發現推斷,新石器時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活著一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百越族,而端午節很有可能是他們因祭祖而創立的。
第三,據今人黃石、劉德謙等人考證,“吃粽子”“鬥草”等是夏商周時期夏至的風俗,所以端午節應源於夏至。
第四種觀點則認為端午節為紀念屈原、或伍子胥、或曹娥等人而設立的,其中以紀念以身投江殉國的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但似乎不太靠譜,連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人都不太相信(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文秀)。考究端午節的風俗,許多在屈原之前早已有之;再者,屈原身為楚國貴族大臣曾力挺聯齊抗秦,秦始皇一統華夏後怎會允許百姓祭奠屈原?
如果把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放到中國文明發展史中去考量,以上說法似都比較偏頗。
中國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伴隨產物,它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非一時一地一人之創造。中國疆域幅員遼闊,古代交通不便,人們的生活圈子相對封閉,風俗自會因時因地而異,有“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規矩”之說。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經濟文化的交流,各地風俗在相互吸收融合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節日風俗。
就端午節而言,在先秦時期,南北方的“節日”風俗是單線發展的,各有所側重,秦朝統一全國後,南北經濟文化得以快速交融,端午節在此基礎上正式形成。
二、端午節主題的演變推測人們設立端午節的最初原因,大概是為了避惡、祛病、防疫。
端午節時逢夏至前後,天氣逐漸炎熱,各種戾氣和疫病開始滋生和傳播,於是祛病防疫就顯得十分重要。洗蘭浴(“五月蓄蘭為沐浴也” 《禮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荊楚歲時記》)、插艾草、吃大蒜、擦雄黃酒、戴香包、避五毒等習俗,無不彰顯了端午節避惡祛病防疫的主題,這個風俗至少傳襲到漢代(“是月蓄藥,以蠲除毒氣” 《夏小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後漢書》)。
後來到隋唐時期,原來具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逐漸演變為帶有娛樂性質的節日活動,原來的祛病、防疫主題,則逐漸淡化了。
三、中韓端午之爭因為端午節,中國還跟南韓起了一點爭執。
2005年,中、韓兩國幾乎同時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遞交了端午節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申請,但遺憾的是最終由南韓的“江陵端午祭”勝出,對此華人頗有微詞(據專家說,南韓的端午祭與中國的端午節不是一碼事)。
直到2009年,中國的端午節才成功申遺(共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和江蘇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
近年來,國家強調增強文化自信,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一方面積極向國際組織申遺,一方面透過立法、成立相關組織、設立保護基金等,大力抵制外來文化的侵略,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一些曾經風靡一時的,與中國國情八竿子打不著的洋節基本銷聲匿跡。
-
7 # 下一秒的幸福就是你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節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祈福納祥類習俗主要有划龍舟與祭龍,壓邪攘災類習俗主要有掛艾草、浸龍舟水、洗草藥水、拴五色彩線等,節慶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黃等。端午節期間透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
8 # 迪漂中國大叔看世界
端午節是中國的主要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在中國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名字。其中常見的名稱有五月節、端陽節、端五節、龍舟節、菖蒲節等等。
端午節的習俗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慶祝方式,但是賽龍舟和粽子是比較流行的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
《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其中主流的有: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百越族自比是龍的子孫。直到秦漢百越人都還存在,而端午節就是他們用於祭祖的節日。歷史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和漢族融合,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為紀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楚華人。楚平王殺害他的父親和兄長,伍子胥則投奔吳國,幫助吳王閭成就霸業,並打進楚國。後來吳王驕傲輕敵,聽信讒言,吳王伍子胥自刎,並將伍子胥屍體扔到江中。伍子胥含冤死後,為了紀念伍子胥,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節都要舉行各種祭祀活動以悼念伍子胥。源於紀念孝女曹娥: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掉進江中,很多天也沒有找到屍體。當時曹娥只有十四歲,在江邊哭號尋找父親,到了五月初五也跳進江裡,五日後抱著父親的屍體回到岸上。就此傳為神話,後人在五月初五紀念曹娥的孝節。 紀念屈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楚懷王聽信讒言,將屈原革職,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的過程中,屈原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傳說屈原死後,楚國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並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後來慢慢演化成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雖然在歷史的發展中,我們沒有辦法確定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幾千來來,中華民族還是保留了在端午節祈福、消災等主題的風俗習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的紀念活動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
-
9 # 三人隨筆
端午節的由來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紀念”,其文化內涵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端午節的由來,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同時,還有紀念曹娥和伍子胥的說法,也流傳甚廣。曹娥十四歲時,父親落水,曹娥在河邊等了幾天幾夜,始終不見父親的屍體。她便跳入江中,結果她抱著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
伍子胥建議夫差滅掉越國,但夫差不聽,反而將伍子胥賜死。伍子胥吩咐將他的眼珠挖出來,掛在城牆上,說要看著越國滅掉吳國。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越國大兵入境,惱羞成怒的夫差將伍子胥的屍體挖出來,拋入江中。
所以,端午節的由來,主要是“紀念”,無論是紀念屈原,還是曹娥、伍子胥,都是讓人們記住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孝順之心。
隨著時代的演變,端午節其實不僅僅是“紀念”了,還包含了健身、盡孝、愛國的多重內涵。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還有划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等習俗,這其實就是健身祛病。而曹娥和屈原、伍子胥身上,體現的就是孝道和愛國的情懷。
端午節的這一特點,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明德”者的要求不謀而合。《禮記·大學》中說,欲明德於天下者“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端午節健身祛病其實就是“修身”的一部分,盡孝是“家齊”的基本要求,愛國則是“治國”和“平天下”的基礎。
因此,在端午節上,古人將一些深奧的大道理,用具體形象的方式表達了出來。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也不得不佩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統節日的內涵,可比人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我這所回答的,也只是一點皮毛而已。
-
10 # 巫巫科技說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1) 端午節的由來據記載,端午節最早是在戰國末期開始的。主要的來歷就是屈原在當時受到楚懷王的妃子大臣排擠。後被楚王放逐到江南。
不久後,楚國滅亡,屈原聽了後因太傷心而投汨羅江自殺。楚華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都趕來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之後,這一天就定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稱之為端午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等。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掛菖蒲、艾葉,喝雄黃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2) 端午節的內涵端午節,在節日中迴歸傳統,增強文化使命感。
端午節就像其他傳統節日、民間習俗一樣,也是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比如端午節吃什麼,做什麼,南北各地就不盡相同。
端午節食俗中除了全國各地共享的粽子之外,南方大部分地區喝雄黃酒。長江黃河以南人們包粽子都用竹葉,而北方地區多用蘆葉。這些均展示了中國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飲食文化。
端午節習俗是人們對生命、自然、美好人格和幸福生活的歌頌和期盼。它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轉變而變化。
從對辟邪驅瘟主題、捨身報國等高尚人格的尊崇開始,逐漸又透過各方式的轉變而變化,上升為人類與自然社會既和諧相處又主動調節的生活智慧。正是由於這些原因,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才得以長盛不衰。
結束語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在世界文化大融匯的今天,守住自己的身份,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傳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
透過開展多種傳統節俗活動,將文化傳承融入民俗節日中,讓人們在端午這個特定的節日中迴歸傳統。
在與祖先的對話中,感受偉大愛國詩人高尚的品格,增強我們的民族意識與文化使命感,讓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在現代生活中得以傳承下去。
回覆列表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和先人而來的,主要是弘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緬懷先人的優良傳統,以及繼承先輩奮發圖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