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世界人和事
-
2 # 老不死的農民
政策是沒有農田補貼,只有農作物補貼!種農作物的人才有補貼,並且只補貼國家提倡種的作物!你的地租給別人,就不補貼你了。
-
3 # 謝宏斌103
土地流轉後,其承包的土地耕補應該補給誰,那就要看雙方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如何約定,如果沒有約定,那耕補資金應該歸原承包土地的農戶所有!
-
4 # 財廣進康週週
農村農田土地轉租承包,國家補貼補給誰的問題:
①、我也是農村種田種地的農民,在我們這邊補貼只補給種植水稻糧食的農民每年每畝400元,種植別樣經濟作物水果之類的概不給予補貼,因為我們這邊的田地分到個人,每家的田地都有好的有不好的東一塊西一塊,單獨吊臨不成片工作難度大做不出效益,很多人不願意種才是轉租給別人種。
②、農村的水田有的排水不方便的、有的被大水淹的、還有的大片田地不通車路的,現在有的農村農田土地面積達百畝以上的,政府要求種水稻糧食,有人投資建設整理然後再轉包給農戶種植,投資者有權收取承包費三年,本村農戶可以交租金種植,三年後兔費歸還農田土地給農戶,如果本村農戶不租就向外招租,三年後的租金有一部分歸本村所有。
-
5 # 分享農業知識
精簡回答:
農村農田轉租承包是指承包土地經營權,而不是承包國家農田補貼的,所以,國家農田補貼歸土地持有權人享用。
-
6 # 張懷明想走天下
確切的說,不是題主說的:農田補,它也是有演變過程的,就我們江蘇沭陽來說,農業補貼是從2004年開始的,也叫‘三項補貼’,一開始是農作物分開補助的,及小麥補助和水稻直補,水稻補貼開始是每畝20元,小每畝補貼10元,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後來補貼每年都增加了些,名稱也有演變,水稻補貼一直到合併前都是每畝20元,2010年時稱農業綜合補貼,還保留水稻直補,自2018年改為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水稻補貼與小麥補貼合併補貼,每畝也提高到125元,而且補貼的物件是種地的農民,最近幾年有變化,流轉出去的土地只要是流轉合同上著名補貼部分歸農民的,補貼任然歸農民,否則歸種地人所有,同時規模種植的大戶,符合一定規模的還可以享受政府的高效農業專項資金補助。
-
7 # 農人時光
在我們村就有很多專業承包農民土地的承包戶,把土地承包下來後自己統一種植果樹,或者種植大棚採摘園或者建成農家樂,一次承包的土地有一百畝左右,國家對於承包土地是有一定的補助的,這些補償金自然也就補償給了承包土地搞種植的承包者了,農戶一般是隻拿承包土地的租金的。
-
8 # 化龍263
農補是國家鼓勵農民種好田的一項措施,更是彌補糧價收購低,種田利潤少的一項平衡方法。
土地確權完成後,我們看到在鄉村每個角落都掛有大型標語:誰種田誰補貼。也就是說,國家補貼更精準地落實到種田人的身上,讓種田人真正得到實惠。但我認為要真正能調動種田人的積極性,在糧價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政府還須加大補貼力度。以我地為例,2019年以前每畝只有112元,補貼太少,還是沒什麼利潤。種田為業不能養家餬口還會撂荒選擇外出打工,這是無奈的選擇。
為了解決撂荒問題,土地可以流轉,承包人要出租金給土地所有人,每畝租金都在二三百元以上,補貼低於租金怎麼行?
因此,這是個難解的問題,不盤活,三農問題無法有效發展。
回覆列表
具體情況還要根據當地,先說一下我們這吧,一般承包給別人之後。別人會按沒錢談好的價格給我們錢,國家的補貼還是我們自己去領的,不會給到承包人的手裡,地畝本還在我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