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說豫見

    劉邦建立漢朝,關於誰的功勞最大,當時就有爭論,史記中有生動的記載。

    劉邦曾問群臣,他為何能取得天下,誰的功勞最大,群臣的回答都不得要領。劉邦自己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這就是漢初三傑,三個人分別代表著戰略決策團隊、官僚治理團隊、軍事將領團隊,三個團隊共同努力輔助劉邦取得天下,誰也離不開誰,缺一不可,不能割裂開來,不能單說誰的功勞最大。

    單論戰功,韓信第一誰也無話可說,其次才能輪到曹參。若說功勞,比較綜合,難以有服眾的標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劉邦老爹還有理由呢,因為多虧他生了劉邦。

    公正的評價功績,給予恰當的獎賞,不僅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而且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這不2000多年後的今天,還有人為此爭論不休。這個事情,當時也有議論。

    劉邦建立了漢朝,自己當了皇帝,有分封了蕭何、張良、曹參、韓信等一幫文臣武將,以為天下太平了,安穩了。有一天,劉邦看見一幫豐沛糙老爺們在南門外爭論不休,很是激烈,劉邦就問張良那些人在那裡議論什麼呢?

    結果張良回答道,那些人在議論如何造反呢?

    劉邦大驚,疑惑不解,說這些都是跟著他出生入死一起打天下的人,在與項羽爭奪天下、那麼危急的時候都沒有造反,怎麼現在天下太平了,又要造反呢?

    張良說道,那些人在議論誰的功勞大,應該得到什麼封賞或懲罰呢!您依靠他們的幫助得到了天下,封賞了喜歡的人,也殺掉了仇人。這些人既擔心您忘記他們的功勞,又害怕你記起了他們的過錯,所以聚在那裡準備謀反呢!

    最後劉邦還是用了張良的計策,封上了劉邦最討厭的雍齒為侯,才安定了人心。

    可見劉邦自己都沒有辦法準確而恰當的評價,只能掐頭去尾,我們大家還是洗洗睡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壓鐵塔有輻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