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托夫雞尾酒的優勢在於廉價,莫洛托夫雞尾酒的劣勢在於對國府而言它並不廉價。製作莫洛托夫雞尾酒所需的汽油、橡膠,包括那個玻璃瓶對國府而言都不是廉價易得的,沒有那個條件讓你去造作。
至於國軍反坦克武器匱乏,我覺得也沒有那麼咋乎,日軍的坦克比國軍的反坦克武器還匱乏呢。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在華北作戰的日軍第一軍下轄戰車第一、二大隊,共有八九式中戰車78輛,在平綏線作戰的戰車第四大隊共有八九式中戰車15輛,九五式輕戰車15輛,上海派遣軍下轄一個戰車第五大隊,共有八九式中戰車32輛。以上總計140輛。
當然了,還有84輛九四式超輕型戰車我沒有算進去,因為這個東西我覺得你要說你是因為反坦克武器匱乏所以對付不了,這理由有點牽強。
那麼國軍手裡有多少反坦克武器呢?
下表是1936年9月到1937年2月的德國軍火輸華情況。
從表中可以看出,截至1937年2月,國府共獲得德制37mm戰車炮124門(注:這裡的戰車炮應是指戰車防禦炮,因為國府不可能進口了124輛德式戰車 ),這還不包括其他來源的戰防炮。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府繼續從德國、蘇聯等國獲得軍火,根據國民政府軍政部編寫的《抗戰第一、二年度軍政統計》記錄,從1937年7月到1939年6月,國軍共驗收平射炮522門。
(注:從列表名稱可以看出這裡的平射炮主要是戰防炮,而這裡的戰車炮似乎應該是國府進口的俄製T26坦克和德制豪須裝甲車的車載火炮。軍語不統一是國府的特色,大家習慣就好。)
(德制37mm戰防炮)
(奧地利百祿式47mm戰防炮)
(蘇聯37mm戰防炮)
(蘇聯45mm戰防炮)
而關內侵華日軍的坦克在這一時期雖然也有增長,但總的來說也不過就兩三百輛,而且隨著對美戰爭的迫近,關內日軍坦克的數量不斷下降。
根據日本防衛廳戰史室公刊戰史第73卷第87頁。1941年12月日本對美英作戰開始前,日本陸軍全軍共15個戰車聯隊690輛戰車。其中部署在滿洲(中國東北)、中國(中國關內)、南方、內地(日本本土、北韓及中國臺灣)的比例分別是40%、13%、47%、0%。
690×13%,也就是89.7,取整算90輛。
這想遇上坦克得走多大的狗屎運啊。
到了1943年,隨著第3戰車師團的加入,中國派遣軍的戰車力量得到加強,戰車總數達到300餘輛。
但此時國軍的實力也得到了加強,下表是1943年7月和12月國軍擁有的武器裝備總數。
而到了1945年,國軍就更強了。
戰防炮已經多達1097門,五五戰防槍1350支,火箭筒1098具。而中國派遣軍的坦克也就300餘輛,其中防護最好的97改也不過25mm裝甲。
我這火箭筒一發下去,你猜鬼子的坦克能不能扛住?
我這五五戰防槍,一槍下去就給鬼子戰車開瓢。
所以這反坦克火力哪裡匱乏了呢?
最後友情提醒一下喜愛近代軍史的朋友們,國軍的問題如果只從武器裝備上找原因的話是不會有結果的。大家談起鴉片戰爭,談起甲午戰爭,都知道那不光是器物的原因,為什麼談起抗日戰爭的時候就不知道了呢?
借用一下某些人的套路,這時候,應該“定體問”。
莫洛托夫雞尾酒的優勢在於廉價,莫洛托夫雞尾酒的劣勢在於對國府而言它並不廉價。製作莫洛托夫雞尾酒所需的汽油、橡膠,包括那個玻璃瓶對國府而言都不是廉價易得的,沒有那個條件讓你去造作。
至於國軍反坦克武器匱乏,我覺得也沒有那麼咋乎,日軍的坦克比國軍的反坦克武器還匱乏呢。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在華北作戰的日軍第一軍下轄戰車第一、二大隊,共有八九式中戰車78輛,在平綏線作戰的戰車第四大隊共有八九式中戰車15輛,九五式輕戰車15輛,上海派遣軍下轄一個戰車第五大隊,共有八九式中戰車32輛。以上總計140輛。
當然了,還有84輛九四式超輕型戰車我沒有算進去,因為這個東西我覺得你要說你是因為反坦克武器匱乏所以對付不了,這理由有點牽強。
那麼國軍手裡有多少反坦克武器呢?
下表是1936年9月到1937年2月的德國軍火輸華情況。
從表中可以看出,截至1937年2月,國府共獲得德制37mm戰車炮124門(注:這裡的戰車炮應是指戰車防禦炮,因為國府不可能進口了124輛德式戰車 ),這還不包括其他來源的戰防炮。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府繼續從德國、蘇聯等國獲得軍火,根據國民政府軍政部編寫的《抗戰第一、二年度軍政統計》記錄,從1937年7月到1939年6月,國軍共驗收平射炮522門。
(注:從列表名稱可以看出這裡的平射炮主要是戰防炮,而這裡的戰車炮似乎應該是國府進口的俄製T26坦克和德制豪須裝甲車的車載火炮。軍語不統一是國府的特色,大家習慣就好。)
(德制37mm戰防炮)
(奧地利百祿式47mm戰防炮)
(蘇聯37mm戰防炮)
(蘇聯45mm戰防炮)
而關內侵華日軍的坦克在這一時期雖然也有增長,但總的來說也不過就兩三百輛,而且隨著對美戰爭的迫近,關內日軍坦克的數量不斷下降。
根據日本防衛廳戰史室公刊戰史第73卷第87頁。1941年12月日本對美英作戰開始前,日本陸軍全軍共15個戰車聯隊690輛戰車。其中部署在滿洲(中國東北)、中國(中國關內)、南方、內地(日本本土、北韓及中國臺灣)的比例分別是40%、13%、47%、0%。
690×13%,也就是89.7,取整算90輛。
這想遇上坦克得走多大的狗屎運啊。
到了1943年,隨著第3戰車師團的加入,中國派遣軍的戰車力量得到加強,戰車總數達到300餘輛。
但此時國軍的實力也得到了加強,下表是1943年7月和12月國軍擁有的武器裝備總數。
而到了1945年,國軍就更強了。
戰防炮已經多達1097門,五五戰防槍1350支,火箭筒1098具。而中國派遣軍的坦克也就300餘輛,其中防護最好的97改也不過25mm裝甲。
我這火箭筒一發下去,你猜鬼子的坦克能不能扛住?
我這五五戰防槍,一槍下去就給鬼子戰車開瓢。
所以這反坦克火力哪裡匱乏了呢?
最後友情提醒一下喜愛近代軍史的朋友們,國軍的問題如果只從武器裝備上找原因的話是不會有結果的。大家談起鴉片戰爭,談起甲午戰爭,都知道那不光是器物的原因,為什麼談起抗日戰爭的時候就不知道了呢?
借用一下某些人的套路,這時候,應該“定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