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江三農

    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農村過春節,我們這邊吃“六大盤”,寓意“六六大順”,盤子比較大,一盤頂現在4盤菜,我家是祖傳青花鯉魚盤,與電視裡鑑寶青花官窯大盤差不多大。那個時候我家九口人吃飯,6盤菜過年足夠了。那個時候過年一盤紅燒肉,一盤紅燒魚,一盤安慶特色菜“山粉圓子”,一盤小炒(乾子炒粉絲),一盤紅燒雞塊(鵝、鴨塊),還有一盤其他菜,總之,湊夠“六大盤”就行了。

    過年可以敞開吃,不會挨大人罵,也沒人阻止。上世紀60——70年代,物資匱乏,特別是農村,平時很難見到葷腥的,肉要憑票供應,其他副食品也要憑票供應,所以過年全家人在一起煞煞饞,開開葷,小孩子望過年,大人望插田。因為過年論吉利,不能罵人打人,除夕之夜大人們都忍著,吃團圓飯的時候,孩子們狼吞虎嚥,大人見到也只是善意加微笑的提醒一下,少吃點,別傷了胃。記得有一年除夕團圓飯,我吃了6塊紅燒肉,而且是大塊,一塊足有一兩,我還想再吃,再去用筷子夾,可母親想制止,怕我消化不良,父親說,平時難得讓孩子們見一次葷腥,過年就隨他們敞開吃吧,反正今年過年臘肉醃製50斤,比較充足。可母親還是勸慰我,明天再吃,少吃多餐。

    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們這邊流行過年吃十盤菜,寓意“十全十美”,盤子比較小,還可以燒火鍋,用菜園子裡蔬菜與臘肉混搭,魚一盤醃製的臘魚,還再燒一盤新鮮魚,另外還有燉雞、雞蛋、花生米、牛肉、羊肉及內臟等,菜比較豐盛,過年需要喝酒,上世紀60——70年代過年全家老少都喝,只是小孩子喝紅酒,而且少喝,也是象徵性喝一點,喝醉的情況少見,但我每年三十喝酒之後頭都暈了,話也比平時多,說的話帶有一點醉意。南方人過去全家人都圍坐在堂軒八仙桌上,一起動筷子,非常講究,不能一個人沒有上桌,不能有人先動筷子,先放下筷子,同時吃飯,同時放下筷子散席,先吃完的人,不能離席,必須等最後吃完的人放下筷碗。現在過年我們這邊仍然是吃“十盤菜”,雞鴨鵝、豬牛羊肉、香腸、小炒,兩個火鍋,肥腸、豬肚子等等。年夜飯越來越豐盛,越來越精緻,孩子們不再狼吞虎嚥,貪吃了。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地方過年風俗習慣不一樣,所以吃的東西也不一樣,東北人過來吃餃子,少數民族過年與平時沒什麼兩樣。但漢族人過年非常隆重,嚴肅、喜慶,講究禁忌,諱莫如深,不能亂說話,不能罵人,不能惹事生非,不能打架鬥毆。過年其實過的就是文化,沒有傳統文化,也就沒有年味。

  • 2 # 使用者探路的人

    六、七十年代過春節吃法太簡單了,臘月三十吃頓團圓麵條飯,初一把豆腐切成細條條,搶油花水在裡面把豆腐煮熱,泡一碗玉米饃,上面再撈幾根豆腐條,就這麼簡單,也沒什麼花樣,過了破五,新年就結束了,啥也可以吃,把洋芋切成小蛋蛋,用水一煮再抓幾把玉米麵拌成糊湯,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那時的春節讓人心酸,覺得可憐,更讓人難受,也讓人流淚,最不堪回首的春節,也是抹不去的陰影。

  • 3 # 金友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過春節,真的熱鬧,家家戶戶宰自已家養的豬,自已家養的土雞,生產隊裡分來的魚,大年三十的晚餐有幾樣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整個豬頭,一根豬尾巴,豬大腸,一隻大公雞,一個魚,自已家裡做的豆腐,這幾樣菜是一定要的,因為要謝年用,每家每戶都一樣,那時的萊全是綠色食品,真香,四個人就能把一整個豬頭吃完,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但還是懷念六七十年代的日子食物,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 4 # 任丘市永宏汽車農機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年代,一到年關是:大人愁,小人歡。大人愁的每人只分了八斤麥子,手中又沒錢(我們這日值八分)。大年二十九蒸饅頭還得摻三成白棒子麵,三十吃頓包子,大年初一包餃子,一人一斤乾麵,少了不夠吃,過了初二就見不到白麵了。

  • 5 # 文一多

    我就是七零後的農村娃,我最有發言權。

    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農村,你想想吧,還沒有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大家都是在大集體參加生產勞作。那時候還是公社制度,參加集體勞作的農民吃飯都是在生產大隊的食堂。

    由於那時候還是計劃經濟,人們的很多生活必須品還是國家計劃供給。如買肉需要肉票,買糧需要糧票,甚至買鹽都需要鹽票。農村的生活必須品統一由公社的供銷社提供、配製。

    那時候農村還很窮,農村人一年能吃上一次肉都是奢望,所以那時候過年,農村家庭吃的主要還是素食。比如豆腐、千張、粉絲、蘿蔔、青菜等。因為這些素菜基本上農村家庭都能製作或者種植,就地取材,既省錢又實惠。

    那時候,我們老家這邊過年,年三十早上家家戶戶都會蒸饅頭,除夕正餐自不必說,一般會燒個“十大碗”,無論葷素總之會配齊至少十樣菜。除夕飯後大人們會包餃子,留著初二初三的早上吃。

    以我們家為例,每年臘月二十幾父親就會磨豆腐,因為豆子是自家種的,所以無需花錢買。在我們這裡吃豆腐意味著大家“都富”,所以,除夕夜每家餐桌上都會有豆腐這盤菜。

    還有就是吃魚,那時候在農村雖然吃肉很不容易,但吃魚還不是太難的,因為農村水塘河流多,冬天人們沒事可以去河裡抓魚,抓的多了可以晾曬起來備著以後慢慢吃。除夕吃魚意味著“年年有餘”,所以,魚也是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農村有的家庭開始殺年豬,還有的家庭幾家合夥殺一隻豬,豬肉分著吃。我們家也殺過年豬,也曾和大伯家叔叔家一起合殺過豬。

    農村家庭在七十年代末期是可以養三兩隻雞的,但是不能養多,養多了就說你搞資本主義,所以只能養兩三隻。有了雞,就會有雞蛋,過年時一般家庭捨不得殺雞的,但雞蛋是有的吃的。

    還有,過年時農村家庭都會自制圓子,有粉絲豆腐餡的,有蘿蔔餡的,條件好的家庭還能放點肉做肉圓子。圓子做好了放在鍋裡蒸出來,味道香著呢!

    小時候農村家庭過年,家家戶戶都會熬糖稀,就是用紅薯熬製的糖稀。因為紅薯家家都有,所以,孩子們的最愛就是過年吃糖稀,熬好的糖稀用筷子纏繞起來,一口咬下去拽起長長的糖絲,那感覺美極了。

    所以,六七十年代的農村過年,吃的雖然不是太好,但品種還是蠻多的,因為很多食材都是農村自有的。所以像豆腐、粉絲、蘿蔔、青菜、圓子、魚等等也是那時候的常見菜。

  • 6 # 守望鄉愁

    只記得七十年代初期只要誰家能搞到一斤白砂糖,其高興度不亞於今天四十歲光棍漢忽然娶到一個賢惠而美貌的妻子一樣。

  • 7 # 一個退休的傻老頭

    我是六八年下鄉的,經過了三個春節,其中的七0年春節是在農村過的。

    那時的農村,雖然並不富裕,但是對於過春節還是很“在意”和“興奮”的!

    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忙碌過年的事,殺“年豬”的,購“年貨”的。公社還有個“大集”,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一過“小年”,過年的氣氛更濃了。在街上聽到的最多的話就是,“我家明天要殺年豬了,過去吃血腸去?”

    因為我們是下鄉青年,很多老農都請我們去吃“血腸”。我們也去過兩家,很是熱鬧!!吃著自己家灌的“血腸”,大鍋燉的豬肉酸菜,很有特色和味道,好吃!!

    那時時興“移風易俗”,再加上農村很多是“草房”,為了防火,很少有放鞭炮的。

    初一一早就是“拜年”,因為農村人都是一個一個家族的居住,三叔二大爺的,孩子們都是進東家出西家的互相“拜年”,據說有“磕頭”給“壓歲錢”的。我們也沒有過去湊熱鬧,不清楚了。

    我們“青年點”隔道,過去有個“土地廟”,“文革”中被“破四舊”,夷為平地了,但是“除夕”晚上仍有在那裡“燒香上供”的。那天晚上快半夜時,我們幾個“青年”在屋裡喝過酒,到外面上廁所,看到“土地廟”位置那裡有人有火光,我們有人喊了聲“誰!幹什麼的?”影影糊糊看到幾個人跑了。我們過去一看,地上有一堆“供品”,有粉條,五顏六色的,還有個黑黢黢的“豬頭”。我們也沒動,就回來了。第二天早晨一看那地方什麼也沒有了?

    回想起來,農村的“過年”也是很有“年味”的!

  • 8 # 龍鳳1818

    我是從六十年代過來的人,實話實說: 那時過年與平常一樣,經常沒有吃的。我姊妹多,且正是長身體的階段飯量大,隊上分的糧食頂多夠吃半年。有一年快過年時發愁,母親便起五更熬半夜紡線織布,讓父親拿到西山(那時我還小,不知西山在啥地方)去換糧過年。父親去了三天,除夕晚半夜才揹著換回的半口袋玉麥回到家,餓得我當時就抓來生吃。大年初一把玉麥磨成珍子,母親做了點麵條做成珍子面,殺了一隻雞,這就是全家八口人的過年飯。

  • 9 # 殘陽餘暉

    春節我們叫年,過春節那就是過年了。

    七十年代我還小,當然也是非常盼過年了,因為過年能吃上一頓特別美味的和洋芋,還有那甘甜得再不能甘甜的小米湯,放開肚皮儘量吃的年夜飯。“和洋芋”好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洋芋洗淨後放鍋裡蒸,連皮的那種。過了臘月二十就會問媽媽離過年還有幾天,掰著指頭一天天數。

    終於過年了,煤油燈也好像比平時明亮很多,一大鍋的和洋芋出鍋了,大小形態各異土黃色的傢伙擠在炕頭的篩子裡,黃的發亮的一大盆米湯也上炕嘮!我們姐弟幾個迫不及待地喝上一碗甜甜的米湯。一碗米湯喝完了,洋芋也不是那麼的燙手了,剝過皮顯得那麼的白淨,再澆上一調羹油黑的醬湯,那味道啊現在可能沒有人感受。吃完這頓豐盛的年夜飯,我們姐弟幾個都躺在炕頭不能動了,父親臉上掛滿笑意說“這陣兒都和財主家老子一樣了”。

    說到這裡會說我有點誇張,難道你們平時就不吃飯嗎?吃,怎麼不吃呢?人以食為天嘛!聽我說說我們平時的生活狀況你就會全明白。

    時間是1976年,我們姐弟五個,一家七口人,我哥最大十四歲,剛上初中,我排行老三,最小的一個妹妹不滿兩歲。那年母親臥病在床一整年,只有父親一人在生產隊掙工分。後來聽父親說,那年我們生產隊每人分八升八合粗糧。這八升八合是現在的多少斤?稱細糧一升是四斤,粗糧嘛,大概就是三斤多一點吧。因為我們家公分少,是缺糧戶,要給餘糧戶補一百二十元糧錢。經過農業社的人都知道缺糧戶和餘糧戶的概念。當時的一百二十元錢是一個什麼概念?一斤洋芋六分錢,小米豆類等糧食不能買賣。

    我們平時吃的是自留地種的酸白菜,淹酸的臭椿樹葉和洋芋葉,還有洋芋渣,還有國家救濟的不多的紅高粱。只有過年才吃一頓和洋芋,哪來的洋芋渣?聽我說,當時爸爸為一家人的生計費盡腦力和體力。他買了一個石磨,用六分錢賒來的洋芋磨粉面,粉面一斤三毛四五(供銷社收購價),這樣粉面賣掉還了洋芋錢還多少能長點,洋芋渣就白賺。那一百二十元錢也就是這樣還清的。

    這樣就苦了爸,由於冬天石磨會凍結,爸就把石磨搬在家裡。每天雞叫起床,把洋芋砸碎,磨成糊,再過濾在甕裡。每天四十來斤,都是人推磨。拾掇停當天就亮了,他又要到農業社參加勞動,晚上回來還要出芡啊涼芡的忙活好一陣子的。

    唉!那年頭。

  • 10 # 綠野清風客

    我是60後,想起那時候的日子心裡就酸溜溜的。

    我家弟兄多勞力少,全靠父母掙工分,那時的工值也就是1~2毛錢。工分少自然分的糧食就少,一家7口人也就能分到1袋小麥,半袋穀子,2袋玉米,2斤棉油。

    年年缺糧,吃飯問題也是瞎湊和。分的小麥、玉米捨不得吃,父親拿到集市糶出去,再換回地瓜幹吃。地瓜幹也是要最便宜的,8分錢1斤,好的1毛錢1斤,這樣每斤能省2分錢。這樣1袋小麥能換3袋地瓜幹,2袋玉米能換4袋地瓜幹。

    平時吃飯的時候,就是吃地瓜幹窩頭喝地瓜面糊塗(粥),就著自家醃的鹹菜。那鹹菜也就鹽水蘿蔔、醃白菜疙瘩,鹹菜是沒油的。窩頭是有數的,大人吃多少,小孩吃多少,這頓吃多了下頓就不夠了。幾個弟弟有時半晌餓了偷吃窩頭,被母親發現了就會挨訓。

    有一次三弟偷了個窩頭,還加了一撇子油,幾個鹽粒,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母親下晌回家發現了,抓住三弟打了一頓,自己也哭了,她知道孩子餓。

    每年進了臘月,弟弟們就開始數數,數離過年還有幾天。小孩子還關心起了大盡小盡,因為小盡離過年早一天呢,他們太想吃餃子了!

    到了二十七八,父親會趕個集,花8分錢買上1張紅紙,4毛錢買上2掛鞭炮,1塊4毛錢買上2斤肥豬肉。紅紙是寫春聯用的,鞭炮是三十晚上和初一早晨煮餃子時燃放,一次一掛。肥豬肉可以煉油,餃子餡加上豬油特香。

    到了三十,母親會提前炸上幾碗面丸子,我弟兄每人分兩個吃,大部分還得留著待客呢!哥幾個都等不及嚼碎就吞下了。父母忙著包餃子,弟弟們早早的把鞭炮掛到樹枝上,手裡拿個燃著的木棒,就等著父親下令放鞭炮。用木棒點鞭炮可以省一根火柴,還安全。

    餃子皮是兩樣,一樣是白麵皮,一樣是雜麵皮。啥叫雜麵?就是玉米、高粱、黃豆兌在一起,有時還加點地瓜幹,再摻點幹榆樹皮磨成的面。榆樹皮黏性大,磨出來的面不容易散。

    餃子餡也是兩樣,一樣是蘿蔔絲加點豬油,一樣是白菜加點豬肉、棉油。加豬油的自己吃,加豬肉的留著走親戚待客人。2斤豬肉只能放一半,留一半待客用。客人走完了,剩下的弟兄幾個才能分著吃。

    放完鞭炮,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弟兄幾個每人可以分4個白麵餃子,不夠只能吃雜麵的了。雜麵餃子吃著也挺香,好歹有點油啊!

    過了初一,餃子沒了,換成了雜麵大包子。大包子餡主要是蘿蔔,加上點棉油,味道就差點兒了。也不錯,咋說也比窩頭強吧!

    這種生活維持了十幾年。到了一九七八年實行大包乾,當年就變了樣,平常可以吃玉米麵黃饅頭,逢年過節可以餃子管夠了。父母感慨說,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過上這好日子!

    如今我偶爾給孩子們提到這些事,他們表現的都有些茫然!

    再看如今的好生活,我們有啥理由不知足,有啥理由不努力呢!

  • 11 # 玉兔溫文爾雅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下午四點準時開吃,主食米飯饅頭,蔬菜只有白菜土豆蘿蔔冬瓜,燉帶魚,燉豬肉燉雞肉,血豆腐,滷水豆腐,粉腸,夜裡十二點吃豬肉白菜餡的餃子,初一破五吃餃子,初五以後窩頭鹹菜,十五吃元宵。

  • 12 # 車仔佬42104839

    1973年春節前我舅舅單位的車去湛江運貨,幫我家買了一隻14斤重的老公雞,回來時很多鄰居都來看這隻雞,大家都稱奇,有人說一輩子都未見過那麼大的雞。這雞也很兇,我第6的妹妹站在後面被它踢了一腳,小腿流血不止,第7的弟弟騎在它背上一樣可以向前行。年三十下午我和老爸將這雞殺了,全家都坐在圓桌前等這頓年夜飯,到了晚上8點鐘,這雞都煮了4個多鍾了還是咬不動,最小的幾個弟妹餓到呱呱叫。沒辦法最後將雞的內臟和青菜炒了1盤,這個年夜飯就只有這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足壇有哪些攻擊力強的後衛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