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觀局閣主
-
2 # 廈門陳禮勤
然而楷書的歷史舞臺在毛筆退出歷史舞臺後,其生存空間驟然縮小。在毛筆時代楷書的第一意義在科舉考試,對參加科舉考試的文人尤其重要。重要到是敲門磚之一,明清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以至拋棄歐顏柳趙硬是開創出空前絕後的"館閣體"。在藝術的範疇裡,楷書除了被反覆演化在《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之中,更重要的是存在於石碑的碑文裡。古時國家特殊的祭祀要作文刻碑,邊疆戰事功績,地方政府大事,個人上至權貴、名人、富豪,下至殷實人家,都有勒石刻碑的慣例。凡上碑者皆須用標準的通行字型,唐代開始勒石刻碑幾乎都被楷書統治。所從歷代楷書名家都極為尊貴,受追捧,人都以求得名家名人楷書入碑為榮。所以世傳歐顏柳趙的楷書,絕大部都是碑文。然而能代表歐顏柳趙書法文采風流的都不是其所書的碑,而是傳世的帖或文稿。比如影響力最深最廣的顏真卿,什麼《勤禮碑》《麻姑碑》都不能代表顏氏的最高藝術成就。《祭侄文稿》才是,而且是中國書法史的巔峰之作。
當毛筆退出歷史舞臺之後,毛筆幾乎僅存於藝術領域。楷書在實用的碑刻這一歷史空幾乎被消滅了,雖然現代也有碑刻,但少之又少。在書法這一藝術殿堂裡,楷書屬於入門的基本功練習。一般不使用楷書來展現書法的藝術。因為書法的目的是要創造出漢字生動活潑的寫法,讓漢字看上去充滿生命的活力。所以最忌諱的是死板,王羲之稱死板的書法為"上下平直,狀如運算元"(形狀象算盤上的運算元,直上直下,排列整齊,說"此不是書"。書要"怒猊抉石,渴驥奔泉”的活力和氣勢才行。
顯然在王羲之那裡,死板的楷書並非書法。但楷書在毛筆時代又有極受尊崇的地位。其上下平直的"死板"章法必須存在於碑中,因為碑上的字必須工整,要讓人容易辨認。現代一般人甚至練書法的人,並不知此中要義,所以練碑,並以經典碑書為本。除了練碑,如練曆書的大都練《曹全碑》《張遷碑》或《龍門十二品》《張黑女墓誌》《九成宮醴泉銘》《勤禮碑》《神軍策》《壽春堂》,並以碑的章法創作。但是這些書法寫在紙上創作後,字是好看,但是缺少氣韻,不夠生動。如果聯絡到碑的功能,不知道也就罷了。知道的心理是怪怪的,把碑法掛在廳堂的牆上,似乎有點不妥吧?
這也是現代人寫隸書的為何拋棄經典隸書,跑去學習簡牘的原因。名家登堂入室後,極少以楷隸為創作書體。篆書漢後幾乎不傳,歷代篆書的生存空間只在碑額。到了清末,鄧石如寫粗放的篆書,昊昌碩仿石鼓文寫不死板的篆書,篆書方始復活。清代北碑的美學價值被發現,盛極一時。書寫功勞最大的最章裕釗,章氏集北碑筆劃之大全,成為北碑的範本。而藝術成就最高的是趙之謙,因為趙之謙的北碑書法剔出刻板,寫出充滿活力的書法。
在書法藝術裡,小篆、隸書、楷書的表現性最差,行書、草書,尤其是大草狂草才能是書法創作的天堂。楷書很重要,必須學好楷書,但終其一生逗留在楷書者,一說得不客氣一些,就是"並未登堂入室"者。
-
3 # 隱逸者石右
古人云楷書是須臾不能離開的!其他書體是階段的事!古人”書為心畫”即不是藝術!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人知道臉紅!“沈鵬醜書”攀比“徐渭草書”亦醜,是不知臉紅!“用筆千古不變”說成“千古不容易”是不懂裝懂!“怪石以醜為美”說成“書法以醜為美”是移花接木。“書法藝術”說成“書法是藝術”是偷樑換柱!同樣到泰山頂峰,乘車與攀登有可比性嗎?如果書法美醜憑嘴說只有“勝負”!沒有“對錯”!“楷如立”書法性質意義是:書法有法即美例如徐渭!書法無楷即醜例如沈鵬!沈鵬提出包容醜書卻不包容楷書!如果下崗職工發工資,也能做到,像醜書“清一色”的“體制內”:只會創醜書,不會創美書!徐渭楷書與沈鵬錯字:
回覆列表
楷書最親民,也與日常生活最密切。文字第一大功能是表意,也就是易於認識。其二,楷書端莊、平正、中庸,最能反映儒家思想。歷代官方文牘和社會媒體用字無不採用楷體字。其三,從古至今,文字教育無不以學習楷書為基礎。其四,自唐朝以降,書法家幾乎都是從學習楷書開始的,儘管那些口口聲聲說,學習書法可以從其它書體學起,但他們自己卻不是如此。說楷書遭到鄙視,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儘管有個別人指責楷書,大都出於嫉妒和無知,或者是為了譁眾取寵,不足為道。當然,學習書法應該多掌握或熟悉其它幾種書體,如果只學習楷書那也是個人的選擇,談不上鄙視。喜歡鄙視別人的人往往都是半吊子水平者,真正的書法大師是沒有這種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