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之平靜

    為什麼說現在的人情味比以前淡了?

    答:什麼是人情味?人情味就是,人與人之間公平、平等、互助等富有人文美的優良品格。

    人情味指人的感情表現;人的常情、世情、情誼、情面等。

    人情是從父母、子女開始的。人為了生存,延續種類,一男一女結合在一起,也就出現了人與人之情—人情。有了兒女後,組成家庭,人多了,人情範圍擴大,隨之繼續發展擴大至家族、部落、群體、社會、國家。顯而易見,從本質上是人情在延續和推動社會發展前進。

    題主問到:“為什麼說現在的人情味比以前淡了”?

    現在的人情味是比以前淡了,這是真實現象。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只有四個字:“經濟”與“利益”。因為這兩樣,導致人情味淡了。

    先說“經濟”,也就是錢。現在的人們都向錢看,玩命的掙錢。當然人們追求經濟沒有錯,誰不願意把自己的日子過的好點。國家沒有經濟也不能強大。人們奔忙在外,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回趟家,甚至有的因為工作兩三年都不回家,許多村裡的人都不認識了,哪還有什麼情誼。現在家裡有個大事小情,需要請人幫忙,是要付工錢的,這也成為不成文的規定。不要說蓋房建屋,就連喪葬這樣義務事,也要錢來說話,幹什麼都得付工錢。

    現在人們都忙,耽誤一天就少一天收入,誰家也是一樣,久而久之,鄉里鄉親中的鄉情味就淡了。

    就拿現在過年來說吧,前些年過年,大年初一上午,人來人往不斷,都互相拜個年,尤其是一個村的,顯的很熱鬧,有人情味。而近幾年,大年初一明顯的拜年的人少了,好像沒有以前熱鬧了。

    再說利益,利益和經濟一回事。利益無非是權勢和名譽,說到底是為了更大經濟。

    現在為什麼人情味淡了,歸納幾點:1.人們見面的機會少了,在農村,一過完年,大家各奔東西,到外面去掙錢,大家都很忙,很少有見面的機會。2.大家變的計較了,以前農村大家都互幫互助,誰家裡有困難的話,村裡鄉親都是二話不說,就去幫忙,而且幫忙後,誰也不會計較什麼損失,只是簡單互幫互助。現在隨著經濟利益發展,都在忙自己的事,唯恐怕傷害著自己利益。3.大家對於親情重視程度也變了。不知道是追求逐利的慾望逐漸變強,還是開始用金錢對親情的衡量,走親串門從充滿情誼的“禮輕情義重”到“有錢走遍天下”,真讓人不理解。……

    由於種種原因的變化,所以現在比以前的人情味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信家庭群裡發的文章有的很不科學,該不該告訴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