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北遊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 2 # 古沈韋國坤

    《愛蓮說》宋代 ·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3 # 燦爛夢想家N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至今我可以一字不差的背下來!特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光輝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我!

  • 4 # 天香雲外飄

    韓愈的《馬說》。全文如下: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5 # 隱士夢言

    我個人的體會是閱讀文言文,和閱讀白話文,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是否喜歡,關鍵是看自己是否讀懂了文章中的內容,而不單單是文章的詞藻有多麼華麗。

    即便是現代的白話文,其實也有很多內容,是讀者沒有讀懂的,不能真正理解其真實含義的。

    都別說文章了,就是很多影視劇,都經常出現被錯誤解讀的現象。

    例如《亮劍》,我看到的,是李雲龍這個人物的創意思維和人格魅力,而很多人卻只會對其精神層面的亮劍精神進行大肆宣揚,完全沒考慮,這個角色之所以讓人跟隨,是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在發揮作用。

  • 6 # 嗡啊轟喜

    我讀的很少,也是沒有用心讀。但一讀,就留下很深印象的,有這些:歸去來兮(陶淵明)赤壁賦(蘇東坡)、醉翁亭記(歐陽修)、岳陽樓記(範中淹)等。這些都是做官的。古人悠閒,公務之餘,賦詩作文。古代自然風光好,山高水長,交通不便,留下多少送別詩 ,相思情。

  • 7 # 六合行知

    文並不必美,美的是思想,用比較美的文字來表達更美的思想當然就大美了。古文要約簡練,本身就美,廢話少說,美之又美。

  • 8 # 直爽本來無一物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崗職工和農民怎樣出外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