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估計元朝根本就沒有開設科舉考試。因為,當時蒙古統治者根本就沒有把漢人當人來算。根本不會讓漢人進入仕途當官。當時的蒙古統治者劃分四個等級,蒙古人,色目人,北方的漢人人,漢人。

    在當時,蒙古人要是殺了漢人是不需要坐牢的不接受任何其他重刑。只需要賠償,較少的金錢就可以了就相當於牲畜買賣。而色目人欺負漢人也是不用受刑的,色目人是指眼睛有顏色的人,也就是胡人。在,元朝中上層的官員都是蒙古人或者色目人,絕對不會有漢人。

    所以元朝時期得讀書分子,沒有辦法透過科舉考試當官。而他們擁有的情懷和文采沒有在官場辦法發揮。只能在民間上發表文章,這就是元曲能興盛的原因,因為他們寫這些圓圓曲,既可以發揮自己的文采,而且他們寫這些是有稿費的,可以有錢維持生活。而且這些設定也可以透過這些小說來抨擊現實和社會,表達自己的不滿。就著名的就是關漢卿的《竇娥冤》

  • 2 # jack200351227

    元朝自仁宗起,共開科舉16次,錄取進士1139名。史稱元十六考。

    著名的劉伯溫就是元統元年進士。

    實際上忽必烈選拔漢人賢能還是靠推薦,例如主持大都與元故宮,建議忽必烈採用漢法的劉秉忠,丞相史天澤,統領漢軍元帥張弘範應當是靠實際征戰。而元朝開科舉則是李孟建議並率先主持的。

  • 3 # 詩書棋酒

    元朝建立後,元仁宗(元世祖曾孫)於1315年詔令恢復科舉,以後每三年一次,直到元朝滅亡,只是惠宗時因丞相伯彥擅權獨攬朝政,停止了兩期。

    元代,對科舉考試還是很重視的。有元一代,共進行了十六次科考,這就是有名的“元十六考”。《元史.選舉志》記載,中書令耶律楚材在太宗(窩闊臺)取中原後,即提議請用儒術選士,第一批選中者是榜首楊奐。元代開科取士的這些舉子中,尤以元末劉伯溫最為有名,他是元惠宗年間的進士。

    實際上,元代對科舉還是很重視的,並非像某些人所講的,元代不重視開科取士。實際上漢族人士,進入仕途的主要途徑還是科舉。元代統治者,只是對那些只愛詩詞歌賦,並以此賣弄風流,不學儒術,不諳治國之道,無真才實學的人 ,不感興趣罷了。

    知識有限,如有不對之處請朋友們指正,我們共同學習探討。

  • 4 # 立春156019741

    元朝時漢人的地位很低,幾乎不在漢人裡選用官員。做為馬背民族的蒙古人,他們只是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軍事帝國,並沒有建立成一個,與軍事相同強大的政治體系得不民心,也因此元朝的歷史不滿百年。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由於譏諷過明朝,被稱為蟎蛆。今天又要當一回韃子了。

    誰說元朝沒有科舉的?

    再沒知識,不知道張起巖,也應該知道馬致遠,應該知道劉伯溫吧?劉伯溫不是科舉出身?

    很多人一直以為元朝沒有科舉制度。

    有些人說到元曲的興起,就認為,由於元朝統治者不重視知識分子,不施行科舉考試,才使知識分子轉向雜劇和元曲的創作。

    純粹是瞎定論。

    元代並不是不重視所有的知識分子,只是不喜歡搞詩、詞、歌、賦的知識分子,元朝更喜歡那些善於管理和策劃的實用型人才。

    蒙古人入主中原後較長一段時間沿用草原上的習慣選擇管理政府的人員,沒有施行科舉。這就阻斷了那些文人墨客的晉身之路。這些詩人們當然很不高興。而他們又掌握著筆桿子,寫詩沒人欣賞,那就寫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戲曲和雜劇,這就有了元曲中的嬉笑怒罵。

    當然,客觀的講,這也不算什麼壞事,文藝嘛,走入基層,為廣大群眾服務,對文化傳播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嘛。

    隋文帝楊堅廢除九品中正制,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煬帝楊廣時始置進士科。

    唐代於進士科外,復置秀才、明法、明書、明算諸科,又有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科。

    一般談起科舉,很少有人說起元朝,彷彿元朝就沒有科舉似的。

    《元史·選舉志》:

    “太宗始取中原,中書令耶律楚材請用儒術選士,從之。九年秋八月,下詔令斷事官術忽斛與山西東路課稅所長官劉中歷諸路考試,以論及經義、辭賦,分為三科,作三日程,專治一科,能兼者聽,但以不失文義為中選。其中選者復其賦役,令與各處長官同署公事。得東平楊奐等凡若干人,皆一時名士。”

    這就告訴大家,蒙古立國之就舉行過科舉考試,考中者還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

    那入主中原的元朝有沒有科舉呢?

    《元史·選舉志》:

    “(元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學士承旨王鶚等請行選舉法。遠述周制,次及漢、隋、唐取士科目,近舉遼、金選舉用人與本朝太宗得人之效。以為負舉法廢,士無入仕之階,或習刀筆以為吏胥,或執僕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販鬻以為工匠、商賈,以今論之,惟科舉取士最為切務……帝曰:‘此良法也,其行之!’中書左三部與翰林學士設立程式,又請依前代立國學,選蒙古人諸職官子孫百人,專命師儒教習經書,俟其藝成,然後試用。”

    這是科舉制度的準備階段,朝廷已經開始商議開科舉了。

    元仁宗頒下詔書:

    “唯我祖宗,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設官分職,徵用儒雅,崇學校為育材之地,議科舉為取士之方,規模宏遠矣。聯以眇躬,獲承丞祚,繼志述事,祖訓是式。若稽三代以來,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舉人宜以德行為首,試藝則以經術為先,辭章次之,浮華過實,朕所不取。爰命中書,參酌古今,定其條制”

    元仁宗延祐元年八月,各州、郡、縣遵從旨意推選出“賢者、能者”參加科舉考試。

    參考人員:

    “年及二十五以上,鄉黨稱其孝悌,朋友服其信義,經明行修之士”——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德才兼備”者方可以參加考試。

    考試內容:

    一、少數民族

    第一場:

    “蒙古、色目人第一場經問五條,《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設問,用《朱氏章句集註》。其義理精明,文辭典雅者為中選。”

    第二場:

    “第二場第一道(題)以時務出題,限五百字以上。”

    二、漢族考生

    第一場:

    “漢人、南人第一場明經、經疑二問,《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出題,並用《朱氏章句集註》,復以己意結之,限三百字以上;經義一道,各治一經,《詩》以朱氏為主,《尚書》以蔡氏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為主,已(以)上三經,兼用古註疏,《春秋》許用三傳及胡氏傳,《禮記》用古註疏,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

    第二場:

    “第二場,古賦、詔、誥、章、表內科一道,古賦、詔、誥用古體,章、表四六參用古體。”

    第三場:

    “第三場策一道,經史時務內出題,不矜浮藻,惟務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三、監考人員:

    總監考由監察御史和廉訪司官員擔任,分監考由知員舉、同知員舉等人擔任。

    四、兩榜錄取

    漢族人為左榜,一榜第一名“賜進士及第,從六品”,第二名以下稱為“及第二甲”,皆授給正七品的官職,第三名以下皆授正八品官職。

    蒙古人和色目人等少數民族為右榜,只要透過兩場就可賜進士及第,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少數民族加分制度,因為他們漢文化水平比較差,受教育程度也比較低。

    五、元朝狀元榜:

    元朝總共舉行過了16次科舉考試,考中進士的共計1139人。狀元32人,如果算上窩闊臺那次,應該是33個。

    元太宗十年 楊奐

    延祐二年 護都答兒 右榜 ,張起巖 左榜

    延祐五年 忽都達兒 右榜, 霍希賢 左榜

    至治元年 泰不華 右榜,宋本 左榜

    泰定元年 捌剌 右榜, 張益 左榜

    泰定四年 阿察赤 右榜, 李黼 左榜

    至順元年 篤列圖 右榜,王文燁 左榜

    元統元年 同同 右榜,李齊 左榜

    至正二年 拜住 ,陳祖仁 (獨目)

    至正五年 普顏不花 , 張士堅

    至正八年 阿魯輝帖木爾,王宗哲

    至正十一年 朵烈圖,文允中

    至正十四年 薛朝晤 ,牛繼志

    至正十七年 侻徵 ,王宗嗣

    至正二十年 買住 ,魏元禮

    至正二十三年 寶寶 ,楊輗

    至正二十六年 赫德溥化,張棟

    六、元朝少數民族詩人:

    《與蕭存道元帥作鞦韆詞分韻得香字 》

    元·泰不華

    芙蓉宮額半塗黃,雙送鞦韆出畫牆。

    簾底燕驚花語亂,樹頭風繞襪塵香。

    巧將新月添眉黛,閒倩東風響佩鐺。

    歸去綠窗和困睡,暫憑春夢到遼陽。

    這是一首七律,有哪位高士覺得自己的水平更高,不妨可以PK一下。一

    下面是書法。

    結論:

    要尊重歷史,要尊重事實。不要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大家痛恨晚清的那些毛病,到了自己身上就沒感覺了。

    中華文明之所以偉大與綿延,就在於因包融而博大,與時俱進。

  • 6 # 東哥說文史

    先說答案吧。首先要明確,元朝是有科舉制度的,只是實施的比較晚,元仁宗時代才恢復。其次,漢族文人進入仕途有三個渠道:推薦,徵召和科舉。

    下面我分兩個部分來答題。第一,漢族文人元朝入仕的三個渠道。第二,元朝科舉對漢族文人的有色眼鏡。

    第一,漢族文人元朝入仕的三個渠道:推薦,徵召和科舉。

    儘管儒生集團自古就是構成國家機器的重要力量,但是元人入主之後,因為擔心大量漢人進入國家中樞,在心理上始終有戒備,實際操作中,漢族文人一直處於元朝政壇的邊緣地帶。但是統治者並不會不聞不問儒生的活動,畢竟,放在自己籠子裡圈養,總要比讓這些儒生脫離監視要安全,否則的話,難免會作亂。因此從元世祖開始,就不遺餘力的徵召天下鴻儒和前金的遺老。元仁宗時期也安排大儒李孟挑選賢士,編纂國史。而當官的儒生也會推薦自己認識的漢族文人進入元朝官場擔任官職。只是遺憾的是,無論是哪種渠道當官的漢族文人,都只是被安排到編纂史書,負責教育,國家禮儀之類的清閒職務,對於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人事等重要崗位,很少有漢人染指的機會。

    更為噁心的是,對很多有才華的漢人,招攬來之後,就把他們束之高閣,不予重用,說句大白話,把他們養寵物一樣養著,直到把他們養“廢掉”。比如趙孟頫“待優以禮貌,置之與館閣之間”。

    此外還有一個渠道,就是做小吏。元朝統治者輕視書生,注重用吏。說白了就是沒有職務的公務員。但是要從小吏進入官員階層,需要考察多長時間呢?說出來嚇你一跳,210個月!17年半的漫長煎熬,如果考察合格,可以做一個九品官員!對於充滿自尊心和使命感的中華儒生來說,無意於莫大的侮辱!

    第二,元朝科舉對漢族文人的有色眼鏡。

    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一等,西域色目人二等,漢人第三等,這個漢人是指投降的金人和以前的北方漢人和少數民族;最低賤的是南人,也就是最後被征服的南宋子民,實際上也是文化教育程度最高的族群。元仁宗恢復科舉之後,雖然都是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待遇是不一樣的。你比如說在會試環節,蒙古人和色目人只需要考試兩場:第一場考四書裡面五個問題。第二場考時務題一道,500字以內。漢人和南人要考試三場。第一場四書裡面五個問題。第二場考詩賦,章表、詔誥一道;第三場考試策論,要一千字以下。無論難度還是考試量都明顯比麼蒙古人和色目人多。

    元朝科舉一共錄取進士1139人,蒙古和色目人多達500人。在漢人佔據絕對人口多數的情況下,傾斜的力度可見一斑。

    總結:元朝漢族人很難有出頭之日,即使參加科舉,也遭受了不平等待遇。在幾千年以漢族儒生為治國主力的中國,元朝國運不得長久,幾乎是註定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族人在民族院校上學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