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瑞豐131
-
2 # 青松285591216
不知道你所說的"區別對待"的確切含意,只是按個人看法回答你的問題。每個人從小生長的家庭環境,看問題角度,智力水平等等不同,老師出於熱心對學生因材施教是完全應該的,應該支援、肯定的。如果是有失公允的"區別對待"那就另當別論了。不知道這麼回答是否滿意。
-
3 # 如夢幻泡影
怎麼說呢,原因複雜,有老師自身原因也有孩子或家長的原因。
有些老師確實是偏愛表現好的孩子而不喜歡調皮搗蛋的孩子,因為孩子表現好可以省心,又可以培養良好的班風,學校領導也喜歡。相反,孩子調皮搗蛋會消耗老師大量的精力去處理教學外的事,班風也會變得很差,這對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其實可以理解,就算是親生父母對待自己的幾個小孩,也會更加關心聽話的小孩,做不到絕對平等。
老師也是人,也是有情緒的,有些家長可能把孩子的成績好壞和一些行為錯誤歸結於老師沒教好,從而對老師懷有敵對心理,老師對你的小孩也就沒那麼上心了,這也是一個原因。
孩子被區別對待,要找找原因[點亮平安燈][點亮平安燈][點亮平安燈]
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首先,學生在班級中,老師無不一視同仁。
一方面,在育人上,沒有區別。老師大都希望每一名學生,有高尚的道德,有出類拔萃的能力。
一方面,因為學生在智力上的差別,老師不得不在教學實際中,對學生予以區別對待。
這種區別對待,是分層施教——為了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
如果,視這種現象為區別對待,卻是難以令人理解!
自然,或許個別教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些過分——這應該是有的——那應該同教師做好溝通,真正瞭解實際情況,才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