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乾坤52
-
2 # 飯有魚
我個人覺得《流浪地球》應該算是中中國產科幻的起點,中國電影人會順著這個方向持續努力,電影公司也敢投錢進來製作更好的特效,從而真真開啟中國大製作大投資的好電影!
-
3 # Luftalarm523
是不是開始不好說,誰知道後面有沒有人跟進呢。
更可怕的是,就算有人跟進了,有一天我們回頭再看,發現小破球既是開始又是巔峰……
比如亮劍、潛伏,不算開創了一個型別片,但都有創新有發展,後面引來大批跟風的,結果至少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別說超越前者,連像點樣子的都沒有。
-
4 # SundayYorker
一個時代絕對不可能靠一部電影就能支撐起來~如果從《流浪地球》開始,中國科幻電影越來越好,製作水準越來越高,越來越好,那才是中中國產科幻電影的時代
-
5 # 躺之可得
最新訊息,《流浪地球》票房已破32億,貓眼預測最終達近52億,即使目標未諧也不影響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標杆作用,可以肯定地說其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這是毋庸置疑的。其光輝如此耀眼使得中國科幻電影的過往現實變得陌生甚至可笑,難以直視。觀影者似乎在一片戈壁灘驚喜地發見了一眼甘泉,原本行屍走肉的靈魂獲注希望。但是,所謂新紀元意味著此後不斷的發展和超越,此為問題的關鍵所在。
電影作為一種西方的藝術形式,從小作坊發展成一個工業體系,其日新月異的程度已非非專業從業者可從隨便置喙的。中國電影不管是在硬體如道具、服裝、特效、佈景、音效、劇本、排程等等各個技術方面還是在電影理論、電影觀念、電影語言、表現手法、敘事結構甚至是觀眾審美觀念的塑造等軟體上都難以逾越西方定義的邊界,尤其在多年熱議且盛行的大片上,以好萊塢為對標,以善學好強的民族特質,弄潮兒的身份從不缺席,敢立潮頭第一人則寥若晨星了。譬如《流星地球》為影迷所自傲的全人類集體主義襯照美國國家個人主義,亦不過是價值立意的一體兩面,無關電影技術本身。當然,世俗認為藝術總要表達思想和價值的,然而我並不想在此做任何的討論或抵坑,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藝術形式都將以自洽方式存在,邊界也將被打破,進入人類的全感無維時代。這比較遙遠,那就先著眼當下。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先民的想像力天地不能抑制,現代人譽之為浪漫主義的源頭,在我看來實在有辱先聖。想像力是用來實踐的,不限於欣賞。想像力――創意――實踐――成型是一個完整的思為過程並往復迴圈發展,要使浪漫變成現實併產生新的浪漫現實才是良性的發展和超越,凡事以標,人不設樊籬也會自度步數。當我們要帶著地球離開的時候真的可以歡送乘飛船尋找新家園的那些人類的,因為他們只用了理論科技,我們還用了科學的想像力。別再說地質結構不適合建造推動器地球停止自轉大氣層會脫離之類的科學常識了,“辦法總比困難多”,科學的真正意義在於發展。那年《珊瑚島上的死光》被“科學”噴得體無完膚,現在鐳射武器都可以不拿性命就地生擒了。珍惜有想像力的創意,哪怕它有多瘋狂。希望《流浪地球》在這方面的開拓性創意實驗不再被定義為新浪漫主義。
30多年前聽一個就讀南郵的中學同學說,在常規武器方面與國外相比我們代差不大有些甚至更先進,那時從所有媒介看到的基本都是上刺刀的步槍呀。印象中某美國科幻大片美國宇航局都全力參與制作,並將在片中反映出來的相關技術運用到阿波羅登月計劃上,美帝科技的先進和奢豪在所有大片中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為什麼要說這個?或者基於國家安全利益事無鉅細的考慮,感覺電影工作者在這方面獲得的支援很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獲得大規模實質性的支援是不可能的。好在科學原理在,現實技術實驗在,更好在是科幻,更更好在科幻電影也是一種藝術形式。受限的自由更具張力,豔羨他人莫如善用已有資源。五局(五大智慧財產權局)統計資料表明華人是絕對優秀的,不是少數個人而是群體性質的,這個國民科學素養的基礎對於科幻電影從業者而言不僅是人才利用的途徑更是產品分享的絕對保證,不要忘了中國觀眾也真誠認為《終結者2 》(1991 年)中液體金屬殺手的自由變形是多麼的渾然天成。之前報道稱大牌明星認為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市場環境而謝絕出演《流浪地球》表明他們對這一現實認識不足。所以,科技手段可以使現實與夢想間的天塹變成通途,一切在於應用的合理性與先驗性的有機結合。在電腦特技已是電影製作不可或缺的時代,毋須顧慮觀眾的科學知識時代差,如果不能諉過於科學,就讓藝術和想像擔譽吧。
只要你願意親近,文字總是可愛到讓人可以原諒情節和文字邏輯,因為閱讀者思維是發散的,願意為作者做合理推論或補充。電影是如此強烈的視聽感受藝術,尤以所謂大片為甚,感官的衝擊和負荷不會給理性思維更多的餘地,抽象情感氾濫,與此同時,耳眼合謀對影像吹毛求疵。如果不是現象級的《流浪地球》我們幾乎都遺忘了在中國還有科幻電影,好的創作在哪裡呢?!將文字形成影像的創作團隊在哪裡呃?!吳京說投資即使失敗了起碼培養7千人的科幻片團隊,那是因為成功了,想想如果失敗了這些種子早被吹得七零八落了。即便郭導往後佳作不斷,我們更應該期待有更多創作人(團隊)高水平的呈現,既不能讓某種風格專美,我們也不用獨沽一味,這個時代審美是容易疲勞的。另外,私以為如果總是對標以好萊塢為代表的西方電影,不要說科幻大片,整個中國電影產業也會路入窮巷。
中國科幻大片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只要褒揚想像,激發創作熱情,善用高新科學知識和技術,完善市場管理等以排除製作上的障礙,如此,從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從人類社會到宇宙空間,都會有科幻大片“流浪”的瑰麗身影,到那時,留給《流浪地球》孤芳自賞的時間不多啦!
思緒凌亂而治絲益棼,又怠於邏輯過渡,湊合,以上。
回覆列表
現在還不好說,算不算進入了這個時代還要看後續還有沒有同等質量或者稍微差點或者更好的作品出現,如果不僅有,還不少,那麼就可以算了,如果後續其它電影還是狗尾續貂,粗製濫造之作,那流浪地球就僅僅只能是曇花一現。想要徹底改變中國電影製作人的各種弊端,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當然,這電影的出現至少讓人們看到了希望,倒是相當貼合電影的主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