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ositive380

    夏朝

    過春節,俗稱過年,是人們重視的民間傳統節日。人們過春節貼對聯,橫聯往往寫著“行夏之時”四個字。中國的農曆,是從夏朝開始的,所以又叫夏曆。

    傳說,夏王治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可好哩!可是後來,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個朝代,世上亂起來了。天有時候旱,有時候澇,有時颳大風,有時下大雨。人有的窮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財主,有的成了奴隸。

    那時期,村裡有戶財主,家裡僱著幾個覓漢(即長工)。一天,吃過晚飯,人們祭灶神。小覓漢見了,便悄悄地跪在灶王爺跟前禱告說:“灶王灶王顯顯靈,天陰了不要晴,黑了不要明;大小給個病,可別要了命。”不想,這話剛好叫財主聽到了。等小覓漢走後,財主也跪在灶王跟前禱告說:“灶王灶王顯顯靈,天陰了就暗,黑了就明;要病叫他閒時病,忙時不誤做營生。”

    當時,灶王爺正在打瞌睡。沒有聽清楚;迷迷糊糊記得 “陰、晴、雨、風、病、痛……”幾個字,便牢牢記在心上。

    說話間,一年過去了,臘月二十三的晚上,各路神仙都要上天,朝見玉皇大帝,灶王爺當然也去了。他比誰去得都早,因為他心裡一直惦記著財主和小覓漢禱告的事。見過玉帝,二話沒說便奏道:“玉帝陛下,小神有一事申奏,眼下人間陰陽錯亂,風雨成災,人們無法生存,應該趕快派一位大神前去治理……”

    玉帝聽了,不禁大吃一驚:“此話當真?”“當真。”“不假?”“不假。”於是,玉皇大帝連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當職,去管理民間的衣食住行。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接旨。

    這時候。忽聽南天門外,一聲吆喝:“諸神退後,這差事我幹啦!”抬頭看時,只見是一位光頭頂,胖乎乎,腆著個大肚子,眯縫著一雙眼,笑哈哈的尊神——彌勒佛。這彌勒佛心胸寬,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門外觀賞風景,也覺得無聊,正想給人們辦點好事,便自動擔當了這一重任。

    卻說這彌勒佛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們過一個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於是,人們便遵照他的意願,逢集上會辦年貨,實打實地忙開了。彌勒佛還具體規定: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買東西;二十八,把豬殺;二十九,打黃酒;三十,吃扁食…………。同時,要把各路神仙都請到,香箔紙錁,準備齊全。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頭一天,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穿戴整齊,相互祝賀,盡情吃喝玩樂。同時,還要走親訪友,上墳祭祖……

    這樣一來,人間真的太平無事了。玉皇大帝撥開雲頭,俯視人間,一片歡樂景象,心裡自然高興。這樣又過了幾天,到了初五,天剛矇矇亮,忽然傳來一陣吵吵聲。原來是姜太公的老婆(人們稱她為髒神,專管茅房,糞土),正在跟大肚子彌勒佛吵架呢。

    原來,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髒神給忘了。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髒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不想,這幾聲炮傳到天宮,玉皇大帝正在那裡下棋,聽到炮響,以為人間又出了什麼事。便派財神到人間察看。財神是天上主管金銀財寶的神。他來到人間一看,到處都是香箔紙錁,高興得就忘了回去了。

    玉皇大帝又派倉官下凡、倉官是專管倉庫的神。他看到家家戶戶堆滿了饅頭供香,也不願迴天了。

    玉帝又派了幾位神仙下凡,仍然沒有迴音。說著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月了,玉皇大帝的棋也下完了。他忽然想起派下去的幾位神仙都沒有回來,便親自到人間察看。當他看到人們穿得新嶄嶄的;吃著大米白麵加肉菜,啥活也不幹,心裡十分生氣,便召來彌勒佛喝道:“我叫你掌管民間諸事,誰叫你儘讓人們吃好的,穿好的,不於活?”彌勒佛笑嘻嘻地說:“陛下息怒,你要我管人們的吃穿住行,可並沒有叫我讓人們幹活呀!”一句話,說得玉帝閉口無言。玉帝一想,也對,既然已經這麼辦了,那一年也只能有此一次,開春以後就要下地幹活。所以,從那以後便留下了舊例,一年有一次春節。

    打那以後,彌勒佛再不能回南天門了。直到今天,在一些寺院裡,還留著他的塑像。人們說,這事不能全怪彌勒佛,他畢竟是想給人們辦好事。所以,人們照常為他上香。

  • 2 # 珍惜53261796

    中國的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節日。世世代代一直延續到現在,中國的老百姓也特別重視自己的節日,過節買年貨,走親戚,拜老人,放鞭炮,人人都喜氣洋洋,笑逐顏開,喜慶中國年!

  • 3 # 使用者71502417228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我們又將“過春節”稱為“過年”,但實際上,‘春節’一詞出現的時間並不長,迄今僅100餘年。

    據考證,華人過年的傳統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年”其實是一種動物。上古神話傳說中,“年”是常年生活在山林裡的一種單角怪獸,每到歲末便出來傷害人畜,禍害百姓,人們對此叫苦不迭。後來在一位神仙的指點下,人們發現怪獸“年”怕火光,怕爆響。此後每到歲末,人們便家家燈火通明,燃放爆竹,以驅趕“年”。

    春節的日期歷朝也不一致。夏代春節是在正月初一,叫做“歲”,是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來了。商代叫做“祀”,春節在十二月初一。周代的春節在十一月初一,稱“年”,開始有了‘過年’的說法。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初一為春節。漢朝建立後,漢武帝恢復舊曆,自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稱“元旦”,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中國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於是將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而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沿用至今。

  • 4 # 豈幾別客

    其實我們的春節已經有四五千的歷史了,幾乎貫穿整個中華民族,據傳說舜繼位時候祭拜天地之後人們就流傳下來為節。

    但是在漢武帝前面,這個節日的時間沒有規定。直到武帝太初元年,才正式的將夏曆(也就是農曆)的正月初一定為元旦,這之後的一點時間為“過年”。

    真正意義上的“春節”是在民國元年規定的。

    民國元年將西元的一月改成“元旦”,將農曆的正月初一改成“春節”,至此,我們的現代春節正式被確立了下來。

  • 5 # 人生墨緣

    年是古時一種兇猛的獸,每到除夕的時候就來騷擾百姓,人們為了躲避年的傷害,就紛紛的到山裡去躲藏,待年走後才敢回來。為了能在家中過一個除夕,人們想了很多的辦法,但都不見效。這年,又到除夕,人們紛紛準備躲年,來了一位外鄉人不知道,人們這是要幹什麼。此刻,大家也沒有心思去理會他,只有一位老太太給了他一些食物,也匆匆的走了。夜晚,外鄉人用一塊紅布擋在了門口禦寒,在屋中生起了篝火,噼噼啪啪的聲音,嚇的年不敢靠前,天漸漸的亮了,年也只好的走了。躲年的人陸續的回來,看到眼前的景象,奔向轉告。

  • 6 # 熹沐木

    一,春節的其他稱呼。春節古稱“元日”,“元旦”(注:不是今天我們說的公曆一月一日),“三元”(歲時月之元),“年節”等。“元”即是“首”的意思。 那麼“元日”(或其他春節舊稱)即是新年的第一天了。為啥這一天古人傳下來要過節?這也是因為中國的節日(尤其是漢族節日)跟古代農業社會生產有關,同時也與天文曆法有關。這一點非常迥別於西方節日來源於宗教的現象。我們可以從春節的另一個稱呼“年節”這個詞上來簡單領略一下。

    “年”的甲骨文上面是“禾”,下面是一個人,禾穀成熟,人揹著禾穀。又《說文解字》中說“年,谷熟也。”詳細請看“年”的字形變化。(圖片來自網站“線上新華字典”)所以,“春節”或“年”這個節日是古人對農作物生長變化和季節變化的總結。來自於農業生產而不是宗教信仰,是一種週期的迴圈而不是為了紀念誰。

    二,作為正月初一的年節確定於漢武帝時期。春節起源於何時,說法不一,其中最普遍被接受的是起源於虞舜時期(據“百度百科”)。但是由於漢代以前曆法沒有定型,哪一天作為歲首,哪一天作為歲尾因時代不同而不同。比如在《詩經》中描寫的周代以十月為歲首,以十一月為歲尾。漢武帝時期確定了夏曆紀年,定正月為歲首,以十二月為歲尾。這樣,作為年節的確定日期“正月初一”才被確定下來,一直流傳至今。但是此時只不過不被稱作“春節”。比如宋代王安石的名作《元日》即是寫這個節日的,但是以上文中提到的“元日”稱之。三,“春節”的稱法來自於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時期。1912年,中華民國採用公曆,以公曆一月一日為公曆歲首,以夏曆正月初一為農曆歲首,稱作“春節”。“春節”一詞沿用至今。

    總之,春節這個節日起源很早,普遍認為起源於虞舜時期。但是在歷史上由於曆法等緣故過這個節的日子並不一定是在正月初一。漢武帝時期才定為正月初一。把這個節日稱作“春節”卻是民國時期的事了。

  • 7 # 如龍得雲13333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平時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後來有人發現,年獸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於是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貼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種風俗慢慢成了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這只是一個傳說!據史料記載,過年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祀活動。在中國歷史上,不同的朝代,新年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夏代以一月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秦代以十月為歲首。直到西漢時,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才明確規定一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一直延續至今。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但後來也保留了農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所以,若問中國歷史上何時開始有過春節的習慣,若是說過年應該從西漢漢武帝推行太初曆時正式算起;若是把過年叫春節應該從民國時期算起。也就是說民國之前的農曆正月初一不叫"春節",而是叫做"過年"。無論何種叫法,都含有新的一年開始的意思,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第一大節!

  • 8 # 等事長

    從夏起至辛亥革命前,把農曆正月初一稱為元旦。到了民國,改用陽曆把陰曆正月初一叫做春節,把陽曆元月一日叫元旦。

  • 9 # 夢仙曲

    答:傳統春節可能始於上古伏羲先王時代,他創始了中華人文知識的文明文化,以《易經》為陰陽概論,撐握了年,月,日,的自然變化的規律和不變的周律邏輯,才有辭舊歲,迎新春的節日確立,人們自然根椐這一真理形成了普天同慶的傳統春節的習俗。

  • 10 # 五味社

    關於春節的起源存在諸多說法。

    春節歷史悠久,在堯舜時稱為“載”,夏朝稱為“歲”,商朝稱為“祀”,周朝稱為“年”。

    關於春節的起源存在諸多說法,有臘祭說、鬼節說、巫術儀式說等。

    臘祭說:每逢臘盡春來,原始社會的先民們便會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這一天,他們會身披鳥羽,硃砂塗臉,唱跳吃喝,熱鬧非凡。

    鬼節說:從臘祭演化而來,原是祭鬼活動,後變成驅鬼儀式,依據有二,一是東漢《四民月令·禮志》中記載“驚鬼”的奇特年俗,二是晉朝《荊楚歲時記》記載“用爆竹闢鬼”的新年俗。不過,史書中記載更多的是春節祭祀祖先。

    巫術儀式說:《中國的春節》一文中指出,從春節一系列儀式活動可以看出,春節源於古代的巫術儀式,是古代原始信仰中“巫術”的具體表現。先民使用巫術是為了辟邪祈吉,隨著社會的發展,春節逐漸失去巫術的內涵,而成為慶祝的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中國演員出演過漫威電影?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