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歡工藝

    至少主觀存在客觀世界就存在。即便都空了也還有個“空”在。

    但真實很可能不盡於此,需要深入體辨探究~~~~

  • 2 # 鄭繼文1

    你所提出的問題即是一個哲學命題,又是一個科學命題,同是又是宗教信仰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我這裡不想從任何角度去談這個問題,只是從我們在我們成長的少年時期來談我們對大千世界的認識 。似乎在我們的少年時期,暨十二歲到十七歲這個階段,都會有對人生與宇宙世界的認識迷茫期。這個時候我們雖然獲得了認識世界一點知識,但對人生的意義認識還是模糊的。這時,我們往往就會獨自坐在在夜空下,望著滿天的星斗,從古往今來,到浩瀚宇宙,漫無邊際地思考起了人生,思考起了人生的意義。這些思考許多都是我們自我激發學習慾望的推進劑。從積極的方面來說,這些思考有些還會激發我們的創造慾望,併為少年的我們奠定以後的發展方向。但也會產生一些消極因素。比如你提出的這個命題,客觀世界不存在嗎,這會導致我們向不同的三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向社會學方向發展,著力解決人類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一些哲學認識。一個是向自然科學學發展,著力解決人類對自然界還存在的一些疑惑和未知認識。一個是走向宗教悲觀主義道路,懷疑人生,懷疑一切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解釋,是使自己陷入悲觀絕望的境地。我的意見是,不要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所迷惑,讀一些有價值的哲學書籍和科學書籍,再讀一些人物傳記,首先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為自己的人生樹立一個人生目標,在再確立一個學習物件或崇拜的物件之後,朝一個適合自己的正確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德經中的“柔弱勝剛強”在現實社會中能成為社會的強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