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夏季後,中國不少地區都可能遭遇強降雨,險情也時有發生。在這裡,我們團隊彙集、整理了一些應對暴雨洪災的實用指南,希望有一天它或許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減少傷亡的發生。
自救指南一共有3個部分,分別應對室外、駕車、以及室內三個場景。但無論是哪個場景,對於暴雨洪災,我們能做到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在險情發生前,儘量避免讓自己涉險。
中國現有的暴雨預警訊號有四種,按程度由輕到重排列,分別是的藍色、黃色、橙色、紅色暴雨預警訊號。
一旦出現了橙色暴雨預警,請大家一定要密切留意、注意收聽天氣情況。
提高警惕,及時關注天氣狀況,提前規劃避災路線,在險情發生前做到冷靜有效撤離,同樣是自救和自我保護重要的一部分。
室外遭遇暴雨水災
在室外時,如果大家注意到有強水流形成、很有可能發生洪災時,要馬上尋找安全的地點避險。
選擇轉移地點時,要去地勢較高的地方,例如廣場、房屋2樓或以上區域(高於水面)。
如果能去公共場所,優先選擇公共場所,如果要進入私人住宅或密閉空間,注意提高警惕。當然,房屋主人也要警惕外來避雨者。
不要停留在低窪地點,不要進入建築物的地下部分,避免進入地鐵等設施,不要進入地下涵洞、過街隧道等。不要進入地下人防工程,不要進入地下商街。
不要在下坡路上停留,特別避免站在汽車前。洪水可能沖走汽車,會很危險。
不要在橋上避險,雖然橋比水流高,但洪澇可能沖垮橋樑。
準備移動時,可以給親朋好友報信,在離開自己所在位置時,可以給家人朋友發信息,告知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計劃移動路線,以及目標地點。
如果可以,結伴同行,保持集體行動互相照應!目標越大,獲得救援的成功率也就越大!
在移動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採用“水手握”的方式抓住彼此,即兩個人互相抓住對方的小臂,而不是對方的手。
(關於水手握的介紹與圖片均來自微博使用者RedRocks)
水手握的牢固程度遠勝普通握手,在溼滑的環境中,能讓大家更牢固地抓住彼此。除此之外,在向他人施以援手時,同樣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如果水流突然變得湍急,可以採用縱向排成一排的方式前進。日本曾有一檔節目測試,在洪水中人群以哪種方式移動,最不容易被沖走,最後發現縱向排成一排是最牢固的。以這種方式排列,力氣大的人應該站在最前面,力氣小的則往後站。
不要光腳,涉水很容易受傷滑倒。被暴雨席捲到地面的危險物品,如碎玻璃、釘子,可能劃傷腳,長時間浸泡在水裡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感染。
移動過程中,在積水中行走時,貼近建築物,防止跌入下水道窨井。如必須涉水前進,最好能帶個棍子邊探路邊前進!
不要靠近電閘、配電箱、電線杆等電力設施。遠離電線和繩索狀的物品。遠離高壓線、高壓電塔、變電器,遠離有供電危險標誌的一切物品。
不要靠近老舊建築、廣告牌、工地圍牆、臨時建築等不穩固的建築物,狂風暴雨可能沖垮破壞這些建築物,造成倒塌傷人。
不要靠近山坡,雨太大可能會造成次生災害,如泥石流等。
不要站到露天的高處,避免雷擊。同理,不要站在樹下和樹旁。除此之外,樹還有被大風颳倒、砸傷人的風險。
駕車時遭遇暴雨水災
一旦出現暴雨積水,不要開車出行!在積水覆蓋路面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判斷路面情況和積水深度,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險!
如果正在開車,千萬不要進入橋下、隧道等低窪地帶。應迅速開向高處。當積水深或積水深度不明時,不要抱著僥倖心理繼續行駛,停車等待。
等待過程中,如果車輛在積水中熄火了,馬上下車步行轉移到街邊地勢高的安全地點。
在猶豫的片刻中,一旦水位升高,車內車外形成壓力差,車門就很難打開了,車內人員也會因此錯過最佳逃生機會。
如果汽車已經已經不幸沉入水中,不能透過車門或天窗逃生,最好的辦法是使用安全錘,砸碎車窗玻璃(車窗玻璃的四角更脆弱),迅速爬出。
部分汽車的頭枕可以拔下,在沒有安全錘的時候,可嘗試使用汽車頭枕插杆插進車窗玻璃和車門之間的縫隙裡把玻璃別碎。
當水即將灌滿車廂時,因為內外壓差減小,車門更容易開啟,若還沒來得及逃生,一定要把握此機會,在水快要灌滿汽車時,用力開啟車門。
室內遭遇暴雨洪災
出現特大暴雨時,待在城市樓房中的朋友們雖然相對安全些,但也要時刻關注暴雨進展。
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家家裡並沒有應急揹包,可以趁這個功夫給自己收一個簡易應急揹包,以防萬一。
找一個方便攜帶的揹包,裝幾瓶礦泉水、巧克力、餅乾等高熱量食品、消毒溼巾或免水洗手液、充電寶、幾個密封袋或塑膠袋,防止轉移時電器進水。
如果室內不幸開始漲水(特別是住在一樓的朋友們),應儘快向高處轉移。
轉移前,注意斷掉家中的電源,拔掉家用電器的電源線,避免電器裝置因進水導致短路和電線短路,造成電火災。
轉移過程中千萬不要冒險涉水!不要覺得自己會游泳就可以下水,洪水和游泳池是兩個概念,一定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不要玩手機!節約用電!沒人知道洪水會不會繼續上漲,注意收集、準備救生器材!
除了門板、桌椅、木頭床板、這些能漂浮的材料,還可以注意收集礦泉水瓶。一旦洪水繼續上漲,這些都是寶貴的漂浮材料。
很多人家都有塑膠盆,遇險時,大的塑膠盆也可以成為漂浮材料。可以讓塑膠盆正面朝上,人的雙手扶在盆兩邊,也可以讓臉盆倒扣在水面上,用雙手環住盆。如果採用後者,一定要保證塑膠盆盆口全部在水面之下。
使用塑膠盆漂浮時,注意不能只抓著塑膠盆一側,這樣會讓塑膠盆側翻進水,更不能把塑膠盆壓在身下。
願險情早日過去,每個人都出行居家平安!
每年進入夏季後,中國不少地區都可能遭遇強降雨,險情也時有發生。在這裡,我們團隊彙集、整理了一些應對暴雨洪災的實用指南,希望有一天它或許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減少傷亡的發生。
自救指南一共有3個部分,分別應對室外、駕車、以及室內三個場景。但無論是哪個場景,對於暴雨洪災,我們能做到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在險情發生前,儘量避免讓自己涉險。
中國現有的暴雨預警訊號有四種,按程度由輕到重排列,分別是的藍色、黃色、橙色、紅色暴雨預警訊號。
一旦出現了橙色暴雨預警,請大家一定要密切留意、注意收聽天氣情況。
提高警惕,及時關注天氣狀況,提前規劃避災路線,在險情發生前做到冷靜有效撤離,同樣是自救和自我保護重要的一部分。
室外遭遇暴雨水災
在室外時,如果大家注意到有強水流形成、很有可能發生洪災時,要馬上尋找安全的地點避險。
選擇轉移地點時,要去地勢較高的地方,例如廣場、房屋2樓或以上區域(高於水面)。
如果能去公共場所,優先選擇公共場所,如果要進入私人住宅或密閉空間,注意提高警惕。當然,房屋主人也要警惕外來避雨者。
不要停留在低窪地點,不要進入建築物的地下部分,避免進入地鐵等設施,不要進入地下涵洞、過街隧道等。不要進入地下人防工程,不要進入地下商街。
不要在下坡路上停留,特別避免站在汽車前。洪水可能沖走汽車,會很危險。
不要在橋上避險,雖然橋比水流高,但洪澇可能沖垮橋樑。
準備移動時,可以給親朋好友報信,在離開自己所在位置時,可以給家人朋友發信息,告知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計劃移動路線,以及目標地點。
如果可以,結伴同行,保持集體行動互相照應!目標越大,獲得救援的成功率也就越大!
在移動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採用“水手握”的方式抓住彼此,即兩個人互相抓住對方的小臂,而不是對方的手。
(關於水手握的介紹與圖片均來自微博使用者RedRocks)
水手握的牢固程度遠勝普通握手,在溼滑的環境中,能讓大家更牢固地抓住彼此。除此之外,在向他人施以援手時,同樣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如果水流突然變得湍急,可以採用縱向排成一排的方式前進。日本曾有一檔節目測試,在洪水中人群以哪種方式移動,最不容易被沖走,最後發現縱向排成一排是最牢固的。以這種方式排列,力氣大的人應該站在最前面,力氣小的則往後站。
不要光腳,涉水很容易受傷滑倒。被暴雨席捲到地面的危險物品,如碎玻璃、釘子,可能劃傷腳,長時間浸泡在水裡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感染。
移動過程中,在積水中行走時,貼近建築物,防止跌入下水道窨井。如必須涉水前進,最好能帶個棍子邊探路邊前進!
不要靠近電閘、配電箱、電線杆等電力設施。遠離電線和繩索狀的物品。遠離高壓線、高壓電塔、變電器,遠離有供電危險標誌的一切物品。
不要靠近老舊建築、廣告牌、工地圍牆、臨時建築等不穩固的建築物,狂風暴雨可能沖垮破壞這些建築物,造成倒塌傷人。
不要靠近山坡,雨太大可能會造成次生災害,如泥石流等。
不要站到露天的高處,避免雷擊。同理,不要站在樹下和樹旁。除此之外,樹還有被大風颳倒、砸傷人的風險。
駕車時遭遇暴雨水災
一旦出現暴雨積水,不要開車出行!在積水覆蓋路面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判斷路面情況和積水深度,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險!
如果正在開車,千萬不要進入橋下、隧道等低窪地帶。應迅速開向高處。當積水深或積水深度不明時,不要抱著僥倖心理繼續行駛,停車等待。
等待過程中,如果車輛在積水中熄火了,馬上下車步行轉移到街邊地勢高的安全地點。
在猶豫的片刻中,一旦水位升高,車內車外形成壓力差,車門就很難打開了,車內人員也會因此錯過最佳逃生機會。
如果汽車已經已經不幸沉入水中,不能透過車門或天窗逃生,最好的辦法是使用安全錘,砸碎車窗玻璃(車窗玻璃的四角更脆弱),迅速爬出。
部分汽車的頭枕可以拔下,在沒有安全錘的時候,可嘗試使用汽車頭枕插杆插進車窗玻璃和車門之間的縫隙裡把玻璃別碎。
當水即將灌滿車廂時,因為內外壓差減小,車門更容易開啟,若還沒來得及逃生,一定要把握此機會,在水快要灌滿汽車時,用力開啟車門。
室內遭遇暴雨洪災
出現特大暴雨時,待在城市樓房中的朋友們雖然相對安全些,但也要時刻關注暴雨進展。
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家家裡並沒有應急揹包,可以趁這個功夫給自己收一個簡易應急揹包,以防萬一。
找一個方便攜帶的揹包,裝幾瓶礦泉水、巧克力、餅乾等高熱量食品、消毒溼巾或免水洗手液、充電寶、幾個密封袋或塑膠袋,防止轉移時電器進水。
如果室內不幸開始漲水(特別是住在一樓的朋友們),應儘快向高處轉移。
轉移前,注意斷掉家中的電源,拔掉家用電器的電源線,避免電器裝置因進水導致短路和電線短路,造成電火災。
轉移過程中千萬不要冒險涉水!不要覺得自己會游泳就可以下水,洪水和游泳池是兩個概念,一定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不要玩手機!節約用電!沒人知道洪水會不會繼續上漲,注意收集、準備救生器材!
除了門板、桌椅、木頭床板、這些能漂浮的材料,還可以注意收集礦泉水瓶。一旦洪水繼續上漲,這些都是寶貴的漂浮材料。
很多人家都有塑膠盆,遇險時,大的塑膠盆也可以成為漂浮材料。可以讓塑膠盆正面朝上,人的雙手扶在盆兩邊,也可以讓臉盆倒扣在水面上,用雙手環住盆。如果採用後者,一定要保證塑膠盆盆口全部在水面之下。
使用塑膠盆漂浮時,注意不能只抓著塑膠盆一側,這樣會讓塑膠盆側翻進水,更不能把塑膠盆壓在身下。
願險情早日過去,每個人都出行居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