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龍樂天

    清朝四大奇案是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這四個案件,案情複雜、過程曲折,至今仍為世人所相爭論,統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刺馬案是第一大懸案,具體背景是這樣的,1870年8月22日(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清朝兩江總督馬新貽檢閱完軍隊,於傍晚回到督府(今南京玄武區總統府)側門,充軍犯張汶祥突然衝出人群喊冤,接著掏出匕首刺向馬新貽。第二天,馬新貽不治身亡。

    刺馬案為什麼奇怪呢?主要有以下三點奇怪。

    第一,刺客張汶祥得手太容易。

    馬新貽早在咸豐三年(1853年)就開始操練軍隊,並於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屢立軍功,一路升職到浙江巡撫。

    升任兩江總督後,馬新貽當即組織了2500人的親軍。遇刺當天,馬剛從校閱軍隊的訓練場回來,身邊警衛重重。

    兇手為何沒受到阻攔,僅以一把短兵就直擊馬新貽要害,此為第一大疑點。

    第二,案件審理太拖沓。

    案發後,當地江寧知府和縣令進行初審,向清廷上報“張汶祥殺人也許無人主使”。

    朝廷不予採信如此模糊的結論,下令江寧將軍再審,同時派遣曾國藩主持審理,曾卻藉口眼疾未去。

    後清廷又派漕運總督張之萬主持審判,並特別強調要查出幕後主使。然而張之萬也拖了一個多月才趕到江寧,去了之後仍堅持原判:張汶祥背後沒有主謀。

    朝廷表示:“不足為信。”加派刑部尚書和曾國藩一同審理此案。

    刑部尚書鄭敦謹,刺馬案結束後,他和參與刺馬案審理的刑部官員全部棄官回鄉

    由此可見,清廷的反應速度和重視程度都很到位,但是官員們卻不斷搪塞。

    轉眼已到來年1月,清廷不再催促查案,姍姍來遲的曾國藩終於拿出了最終定論:同意初審。

    先後幾十名官員參與、審理長達半年之久的刺馬案,最終毫無進展。此為第二大疑點。

    第三,犯人張汶祥作案動機不明確。

    張汶祥本是一名軍流犯,即被判處流放並承擔軍役的犯人。地方政府為了防止這些人造反,對他們的犯罪行為通常呈默許態度。

    案發前,張汶祥以經營高利貸為業,實際上就是一名貪腐官員保護下的罪犯。

    馬新貽為官二十幾年,懲治了成千上萬的罪犯。張汶祥對他不滿,聚眾起義更為符合常理。且張汶祥行刺時,曾說“養軍千日,用在一朝”,足見這次刺殺是有組織有預謀的。此為第三大疑點。

    此案最後在審理了半年後,甚至直隸總督與刑部尚書聯合會審,審判結論卻依然是張汶祥因個人恩怨行兇,沒有幕後主使,刺馬案就這樣不了了之。

    最終清廷無奈接受,判了張汶祥凌遲,摘心之刑。

    據後世猜測,此案可能是慈禧與湘軍曾國藩的政治鬥爭,最後雙方妥協,不了了之。

    刺馬案後來還被編成傳奇戲文,還成了影視劇《投名狀》的藍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女媧的新面板具體什麼時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