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要再寫實話大愛無疆

    年味

    前天,孩子問,現在家裡有年味兒了嗎?年味是兒時的記憶,不可磨滅那種激動和期待。剛進入臘月,就數著指頭一天一天的算,外出打工的人們逐漸回家,集市的街頭慢慢熱鬧起來,特別是年末的最後一個“會“,人頭攢動,接踵摩肩,一個鎮子的人們都來到簡陋的一條街道上,寒冬臘月的天,一趟擠下來,也是渾身出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從會上回來,手裡都掂著肉、魚、果子等食材,最最重要的會有一盤500響、1000響的鞭炮,在買幾個大雷子裝兜裡,預備著在莊上“鬥”炮和放關門炮開門炮用,打掃灶房,開始蒸饃做糰子,炸蘇里菜,每當這個時候,村莊上都瀰漫著蒸饃的香甜,偶爾也會聽見幾聲鞭炮響,這時孩子們是歡笑的,一群一群瘋跑在村莊巷子裡,當聽到各家叮叮噹噹的時候,就知道在剁餃子餡,總認為剁的餃子餡,包的餃子才有靈魂,現在吃餃子,大都用機器打好,缺少了餃子的那份魂韻,女人打著下手,真到年關,還是老爺們下廚做飯,整一桌子菜,一家子吃著喝著,等下餃子的時候,就要把那盤鞭炮拿出來放,這時最慌張的就是孩子們了,聽到誰家放鞭炮,就向誰家跑,“慌的給拾炮的樣”大概就是這樣來的吧,拿著約埝的炮,或是呲花或是炸破罐子,記憶中,反正每年都有幾個小夥伴被鞭炮炸到手,痛並快樂著吧。撿完炮回來看著春晚,然後守歲,困的磕頭栽嘴的,還咬著牙不睡,但沒一次能守住歲的,一覺醒來,都到新年第一天的上午了,這個時候要抓緊起來了,穿好新衣服,趕緊去長輩家拜年,抓帶歲子錢,不過最後的結果,都進了母親的口袋,美名其曰說:“給你留著拿學費。”餘下的幾天就是走親戚,你來我往,禮不多,一封果子,幾個大饃,在拿幾根麻花,去姥爺或是舅家,就要多一樣,帶兩瓶酒,還有的一個長籃子都走幾家親戚,親戚也不大留東西,就這樣走完這家,走那家,現在的天氣不如那些年冷,小時候走親戚時,地面都凍的結一層冰,不走親戚時,一群小夥伴就看著那些走親戚的摔跤,有時麻花子、饃滾一地,這時也是快樂的時候,那麼冷的天,手都凍的腫、皴的列,也不回家。最搗蛋的是,把鞭炮插在粑粑上,點了就跑,一聲炮響,路人遭殃,夥伴們哈哈大笑的跑開。

    這就是兒時的年吧

  • 2 # 使用者73776274378

    這個問題分幾個方面看。

    一,現在獨生子女的大部分已成為人父人母,而且隨著年齡增大,更加註重家庭和親情,所以他們回家過年的意識越來越強,回家過年看望親朋好友的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二,過年在過去和現在的意義大不一樣。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過年意味著有肉吃有好吃的,意味著能穿新衣服。這些都是在溫飽生活需要的層次的,或者叫基本肉體需求。但現在過年更多的是精神需求,是親情和內心溫暖的需求。所以,願意和父母孩子一起過年的人會更多。

    三,現在社會交通工具十分便捷,回家過年變得更為容易,人們會更願意回家過年。

    四,過年也是個假期,人們在外工作和打工一年,都希望回家放鬆放鬆。我認為願意回家過年的人數一定是越來越多。

    六,大部分都非政府部分都能在春節超額放假,比國定假日多放3-5天,無疑是個回家好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引力足夠低的環境下,水會是固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