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陌生的那面

    外國也有“罪己詔”!

    古印度時,阿育王統治下的孔雀王朝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的大帝國。然而,這位本來極有希望成為印度的凱撒或秦始皇的阿育王,卻由於受到佛教“慈悲”思想的影響,不但主動放棄了進一步對外擴張的宏圖霸業,並且對於自己在征服羯陵伽人的戰爭中所導致的生靈塗炭的慘象深感悔恨。

    他在“罪己詔”中寫道:“朕為征服羯陵伽人深覺自責……不得不使人民陷於殺戮、死亡與被俘的水深火熱中。此為朕所深切憂愁與悔恨之大事。”從此以後,他放棄了孔雀王朝征服世界的帝國主義政策,而代之以佛教的和平主義理想。他不再向周邊國家派遣披堅執銳的赳赳武夫,而是派出宣揚佛經的僧侶教團。

    “罪己詔”通常在三種反常情況下出現:一個是臣子公然反叛,帝位岌岌可危,第二個是發生旱澇災害,造成重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三是君臣產生矛盾,皇帝幡然醒悟。

    漢武帝劉徹的《輪臺罪己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的皇帝“罪己詔”。罪己詔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天道”。但是,身為九五之尊,地位至高無上,卻面對被他們奴役的黎民黔首下罪己詔,實為不易。

    當然,不但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但是,有的昏庸之君連“罪己”之言都不願去說,觀其行就免了吧!明朝亡國之君崇禎常把“士大夫負國家”掛在嘴邊。

    1644年,崇禎在景山自縊前寫的遺詔,也是“罪己詔”:“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

    真是:“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人只知道吃飯為了活著享受,您知道吃飯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