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蝦的幸福生活

    個人覺得呢,首先跟孩子聊一聊為什麼討厭老師的原因,然後找老師也一起聊聊啥原因。最重要的是要孩子不牴觸老師,平常心對待。希望提的這點建議會對你有幫助吧

  • 2 # 肥媽也是雙胞胎

    一:對某一學科突然間產生牴觸情緒。如果能夠排除興趣的因素,那就應該及時考慮到是不是因為老師的原因。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表達對具有權威的人的不滿和厭惡通常是透過消極抵抗來完成的。比如說,孩子不喜歡英語老師,他就很有可能連代這門功課一起放棄。殊不知,這樣做只能害了自己。二:拒絕和家長交流有關某位老師的意見。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都有一種本能的迴避。這時候,家長就該注意了!三:與上述情形相反的是,有些善於表達的孩子會直接和家長說出對某位老師的不滿,家長們可不要小看孩子的想法,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和你這樣說了,還是坐下來和他聊一聊吧!怎麼聊:尊重孩子,讓孩子發表對學校和老師的看法。當孩子產生了對老師的牴觸情緒後,家長首先要以一種溫和的態度與孩子交談,不要製造壓力,讓孩子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發洩對老師的不滿,這種發洩還可以起到一種平衡心理的作用。家長提供了一雙耳朵,認真地傾聽,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煩惱得到了尊重,就會毫不隱瞞地把自己的態度,牴觸老師的原因講出來。家長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與孩子一起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觀地看待牴觸情緒。如果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爭勝好強的心理,因勢利導,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提高孩子認識自己缺點的能力。讓孩子學會共情,從老師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作為家長,切忌對孩子的牴觸情緒一棒子打死,讓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老師,這樣只會加劇孩子對老師的反抗。有的家長僅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過分溺愛孩子,甚至與孩子一起指責老師,更甚者跑到學校裡與老師大吵一番,其結果只可能更糟。孩子的認識有的時候有偏激的一面,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在這點上,家長要學會培養孩子的共情心,有的時候也稱之為換位思考,與孩子一起站在老師的角度重新審視,必要時還可以創造場景體會老師的情緒和難處,讓孩子學會多體諒別人,為他人著想。這樣的話,在家中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師的關係,減輕孩子對老師的牴觸情緒。教孩子學會尊重老師的同時還要鼓勵孩子有想法,善於提問題,不能從此之後縮手縮腳,不敢言語,因此,教給孩子一些提意見的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積極配合好老師教育孩子。有一些孩子,在學校裡與在家中的表現迥異。在家裡非常勤快,又懂事又聽話,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學校,就情緒低落,不愛學習,表現糟糕,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也經常頂撞老師。家庭與學校教育方式的差異導致了孩子的這種反差極大的性格表現。在這時候,家長要主動地、心平氣和地與老師溝通,向老師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現狀況,讓老師也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的另一側面,對孩子的行為有一個全面的評價。家長要與老師一起分析雙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差異,求同存異,給孩子一個接近的教育價值觀,不至於讓孩子無所適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33周,這幾天兩條腿出溼疹了,按照醫囑治療不見好轉,該如何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