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止即永恆
-
2 # 西塘明月
第一:這種說法的參照物不一樣。
一萬元拿不出是針對他個人來說,二三十萬是小錢是參照當下經濟形勢。
在中小城市來說,一萬元都不夠買個一平方的住房。所以按現在經濟標準,一萬元實在不夠做什麼。
所以一萬元拿不出的會是什麼樣的人呢?只掙給家人,自已不太捨得用的倒是有不少。但這不是拿不出來。只要肯努力想掙錢,肯吃苦,現在餘個一萬元一點不是吃力的事。
第二:要糾正下這個說法。”很多人一萬塊錢都拿不出來“說法好像欠妥。不要拿以下理由出來:我的錢不由我保管 、我的錢理財期限未到、我的錢還有什麼原因暫不變取用……只要沒有經歷過什麼較大變故的話,這個“很多人”應改成“一部分人”。大家認為呢?
-
3 # MA192377
因為現在買房和給孩子的教育費用這二三十萬就是個小錢,很多人只靠著固定工資用在吃穿用和教育費上基本上就不剩啥錢了,在買房估計得二十年以後才能住上真正的自己房子,在說現在年輕人的房子都是家裡父母許多年的積攢才夠首付款,剩餘的還得自己去買單,所以說一般人拿一萬元也是不容易啊!
-
4 # 紫色的思念7
現在的人很多自己沒啥本事,掙的不多,但是心氣挺高。特別是很多年輕的女孩子,自己掙的不多,確覺得一個月掙1/2萬的都不算什麼
-
5 # 白水90944696
以前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大概意思是,如果別人受災需要你的支援,你願意支援100萬、10萬、5萬、1萬、1000,前面大家都說願意、願意,到了1000的時候,改說不願意了,願意很簡單,1000,是我真的有。
簡單來說,口嗨和真實生活是兩碼事。
從心理學上來說,大部分人都是有自戀情結,這體現為在大家的自我意識中:自己是比大部分人強的。在一次隨機提問中,大部分人認自己的駕駛技術在大部分人的水平之上,很顯然那不是現實。所以,在不需要具體負責的情況下,大家會無意識的用自己的認知做判斷。
所謂的認知,指的是你眼中的世界,多少錢算有錢,它不取決於你的真實收入,而是取決於你經常見識到的各種資訊。比如網上經常爆的月入十萬的體驗,購買XX商品或者服務的體驗。在網路的世界中,十幾二十萬可能真做不了什麼,可能買個包包都不夠。所以,很多人在提錢的時候,下意識的用自己看到的世界做了參照物,唉那點錢不算啥,你是不知道......無意識的彰顯自己的優越感,看你覺得很厲害的收入,我覺得一點都不厲害,所以我比厲害。
這種感覺只能是心理上的一種優越感,並不能化成現實生活中的真相。就像很多人,明明自己日子過得一般,卻經常去同情或者憐憫別人,本質上是在心理上獲取一種優越感,在某一點上我比你強,我能指導你,所以我厲害,我贏了。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其實呵呵一笑就可以了,人艱不拆。
回覆列表
這個現象說明現在的家庭或者個人手裡的流動資金很少,因為工資低物價高,導致沒有多少積蓄,省吃儉用一年都不一定有一萬塊錢,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房價讓老百姓對動輒上百萬的房子已見怪不怪,相比之下如果二三十萬能解決住房問題那真的是小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