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城年

    不是醫生,只從健身科普的角度,嘗試著解釋一下,例子深度肯定不夠,只幫助非醫學專業人員理解,不可作為嚴肅場景使用。

    在解釋肌肉粘連之前,先上一張圖。肌肉由肌細胞組成,肌細胞呈細長的圓柱纖維狀,所以又叫肌纖維。肌纖維組成肌群,眾多肌群組成肌肉。同時,肌細胞、肌群之間,以及肌肉外部還有膜狀結構用於包裹和區分,這些膜我們暫時理解成筋膜。(實際筋膜定義更加嚴謹)

    大家可以把肌肉想象成一束電纜線,外層和內線之間各有絕緣皮,這樣,細細的銅絲就相當於肌纖維。

    絕緣皮就相當於人體肌肉表面的筋膜,只是肌肉表面包裹的筋膜特別特別薄,有些筋膜比頭髮絲還細,但是筋膜上有毛細血管和感知神經結構,承擔著包裹,分割,連線,運輸營養等作用。

    肌細胞跟其他細胞結構一樣內裡有細胞液成分,同時肌肉內還有各種毛細血管結構,外加人體正常體液成分。

    好了,關鍵解說到了:當我們長期保持不良姿態,導致肌肉收縮不正常,比如長期姿勢不良,有些肌肉或者筋膜會破裂,細胞液毛細血管的血液就會滲出,這個能理解吧,就好像線材經常彎折會破損,比如想想自己上次淘汰的手機資料線;又或者訓練時沒有充足熱身,導致肌肉筋膜突然拉傷破損;又或者受到外力磕碰撞擊,導致肌肉筋膜破損,等等情況。

    破損滲透出來的血液,細胞液就會混合在一起,在人體自我恢復吸收的過程中,有些肌肉啊筋膜啊,原本彼此獨立,現在剛好被這些體液血液粘在一起,就是俗稱的肌肉粘連了。

    如果還是不理解,想想自己身體受傷破損時,傷口表面包紮到結痂的過程,是不是有些時候紗布啊,肌肉啊都會粘連在一起,兩種粘連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在外,一個在內。注意,這種解釋只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實際情況要更復雜一些。

    大多數粘連是位於面板以下的,因為沒有外傷,所以看不到。輕度粘連的肌肉在表面可以透過按壓摸到,較為嚴重的粘連可以透過醫院裝置拍片看到。

  • 2 # 李明威運動康復

    我們所說的肌肉通常指的是骨骼肌,骨骼肌是由肌纖維構成的。骨骼肌纖維有以下的物理特點。延展性,粘滯性和彈性。

    骨骼肌受到外力的牽拉或者負重時可被拉長,這叫做伸展性。當外力或負重消失,肌肉的長度又可以恢復,稱為彈性。此外,骨骼肌具有粘滯性,粘滯性是由於肌漿內各分子之間的相互摩擦作用產生的。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受溫度影響。當肌肉溫度下降時,肌漿內各分子摩擦力加大,肌肉的粘滯性就增大,伸展性和彈性就下降。當肌肉溫度升高時,肌漿內各分子摩擦力減小,肌肉的粘滯性降低,伸展性和彈性就增加。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做準備活動的原因,可以減少肌肉拉傷。

    肌肉的粘連性,其實這個說法不準確。往往指的是軟組織的粘連,一般來說,當軟組織受傷後,產生粘連。軟組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當軟組織損傷後(微損傷,拉傷,挫傷,手術後等)需要修復,就會形成肉芽組織,肉芽組織是纖維母細胞和毛細血管構成的,逐漸就變成了疤痕組織。疤痕組織的彈性,伸展性比正常的軟組織要低,在軟組織拉傷後,疤痕這個地方就會變短,變得緊縮,黏在一起了,這就是所謂的粘連。

    打個比方,就像頭髮很亂一樣,肌肉在損傷後肌纖維排列也是很亂的,這樣就會有粘連,我們就會在損傷部位修復之後感覺這個地方有一個疙瘩。面板會產生疤痕,表現在面板上,可以看到疤痕跟周圍的組織物理特點不一樣,很硬。肌肉同樣也是,只不過在深層,你看不見,但是也是有疤痕的,這塊地方也很僵硬粘連,形成“扳機點”,這個地方就會有個條索樣物質,會產生區域性疼痛。這是肌肉癒合的正常現象。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運動後。運動其實也會造成肌肉的微損傷,在癒合的過程中就會形成粘連,所以我們需要及時恢復,透過積極的恢復方法解除粘連,如牽拉,按摩,泡沫軸鬆解。其他的可以透過一些物理治療緩解。比如區域性的針灸療法可以鬆解粘連。按摩療法可以鬆解粘連。電療,磁療等熱療可以逐漸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增加肌肉彈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工該怎麼貸款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