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sy6490
-
2 # 杜奇峰家常菜
芋頭扣肉
小時候去吃大席,是跟著大人去的,俗稱“扯衣尾”,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混吃混喝,不用給東家紅包。當然這僅指孩子,大人的禮數一定要到,人不到禮也要到,這是傳統(陋習)。
未上菜之前桌子上擺有糖果餅乾瓜子菸酒,和現在不同的是沒有飲料,只提供茶水。也沒有服務員,一切自助。我們一群小孩才管不了那麼多,抓起糖餅塞滿口袋,跑到角落裡品嚐。
“上菜了,細路仔(小孩子)別亂跑,小心滾茶熱水!”隨著廚房佬一聲吆喝,後生仔舉著托盤魚貫而出,穿梭於各桌,手腳麻利上菜。酒過三巡菜上五味,主東家挨桌敬酒:“招呼不周招呼不周,淡酒薄菜,望大家見諒。”
“哪裡哪裡,酒醇菜香味兒好,東家您太客氣了!”坐主席位的長者會舉杯迴應,賓主碰杯一飲而盡,氣氛融洽。“起筷起筷”,長者邊動筷邊說:“都是左鄰右舍,大家別客氣,盡情吃喝!”
這邊廂,孩子們另坐一桌吃席,菜品略有不同。炸排骨盤底不放花生米,怕我們吃多了上火;蒸魚不上,怕誤吞魚刺,而是改為上雙份扣肉,也就是我的最愛。
第一份純扣肉,蒸至略軟糯,彈牙爽口,皮脆肉不柴。第二份芋頭扣肉,蒸至軟爛,芋頭一夾即斷,要藉助勺子才能舀到自己碗裡,扣肉入口即化,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雖然一桌都是孩子,但是出門前大人吩咐的話語我們會謹記:夾菜不能翻菜,不要專挑自己喜歡吃的,你喜歡吃別人也喜歡吃,別盡佔了。不能壓別人的筷子,出現同時夾菜而兩人筷子交叉,自己要及時縮手,禮讓他人。
吃飯一手捧碗一手扒飯,別象狗一樣伸頭入碗裡。嘴巴里不能發出吧嗒聲,豬才會這樣吃。碗裡不能剩有一粒米飯,掉桌子上的要撿嘴裡,別浪費糧食。
這些飯桌禮儀,我一直牢記並身體力行,不給家裡丟臉。爸爸說:“別人並不會責怪孩子,而是說家長不教這些禮數,即沒家教。毒舌婦會講有媽生沒爹教,撿到也放回原地。”
現在,我也把這些禮儀教會孩子,優良傳統不能丟,應該而且必須代代相傳。不僅如此,孩子6歲我就教會他煮飯洗菜。現在小學3年級,孩子已經學會西紅柿炒雞蛋,並努力學習其他菜品。
回覆列表
酥肉,是華容、南縣一帶的傳統佳餚,酥香可口,非常好吃。傳統的烹飪做法是,備齊五花肉(剁細)、麵粉、雞蛋(打碎攪勻)、甜酒、食糖、食鹽、蔥花等,按一定比例分額攪和拌勻,下鍋油炸。但現在的做法圖簡便快捷,做工不那麼講究、不那麼地道了,味道也差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