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增喜3
-
2 # 湘農華哥
農村為何留不住外地老師:
一、教學環境
農村教學環境及配套設施相比起城市裡面的學校還是有很大的不足。我以前在農村學校做過網路工程對這些學校還是有些瞭解,先說老師的住宿條件說實話都不是很好,雖然是1個老師1間房但是裡面環境不是很好。有些學校老師住的地方牆面掉灰、窗戶有些也是壞的。而且有的學校冬天熱水還供應不足,讓老師們洗漱很不方便有時候1個星期只洗1次澡。這種情況的學校基本是建校時間長,配套還沒跟上來。
二、教學薪酬
農村學校的薪資待遇也要比城市裡面收入低。有些老師去農村教學或支教,開始去的時候心裡想的是幫助農村學校帶去新的教學方法,幫助農村學生提高他們受教水平,純屬帶著一棵愛心的胸懷去農村教學。時間久了就會覺得這點薪資待遇不夠自己花,細想之下覺得這樣不行。這個時候會對自己未來的前景從新作出規劃選擇更好的。
三、家庭因素
去農村教學當老師,首先反對的肯定是你的爸媽與親戚,他們會分析你去這麼玩的地方當老師,工資低還不說生活環境也不好,而且你1個人去這麼遠的地方他們也擔心你的安全問題。再說當老師城市裡面也可以,有些學校工資高還有外水掙,離家近回家方便。經常性的對你進行思想開導,這些問題跟你說的多了,時間久了你會覺得他們說的也對,思前想後教了一段時間在學校經歷了一些事情沒辦法也只能選擇離開。
-
3 # 發現身邊123
為什麼鄉鎮學校缺老師?——本地教師想離開,外地教師留不住。
1 ·.
費了一番周折,賠了違約金之後的表弟終於辭職了。
2011年高考,表弟高出重點本科線幾十分卻因家庭經濟不好而選擇了讀免費師範。2015年畢業後表弟回到了我們家鄉的一所鄉鎮學校教書。表弟有位談了幾年的女朋友,畢業後在珠三角工作。她來過一次表弟的工作單位後就和他分手了。
表弟第一學年的試用期月工資只有1800元,轉正後,月工資也只有2300元。“與同期重點大學畢業的其他專業同學相比,我的工資收入差不多是別人的一半還不少。”
表弟還說,“家鄉的年輕教師月工資普遍在2500元左右,對於女生來說還可以接受,但是男生相對壓力就大很多。所以我完全理解我前女友的選擇,別說是她不可能跟我留在這裡,就連我自己都不願留在這兒。”
“我很敬佩那些立志去大山裡教書的人。但是我也很清楚,他們的精神雖然偉大,可是他們的影響力會非常有限。因為沒有國家制度的保障與支援,靠個人意願是改變不了大趨勢的。”
人先“獨善其身”,然後才能“兼濟天下”。
2 ·.
有位在老家教育局的親戚說,這兩年老家教師流失現象特別嚴重。一是因為本地籍教師想離開,別處的教師不想來;二是年輕教師留不住,骨幹教師紛紛離職出走。
比如我的母校,曾經教過我的幾位高階職稱的骨幹教師現在都已經紛紛辭職,都被廣州、深圳、東莞一些學校以高薪挖走了。
像這種小縣城如此青黃不接、惡性迴圈的教師荒該如何解救? 為什麼我們的鄉鎮會缺老師?
一方面,現在的師範大學生很多畢業後“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另一方面,偏遠鄉鎮卻招不到老師。
我們不得不從這幾個方面來反思鄉鎮教師荒的局面。
第一,老師的待遇還是太低了。
到最艱苦的地方,拿最低的收入,評最低的職級,很難有出頭之日。又累又苦還沒錢沒後連父母都照顧不了,一去還回不了頭,
在八九十年代,教師的受尊重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分化並不嚴重。老師的收入不比別的行業低太多。如今,資訊發達,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的窘困已經廣為人知,更重要的是,貧富分化嚴重,我們再也無法假裝老師是受人尊敬的職業了。
第二,發展空間有限。
鄉鎮缺乏進修和學習,水平不升反而可能降,到頭來吃力不討好。農村大學生畢業後,眼界開闊不少,對自己人生的期望值也就高了。而基層的學校,明顯缺乏感召力。如表弟說的“一眼就能看到頭的無望而乏味的生活“,誰會願意?
很多基層年輕教師上進心強。家裡有關係的畢業後到鄉下幹一年攢點基層工作經歷就回城。沒關係的拼命考試離開,偏遠鄉鎮學校就像一個集市場,人來人往,為生活奔忙。留下的都是幾個本地坐地戶和幾個考不走又沒關係的。
第三,人脈圈小。
大學生到基層當老師,原來有物件的很多也會分手,原來沒物件的更難找到合適的物件。人往高處走,現在農村學校教師更換頻率比較大。這就好比農村這麼多剩男,為啥城市這麼多剩女不找農村剩男呢?
第四,比起自然環境,大學生更追求的是人文環境。
都說農村好,為何大家都努力往城裡擠?也許很多人想象中的鄉村生活是,山,有水,有狗,有田,有庭院,關鍵是生活方式健康。 可實際上呢? 人文環境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無論是人們推崇的“淳樸善良”,還是唾棄的“ 目光短淺”,本質上都是缺乏教育的結果。而缺乏教育的背後,又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的原因。農村家庭教育比城裡家庭教育差不是因為血統,而是因為長年以來社會、教育各項資源分配不均衡。
再者,和羊一起時間久了,就變成羊,和狼生活久了,就變成狼。將心比心,你願意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偏遠鄉鎮上學嗎?
回覆列表
農村的教育,己成了問題。不光是留不住教師,就連學生也沒有幾個了。我在以前,就很多次提到過這個問題。年輕人出外打工,上了年紀的人隨子女進城,看孫子帶外孫,家裡剩下的是失去勞動力的老人。即使有那麼幾個兒童,也選擇了附近縣城或城鎮的學校讀書。那些在村中上學的,多是弱智或殘疾的兒童。你說我說他說,教這樣學生的教師,信心從何談起,不走人有何道理。
在我所在的鄉鎮,鄉中學十幾位教師只有十幾個學生。我的村新建的潤第希望小學,一個公辦教師只教一位弱智學生,幾年了依然不知該是幾年級。不是我說,這純粹是在浪費教育資源,浪費國家錢財。
教育問題,不是你我說了算的問題。相信國家相信黨,一切比我們瞭解的仔細。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引起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切會變得更好。
教育的希望,到來的一定不會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