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耀的果蔬生涯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立秋是在早上的話,那麼立秋後的天氣就會比較涼爽。而如果立秋是在下午或者是晚上的話,那立秋以後的天氣不但不會降溫,甚至還會更加的炎熱,因為有“秋老虎”在等著。

    今年立秋就是在晚上九點多鐘,所以應該還會熱上一段時間。當農夫問他們這話有什麼科學依據時,老農們都表示在過去一直是這樣的,這都是古人們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經驗,是錯不了的。你認為今年立秋後還會熱嗎?

    立秋也就意味著天氣要開始轉涼了,早晚溫差就逐漸增大了。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了,尤其是在下雨以後,天氣會更加的涼爽了。而隨著秋雨一場一場的下,天氣也逐漸由涼爽向寒冷轉變。

  • 2 # 秀枝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古人把全面的氣候變化用24個節氣分段表示,透過長期經驗的積累,能確定某天某個時辰發生階段性變化。

    判斷立秋早或晚有倆種方法。如下:

    (1)按進入立秋節氣當天的準確時間來判斷,若立秋時間在中午之前則為早,若在下午或晚上則為晚;

    (2)以立秋當天的農曆日期來判斷。每年立秋的公曆時間並沒有大的出入,但農曆時間就有差別了。一般而言,立秋在農曆六月為早,七月為晚。

  • 3 # 農榮國強

    在農村的老話流傳是有很多種說法的,因地制宜,同省份不同地區的氣候變化都異樣的,我地方(廣西百色市右江河谷)入立秋後,白天頂熱的午夜後方涼快此的。

    另外,立秋後就是處暑還很熱的,所以說晚秋熱死牛的意思,處暑還是在悶熱的狀態罷了。

  • 4 # 開心的記錄鄉村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忙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說歸說,節氣在一個地方一個樣,東北和西北氣溫,差距都是非常大的,立秋以後天氣會一天一天的變涼了,就是再熱最多也就是20幾天,早立秋和晚立秋氣溫差的不多,農村老人也常說吧,立秋十八日,寸草都長籽,還有的地方說,秋涼了,

  • 5 # 鹿塬農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代表著秋天來了,酷暑已接近尾聲,天氣將會一天天轉涼。

    “立秋”和“立春”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兩個節日,立春是告別寒冷,立秋是告別炎熱,這兩個節氣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大家是尤為關心的。

    再過幾天就要立秋了,這個炎熱的夏季就要熬到頭了。“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是民間千百年來對於秋季氣溫的經驗總結,也就是說,即使進入秋天后不一定就能逃避高溫天氣,民間還有“秋後還有二十四個火老虎”的說法。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這句農彥告訴我們,早立秋和晚立秋決定著“秋老虎”的發威程度。早立秋讓“秋老虎”性格溫順,天氣溫度下降較快,早晚溫差明顯,讓人能感覺到秋天絲絲的涼意;晚立秋會讓“秋老虎”威風不減,高溫桑拿天氣會依然難以退去,而且往往會延遲到九月份,別說熱頭牛反正人是受不了。

    今年是“立早秋”,恭喜大家有福啦

    立早秋的時間是零點~中午12點,今年的立秋時間是:2019午8月8日03:12:57,是標準的立早秋。

    所以,按照這個說法今年的秋天很少出現高溫,是一個涼爽舒適的秋天。加之這段時間雨水較多,高溫的天氣明顯減少,“一場秋雨一場涼,三場秋雨地結霜”,如果立秋後再下幾場秋雨,恐怕就要翻出些冬季的衣服了。

    今年是立早和人,悶熱的天氣即將結束,大家可以盡情享受這秋高氣爽、月明風清的季節,去走進大自然感受這秋天的詩境。

  • 6 # 蘭州小強

    話說農諺"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是何意,大部分人顧名思義都能理解個大概,現就此方面問題發表下觀點,與大家共同探討: 農諺即關於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裡總結出來的經驗, 那麼"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到底是何意呢,字面意思就是:如果立秋是在早上的話,那麼立秋後的天氣就會比較涼爽,而如果立秋是在下午或者是晚上的話,那立秋以後的天氣不但不會降溫,甚至還會更加的炎熱。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還有:“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 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在一頭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等等關於立秋的諺語。 說明了這些農諺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他們透過農業生產和生活經驗,總結出了朗朗上口、易於傳誦的民間諺語,再透過文人墨客的整理提煉,讓這些民諺能夠有據可查,流傳至今。 但是,關於早立秋晚立秋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就是早立秋,如果立秋時間在下午那就是晚立秋。另外一種說法是:根據陰曆時間來定的,因為正常情況下立秋的時間就是陰曆的6月和7月,若是立秋時間在6月那就是早立秋,若是立秋時間在7月那就是晚立秋。

    也就是說,立秋時間在7月,立秋後有相當長時間還會很熱;立秋時間在6月,立秋後天氣將會逐漸變冷,冷空氣來得就更早一些。 那麼2019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 一般按照最常見的說法是早立秋。因為2019年立秋是在8月8日凌晨3點12分。

    不過根據民間關於早秋和晚秋的兩種說法,會得出兩種答案:第一種是根據立秋的具體時間點,是在上午還是在下午來判定,2019年立秋是在8月8日凌晨3點12分,所以是早立秋。第二種說法是按照陰曆的日期來判斷,2019年立秋是在農曆七月初八,所以也被認為是晚立秋。

    這樣一來還倒分不出今年到底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了,大家接著往下看: “早晨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如果在早上立秋,這天就比較涼爽,如果是下午立秋,天氣就是比較燥熱。都可能會把牛熱死。其實這種理解肯定是錯誤的,因為到了立秋節氣這一天就自然就是立秋了,並不分早上與晚上之別。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溫度差。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天文和氣象知識,很多表現在朗朗上口的民間諺語中,其正確性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

    古代諺語中提到的早立秋、晚立秋應該指的是農曆上立秋的早晚,而不是一天中的早晚。節氣表示了天氣現象,直接關係到農時,而且,每一個節氣在陽曆中的時間是固定的,因為陽曆是按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制定的。立秋在每年的八月七日或八月八日。

    但是就農曆來說,立秋這個節氣還是差的比較大的,有時候能差出一個月之多,所以,冷熱差別肯定會比較大。所以說,大家還是不要光憑著字面來理解意思,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好好琢磨判斷。

    因此,2019到底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大家肯定有自己的判斷了。

  • 7 # ZBLiu

    拿交節氣的早晚來說事,是這個平臺上的熱門。多的是談交春的時間,也有談交秋的。

    交春的問題談過多次了。今天談談交秋問題。其實,思路是一樣的:追問一下這一天在“涼颼颼”、“熱死牛”之間變換的根據是什麼。說得出來,而且說得有理有據的,信他;不然,不理他。

    這裡的“早”和“晚”,指的是什麼?有人出來解釋說,指的是交節氣的時間在一天當中的時刻早還是晚。再問一句,怎麼會有早有晚的呢?可能就有不少人答不上來,也會有人告訴你,曆本上寫著呢。曆本是誰編的?天文臺。天文臺管得寬,滿天星斗他都管,但是他不管天氣。所以,說天文臺預報涼熱,你馬上就可以說是胡說。

    節氣,是按太陽過視黃經的時刻來定的。天文學發展到現代,已經可以精確計算每個節氣點的時刻,在天文歷上可以精確到秒以下,而且是多年以前就可以算定。這就可以看出,憑交節氣時刻來算天氣是胡說:連正規的氣象臺都不敢預報幾個月以後的某一天的涼熱,更不必說幾十年以至百年後的某一天。不管天氣的天文臺哪來這樣的神功?

    再說曆本是全中國統一的。有沒有可能交節氣那一天從漠河到天涯海角“同此涼熱”?

    所以,根本不必理睬那幾句“博大精深”等等的套話,直接可以把這句諺語撂一邊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農村只有三畝地,種什麼經濟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