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醫生談健康

    這個問題根本沒有答案,現代科技下的機槍完勝。

    根本不需要圖2中的大口徑機槍,中口徑機槍甚至小口徑機槍,也就是7.62×51或者是5.45×45的機槍都可以虐殺騎兵部隊。真的用了12.7的大口徑機槍,那就是殘殺。

    現在裝備的機槍,即使是小口徑機槍在,300米距離上擊穿6毫米厚的裝甲鋼板,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記住是現代冶煉工具的裝甲鋼板,而不是古代的那種粗製濫造的所謂的裝甲。而且即使是能夠達到現在的冶煉水平,6毫米厚的裝甲穿在人身上基本上也就是如負重一般人根本奔跑不動,即使是退一萬步說,能夠抵擋住機槍在100米距離上的射擊的話,馬匹是不可能夠有這麼強的裝甲,機槍手只要射擊馬匹,騎兵就會自動從馬上掉下來變成笨重不堪的機器人。

    無論是300米還是哪怕說的100米,都在弓箭的射程之外,騎兵根本沒有任何進攻的機會,只能被動挨打。如果是平坦地形的話,機槍手甚至不需要調整標尺,300米距離之內完全可以輕鬆擊中對方目標。

    一方面擊中對方倒地的騎兵,可以干擾後方的騎兵向前衝殺,另一方面人類並不是毫無感情的冷血動物,也是有充分的恐懼感的,身邊的戰友被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神秘武器,直接殺死殺傷,戰友和戰馬的鮮血,血肉,肢體碎塊肉等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到那些還倖存的戰士和戰馬,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喪失抵抗能力和戰鬥意志,對他們來說轉身逃跑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因為一旦自己不及時跑掉的話,自己就可能變成戰友的樣子。

    100名持有機槍計程車兵,哪怕嚴格要求三個人算一個機槍小組的話,也有30多挺機槍,進行交叉火力覆蓋的話,毫無防禦能力的騎兵是沒有任何獲勝可能的,還不要說機槍手也可以隨時機動,交替掩護,隨時拉開100米以上的距離,騎兵沒有任何獲勝的機會。

  • 2 # 雕刻揹帶褲

    一般人分析現代軍隊和古代軍隊打仗都是假設雙方布好陣再面對面硬剛。但是實際戰爭之中,現代軍隊不會這麼傻。要知道,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如果沒有結陣,那麼戰鬥力基本為零,因為不結陣的軍隊基本無法指揮。還有古時候軍隊指揮只能靠鼓、旗和傳令兵,效率非常低下。

    那麼根據上面情況,現代軍隊最佳的做法就是阻止敵方結陣。現代機槍如果使用越限射擊,可以攻擊5公里外的集團軍。而騎兵衝鋒距離最遠是2500米。所以現代軍隊應該從敵軍進入5公里的範圍開始就使用越限射擊去不斷消磨敵方的人員和士氣,組織敵方結陣。

    然後就是遠距離射殺敵方鼓手、旗手、傳令兵甚至指揮官。瓦解敵方的指揮體系,讓敵方無法形成步調一致的集團性進攻。而且這很容易辦到,為了方便指揮,這些東西是無法隱蔽的。這樣敵方只能以小股部隊為單位的衝擊。

    搞定上面問題之後,剩下的事情就是,盡情地屠殺吧。

  • 3 # 長歌行a

    古代打仗是有智商的,一旦衝鋒不利,人家就會下馬,挖壕溝逐步逼近,在壕溝裡拋射箭支,利用挖出來的泥土堆積成土坡,利用土坡遮擋,使用投石機拋射,多挖幾重壕溝,外圍用輕騎兵巡視,敢突圍就不停襲擾你。敵人還可以使用盾車逼近你,滿清當年盾車都是七八寸的厚木板,上面還塗上厚厚的溼泥巴,能防禦明軍的火炮,單純普通機槍威力可未必比得上明朝的火炮,滿清當年圍困錦州就是這樣乾的,離城20裡就開始挖壕溝,一道又一道壕溝不停逼近,

  • 4 # 赤足而行1973

    我是赤足而行我來回答。歷史上有兩次作戰可以論證此事。1893年,英國在非洲羅得西亞和麥塔比利人的戰鬥中首次使用了馬克沁機槍,當時一支約50人的英國軍隊憑藉4挺馬克沁機槍,硬是打退了5000多敵人的衝鋒,還打死了3000多人。1860年的八里橋之戰,英法聯軍對陣僧格林沁的數萬清軍,以亡十二人的代價,殺傷清軍三千人,並且火器的爆炸和硝煙使馬匹受驚,進而沖垮了陣形導致清軍崩潰。

    當然如果使用小口徑機槍是達不到戰勝五萬重甲騎士的。即便是按問題的設定,究其原因就是射程和機槍的火力範圍,物件是五萬鐵騎,展開後是多大的攻擊寬度,騎兵的進攻距離在一公里至兩公里,小口徑機槍的控制範圍和火力密度阻擋不了,並且除了槍管和子彈,機槍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故障。

    所以要以100挺機槍戰勝五萬鐵騎,必須是地勢平坦開闊,使用馬克沁或老乾媽,不用換槍管,子彈無限,士兵體力無限。

  • 5 # 周道道道道

    1900年的祖魯戰爭中,50名英國殖民地警察攜帶三挺馬克沁重機槍扛住了5000名祖魯騎兵的進攻,殺傷其2000多人。

    換成100名現代士兵,如果持50挺通用機槍的話,他的火力應該是當時英國殖民地警察的100倍都不止。

  • 6 # 5槍27環

    面對一百挺機槍,無限子彈,不用維護,即使不考慮軍心士氣,騎兵密集衝鋒衝也是不行的。

    一百挺輕機槍機槍足夠分成5、6個火力點,每個火力點還可以繼續分為5、6個更小的火力點都具備協同作戰或各自為戰的能力,形成的交叉彈幕會在500米距離造成人馬死傷破壞密集衝鋒隊形,什麼浮屠都沒用的,只要是單人扛得動的全身鐵甲沒有能抵擋機槍彈的,阻礙後續騎兵前進的屍體牆應該出現在300米距離上,這個距離輕機槍都可以串糖葫蘆殺傷了,那些被同伴屍體絆倒的人和馬沒機會再站起來的,可以直接當陣亡處理。

    重甲騎兵頂多有把手弩或者弓箭,十來只箭左右?在300米距離的屍體牆後邊拋射對抗機槍???而且拿輕機槍士兵是可以正常移動的,遠端兵種戰鬥時在被包圍之前交替掩護移動個幾百米很正常,這幾百米要騎兵一方用多少屍體來填啊…

    另外機槍是什麼機槍?100挺重機槍的話騎兵一方就更難受了,機槍一方隨便均布成環形,不動如山就可以,哪怕騎兵單側衝鋒,機槍方傻傻的只有一半的火力輸出也沒關係環形時每挺機槍水平射角不到4度,千米距離上需要照顧的水平區域約為60米,越靠近槍口,這個範圍越小,騎兵抵近三百米時變為不到20米,每挺機槍在4度範圍內微微往復擺動盲掃就讓子彈飛就可以了。可以想象一下一挺重機槍三百米距離上封鎖20米水平區域是個什麼效果,這不是人數的問題了,人趴下頭都抬不起來還得祈禱不被炸起來的沙石弄死,更別提騎馬那麼高找死了,敢站起來能活過三秒就不錯了。應該考慮的是五萬人和馬匹的屍體能否比較好的填滿外徑一千米的環形場地。還得希望千米之外重機槍不要抬高槍口進行拋射,那樣的話2000米距離騎兵就開始死傷沒隊形出現踩踏情況,千米左右大口徑子彈炸出來的血霧更會讓騎兵連路都看不清。

    簡單些說,近戰的騎兵對抗機槍時有沒有甲不是重點,面對機槍或者火炮時輕裝高攻加快突擊速度更重要,時間才是生命,防禦力不是,不知道什麼槍所以沒細算騎兵突擊速度和機槍射速和彈著密度這些,機槍兵方面有這三個條件讓我選我肯定憑直覺就選當機槍兵。騎兵的弓箭可以理解為栓動的衝鋒槍,也就這水平了吧,騎在馬上的話大約一百米距離時才能發揮作用,還得形成箭雨或者彈幕才行… 形勢簡直太不利了,死也死得憋屈,當機槍兵的話就算輸了死前還能殺幾百的敵人多好啊

  • 7 # 黃金時代當家

    一、“鐵浮屠”重灌甲騎兵技術資料。

    衝鋒速度:

    330m/60秒,

    2000m距離6分鐘。

    二、輕機槍射擊諸元

    輕機槍射速,600發/分;

    連射6分鐘,3600發/挺;

    100挺齊射,6萬發/分;

    100挺齊射,共36萬發

    槍彈最遠射程:2000m。

    槍彈有效殺傷距離1600m。

    叢集殺傷網800m~1200m,

    密集殺傷網400m~800m,

    精度殺傷網100m~400m,

    精準殺傷網50m~100m。

    三、5萬鐵浮屠重灌甲騎兵同時衝!100挺輕機齊射!

    兩軍對決!勇者勝!

  • 8 # 夠釀洋的周鴻禕

    不需要一百挺機槍,只需要50挺馬克沁重機槍和一口水井馬克沁有個特點就是隻要有水就可以一直打,不存在槍管過熱一說,而且馬克沁還有個優點就是使用的是7.62×54R的全威力彈,有效射程能達到1000米。

  • 9 # 無悠隱士

    瞭解下八國聯軍入侵時的八里橋戰役,清軍傷亡人數3000多人;英法聯軍方面,傷亡加起來不到50人,而且還在清軍人數完全碾壓英法聯軍的情況下。當時英法聯軍也根本沒有機槍,用的是還不如抗日戰爭時期的小米加步槍,幾百人就可以完全碾壓清軍騎兵,何況小編說的手持現代機槍計程車兵還在彈藥無限量的情況下,別說五萬了,來再說都是送死啊,根本不對等,完全是降維打擊。別說機槍威力了,鐵浮屠那一身鎧甲,在現在普通的步槍面前就跟紙糊的沒啥兩樣,現在步槍一百米外都可以穿透10毫米鋼板,更別說用樓主圖裡的那些重機槍了,一槍都可以把人打碎,穿透幾個人輕輕鬆鬆的,就算後面的人是冷血動物,毫不畏死,也沒用啊,機槍面前還不是一片片的收割。

  • 10 # 老易189160907

    面對一百挺機槍,無限子彈,不用維護,不考慮換子彈,即使不考慮軍心士氣,騎兵衝的再快又能怎樣?別說5萬,就是十萬也會倒在衝鋒的路上,衝鋒槍就是騎兵的剋星,記得近代戰爭嗎?記得西北的馬家軍嗎?那叫一個慘!古代戰爭對現代戰爭就沒有勝算的可能。再多的兵力也是個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亦凡從頂流到涉嫌強姦被抓,下場悲慘。如今他最後悔的是什麼?